迦勒的信心沒有動搖,他所承受的「這山」雖仍有亞衲人,他卻深信耶和華必助他得勝。聖靈在以色列眾支派面前以迦勒作見證,揭開了分地的序幕。
約書亞記–把這山給我
出處:好消息 主講人:陳老師
聖靈的能力並不能保證人可以進入豐富,只有信心才能叫人承受神應許中的豐富。 「惟獨我的僕人迦勒,因他另有一個心志,專一跟從我,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他的後裔也必得那地為業」(參民十四24),迦勒不看人,也不看環境,只是憑著信心「專一跟隨」神,這就是「另有一個心志」。先按影片進度《約書亞記》十四章6-15節及十五章14-19節,我們一起來聽聽陳老師的分享
視頻
附上音頻補充
以下文字非視頻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基於不同讀者需要,我們採逐章探討《約書亞記》十四章至十六章。首先《約書亞記》十四章的故事,以色列人完全按照神在多年以前吩咐摩西的話,給各支派分配迦南的土地。約書亞沒有做絲毫的更改,他毫釐不差的遵照神的命令去行。迦勒和約書亞之所以能承受應許,並非因為他們比別人做得越多、做得更好,而是因為他們相信神所說的,神把他們留在應許裡。依逐章探討進度,我們先來看《約書亞記》十四章1-15節的經文:
約書亞記 十四章
1.以色列人在迦南地所得的產業,就是祭司以利亞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並以色列各支派的族長所分給他們的,都記在下面,
2.是照耶和華藉摩西所吩咐的,把產業拈鬮分給九個半支派。
3.原來,摩西在約但河東已經把產業分給那兩個半支派,只是在他們中間沒有把產業分給利未人。
4.因為約瑟的子孫是兩個支派,就是瑪拿西和以法蓮,所以沒有把地分給利未人,但給他們城邑居住,併城邑的郊野,可以牧養他們的牲畜,安置他們的財物。
5.耶和華怎樣吩咐摩西,以色列人就照樣行,把地分了。
6.那時,猶大人來到吉甲見約書亞,有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對約書亞說:耶和華在加低斯巴尼亞指著我與你對神人摩西所說的話,你都知道了。
7.耶和華的僕人摩西從加低斯巴尼亞打發我窺探這地,那時我正四十歲;我按著心意回報他。
8.然而,同我上去的眾弟兄使百姓的心消化;但我專心跟隨耶和華-我的神。
9.當日摩西起誓說:你腳所踏之地定要歸你和你的子孫永遠為業,因為你專心跟隨耶和華─我的神。
10.自從耶和華對摩西說這話的時候,耶和華照他所應許的使我存活這四十五年;其間以色列人在曠野行走。看哪,現今我八十五歲了,
11.我還是強壯,像摩西打發我去的那天一樣;無論是爭戰,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還是如何。
12.求你將耶和華那日應許我的這山給我;那裡有亞衲族人,並寬大堅固的城,你也曾聽見了。或耶和華照他所應許的與我同在,我就把他們趕出去。
13.於是約書亞為耶孚尼的兒子迦勒祝福,將希伯崙給他為業。
14.所以希伯崙作了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兒子迦勒的產業,直到今日,因為他專心跟隨耶和華-以色列的神。
15.希伯崙從前名叫基列亞巴;亞巴是亞衲族中最尊大的人。於是國中太平,沒有爭戰了。
迦勒從起初就對神忠心,在以色列人順服神的管理、開始拈鬮分地之前,迦勒率先要求分得四十五年前神所應許的希伯崙(參申一36)。迦勒是摩西最初打發去窺探迦南地的十二個探子之一(參民十三30-33)。我們常常以為做到差不多就不錯了,還把這種看法帶到屬靈的生活裡。例如,我們願照著聖經的教誨去做,但遇上嚴格的律例時,則不願完全遵守。實際上,神喜歡真實貫徹祂旨意的人。我們略作以下分述:
一.照著上帝藉摩西的吩咐進行分地(書十四1-5)
「祭司以利亞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書十四1)主持分地為業,表明以色列人在迦南承受產業的過程,完全是根據神的恩典和權柄。當摩西為約書亞按手禱告,跟他說若有甚事可以問祭司以利亞撒,讓他為約書亞求問神(參民廿七18-23),但進入《約書亞記》十四章前,以利亞撒從沒有出現過,卻忽然出現在這裡,並且名字放在約書亞記》十四章前,以利亞撒從沒有出現過,卻忽然出現在這裡,並且名字放在約書亞前面。神指定負責「分地為業之人的名字,是祭司以利亞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參民卅四17),亞倫的接班人「祭司以利亞撒」代表神的恩典,摩西的接班人「約書亞」代表神的權柄。
