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生命成聖的應許,或是得人如得魚的應許,為主贏得靈魂,贏得城市,我們都要竭力追求,直到我們得著神所應許的豐盛!
約書亞記–猶大支派的產業 (補書15)
出處:佳音LOVE聯播網 主講人:鐘老師
基於不同讀者需要,我們採逐章探討。前一章提到從拈鬮分地的兩個例外— 利未人及迦勒,都是為要成全神的心意;一個是完全的奉獻,一個是專一跟隨神。本章依然是分給猶大支派的地業,關於猶大支派的記載,是最詳盡的。這可能跟以色列的統治者出自猶大支派有關,雖然看來還有許多未得之地。繼續音頻內容帶領我們進入《約書亞記》十五章1-63節,我們一起來聽聽鐘老師怎麼說
音頻補《約書亞記》十五章
以下文字非音訊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約書亞為以色列人分地共有兩次,一次在吉甲,分地給猶大、以法蓮和瑪拿西半支派記載在《約書亞記》十四至十七章;一次在示羅,分地給剩下的支派,記載在《約書亞記》十八至廿一章。從拈鬮分地「是照耶和華藉摩西所吩咐的」(參書十四2),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摩西和約書亞。有時候我們說摩西代表律法,因為律法是藉他傳的。但是律法不能帶領人進入神豐盛的祝福,乃是約書亞帶領人進入那應許地。而與摩西對比,約書亞代表恩典;藉著神的恩典,我們能夠進入基督豐富的祝福裡。按音頻的進度我們來看《約書亞記》十五章1-63節經文:
約書亞記 十五章
1.猶大支派按著宗族拈鬮所得之地是在盡南邊,到以東的交界,向南直到尋的曠野。
2.他們的南界是從鹽海的盡邊,就是從朝南的海汊起,
3.通到亞克拉濱坡的南邊,接連到尋,上到加低斯巴達尼亞的南邊,又過希斯崙,上到亞達珥,繞到甲加,
4.接連到押們,通到埃及小河,直通到海為止。這就是他們的南界。
5.東界是從鹽海南邊到約但河口。北界是從約但河口的海汊起,
6.上到伯曷拉,過伯亞拉巴的北邊,上到流便之子波罕的盤石;
7.從亞割谷往北,上到底璧,直向河南亞都冥坡對面的吉甲;又接連到隱示麥泉,直通到隱羅結,
8.上到欣嫩子谷,貼近耶布斯的南界(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又上到欣嫩谷西邊的山頂,就是在利乏音谷極北的邊界;
9.又從山頂延到尼弗多亞的水源,通到以弗崙山的城邑,又延到巴拉(巴拉就是基列耶琳);
10.又從巴拉往西繞到西珥山,接連到耶琳山的北邊(耶琳就是基撒崙);又下到伯示麥過亭納,
11.通到以革倫北邊,延到施基崙,接連到巴拉山;又通到雅比聶,直通到海為止。
12.西界就是大海和靠近大海之地。這是猶大人按著宗族所得之地四圍的交界。
13.約書亞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將猶大人中的一段地,就是基列亞巴,分給耶孚尼的兒子迦勒。亞巴是亞衲族的始祖(基列亞巴是希伯崙)。
14.迦勒就從那裡趕出亞衲族的三個族長,就是示篩、亞希幔、撻買;
15.又從那裡上去,攻擊底璧的居民。 (這底璧從前名叫基列西弗。)
16.迦勒說:誰能攻打基列西弗將城奪取,我就把我女兒押撒給他為妻。
17.迦勒兄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奪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兒押撒給他為妻。
18.押撒過門的時候,勸丈夫向他父親求一塊田,押撒一下驢,迦勒問他說:你要什麼﹖
19.他說:求你賜福給我,你既將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給我水泉。他父親就把上泉下泉賜給他。
20.以下是猶大支派按著宗族所得的產業。
21.猶大支派盡南邊的城邑,與以東交界相近的,就是甲薛、以得、雅姑珥、
22.基拿、底摩拿、亞大達、
23.基低斯、夏瑣、以提楠、
24.西弗、提煉、比亞綠、
25.夏瑣哈大他、加略希斯崙(加略希斯崙就是夏瑣)、
26.亞曼、示瑪、摩拉大、
27.哈薩迦大、黑實門、伯帕列、
28.哈薩書亞、別是巴、比斯約他、
29.巴拉、以因、以森、
30.伊勒多臘、基失、何珥瑪、
31.洗革拉、麥瑪拿、三撒拿、
32.利巴勿、實忻、亞因、臨門,共二十九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33.高原有以實陶、瑣拉、亞實拿、
34.撒挪亞、隱幹寧、他普亞、以楠、
35.耶末、亞杜蘭、梭哥、亞西加、
36.色拉音、亞底他音、基底拉、基底羅他音,共十四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37.又有洗楠、哈大沙、麥大加得、