在開始抽籤分地之前,聖經三次說「只是利未人沒有產業」(參書十三14、33,書十四3),這裡重提利未人是沒有分地的,原因記載在「因為約瑟的子孫是兩個支派,就是瑪拿西和以法蓮,所以沒有把地分給利未人」(以色列書十四4),兩應將神來祝福以色列。前一章提及「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他們的產業」(參書十三33),而這個產業比得地更好,因為是得著神和神的無限供應! 「但給他們城邑居住,並城邑的郊野,可以牧養他們的牲畜,安置他們的財物」(書十四4),利未是從以色列支派中抽出來屬於神的,縱使沒有得地,但在各地有城邑居住和郊野牧養他們的牲畜,神繼續看顧他們。
二.迦勒獲得希伯崙作為地業(書十四6-15)
先前神早已曉諭摩西一份參與分配的土地的名單(參民卅四18-28),這份名單的順序照著各支派所分配的土地從南到北排列(參書十四至十九章)。除了「迦勒」(書十四6),其他九位首領的名字與三十八年前的那批首領(參民一5-15)完全不同,甚至他們的父親也不是以前的首領。神所要做的工作,神負責自己呼召工人,所以神親自指定負責分地的領袖。在以色列人裡面,年紀最大的應該也有六十五歲。在全以色列中,年紀最大的就是約書亞和迦勒,所以迦勒身分非常特別。
「照著心意回報他」(書十四7),意思是實話實說,既不是因為懼怕人、也不是為了討好人。 「你腳所踏之地」(書十四9),指「希伯崙」(書十四13),是迦勒40年前作探子到過的地方。 「這四十五年」(書十四10),包括曠野飄流的三十八年和征服迦南的七年。
在以色列人順服神的管理、開始拈鬮之前,迦勒率先要求分得四十五年前神所應許的希伯崙(參申一36)。迦勒的要求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為了見證神的信實。因為希伯崙是最不容易攻取的地方,「那裡有亞衲族人,並寬大堅固的城」(書十四12)。迦勒雖然已經八十五歲了,但他的信心和力量一樣,「那時如何,現在還是如何」(書十四11);迦勒向約書亞說「這山給我」(書十四12),雖然那地仍有巨人,但他深信「耶和華照祂所應許的」(書十四12)必與他同在,把仇敵趕出去。未能攻取,又很難打,把這燙手山芋交給迦勒。相信約書亞處於兩難之間,所以遲遲沒有決定。當迦勒來見約書亞,可以看見三件事:
1.他身體強壯(書十四11),甚至有可能比約書亞還要好。
2.他專心跟從。可分成三個角度來看,迦勒看自己是「專心跟隨」(書十四8);迦勒的領袖摩西也是這樣看他(書十四9);連神也是這樣看他(書十四14)。迦勒在每個角度都拿滿分,是個從裡到外都專心跟從的人,就可以率先得地。當你專心跟從就會成為一個例外,當大家都在抽籤,他卻不用抽籤,這是神對這個專心跟祂的人的特別恩寵。
3.他謙卑。迦勒知道這塊地是神應許給他的,但來到約書亞面前,他說「求你將耶和華那日應許我的這山給我」(書十四12)。他比約書亞更有信心去得地,但他謙卑。
迦勒的跟隨非常完全,「所以希伯崙作了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兒子迦勒的產業」(書十四14),為大衛取下他作王的地方(參撒下五5)。當一個人專心跟隨神,就會得到神特別的賞賜,神有普遍性的恩典給所有人,大家都可以抽籤得地,但迦勒好像一位很重要的人物,他不用抽籤就把這塊地拿走了,更祝福了他的後代。在最後,「於是國中太平,沒有爭戰了」(書十四15),所以我們也需要有這份信心及專心跟隨神的心志。迦勒最終能打倒亞衲人,是因為神的應許、他專一跟隨神、以及他的信心。
迦勒的信心沒有動搖,他所承受的「這山」雖仍有亞衲人,他卻深信耶和華必助他得勝。聖靈在以色列眾支派面前用迦勒作見證,拉開了分地的序幕,鼓勵百姓也照樣憑信心領取神分給他們的「未得之地」(參書十三1)。今天,聖靈也在我們面前用迦勒作見證,激勵我們將神的恩賜「再如火挑旺起來」(參提後一6),憑信心支取基督裡「一切的豐盛」(參西二9-10)。我們應像迦勒一樣對神忠心,不但在起步時與神同行,乃要整個一生始終如一;我們切不可躺在過去的成就或名譽上。從分地的這兩個例外— 利未人及迦勒,都是為要成全神的心意;一個是完全的奉獻,一個是專一跟隨神。求主幫助我們一生願意奉獻自己、專一跟隨神,來成全神的心意。阿們!我們明天繼續,以馬內利
天天以神的話為靈命的糧食
日日以神的道為行為的準章
感謝肢體家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