38.底連、米斯巴、約帖、
39.拉吉、波斯加、伊磯倫、
40.迦本、拉幔、基提利、
41.基低羅、伯大袞、拿瑪、瑪基大,共十六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落。
42.又有立拿、以帖、亞珊、
43.益弗他、亞實拿、尼悉、
44.基伊拉、亞革悉、瑪利沙,共九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45.又有以革倫和屬以革倫的鎮市村莊;
46.從以革倫直到海,一切靠近亞實突之地,並屬其地的村莊。
47.亞實突和屬亞實突的鎮市村莊;迦薩和屬迦薩的鎮市村莊;直到埃及小河,並大海和靠近大海之地。
48.在山地有沙密、雅提珥、梭哥、
49.大拿、基列薩拿(基列薩拿是底璧)、
50.亞拿伯、以實提莫、亞念、
51.歌珊、何倫、基羅,共十一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52.又有亞拉、度瑪、以珊、
53.雅農、伯他普亞、亞非加、
54.宏他、基列亞巴(基列亞巴是希伯崙)、洗珥,共九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55.又有瑪雲、迦密、西弗、淤他、
56.耶斯列、約甸、撒挪亞、
57.該隱、基比亞、亭納,共十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58.又有哈忽、伯夙、基突、
59.瑪臘、伯亞諾、伊勒提君,共六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60.又有基列巴力(基列巴力就是基列耶琳)、拉巴,共兩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61.在曠野有伯亞拉巴、密丁、西迦迦、
62.匿珊、鹽城、隱基底,共六座城,還有屬城的村莊。
63.至於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猶大人不能把他們趕出去,耶布斯人卻在耶路撒冷與猶大人同住,直到今日。
《民數記》卅四章神早已指定了協助分地的河西十個支派的族長,「猶大支派」(書十五1) 協助分地的族長依然是「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參民卅四19),每個支派都是「按著宗族拈鬈」(參民卅四19),每個支派都是「按著宗族欈鬈」(書十五1),表明存在者十五1),表明對宗族的最小單位。 「宗族Clans」原文是「部族、家族」,是十二「支派Tribes」與各個「父家Fathers' houses」之間的單位,由族長領導。我們略作以下分述:
一.猶大分得的疆界(書十五1-12)
本段描述猶大支派的邊界,現在已不可能準確地追溯了。約書亞對猶大界記載得非常清楚,東界是死海、西界是海,都是很容易劃出來的,「鹽海」(書十五2)指死海。 「埃及小河」(書十五4)指迦南和埃及的邊界阿里什旱溪(Wadi el-Arish)。 「海」(書十五4、11)、「大海」(書十五12)指地中海。但南界北界,對我們來說不容易找到;南界是直至尋的曠野、直至埃及,「加低斯·巴尼亞」(書十五3)是尋的曠野和巴蘭的曠野交界之處,這裡是十二探子出發窺探迦南,也是以色列人結束曠野飄流、重新出發進迦南的地方(參民二十1)。猶大的下面是西緬的地界,原來西緬的地是從猶大中分出來的,因為猶大是第一個支派分得地,後來發覺所得的很多,最後因以色列沒有把所有神要給他們的地全部奪過來,於是就把大部分的地分給西猶大。神的心意本來是要他們得著更多的地,每個支派都應分到很多的,西緬本應有另外一塊地的。
二.迦勒的地業與水泉(書十五13-19)
「希伯崙」在以色列的歷史中非常重要。從以色列人始祖亞伯拉罕的經歷開始。亞伯拉罕讓羅得先選了他心意的地之後,神就向亞伯拉罕顯現,吩咐他舉目向東南西北觀望,並吩咐他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神必把這地賜給他。接著亞伯拉罕就挪移帳棚到「希伯崙」的橡樹那裡居住,並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參創十三14-18);亞伯拉罕更在此為撒拉的死哀慟哭號(參創廿三2)。
地界裡的地並不是全部得著了,在這描述了「基列‧亞巴」希伯崙及底璧的兩個地方,約書亞仍未攻取。在南方戰役中,約書亞曾經攻陷希伯崙和底璧(參書十36-39)。可能因為沒有以色列人常駐,被亞衲族人重新佔據,所以迦勒需要再攻打希伯崙和底璧。猶大抽到了這片土地,迦勒得著在地界中的這兩個地方。他用了兩個方法,對於希伯崙,他自己用信心去得著,「迦勒就從那裡趕出亞衲族的三個族長,就是示篩、亞希幔、撻買;」(書十五14) 。然後,再藉女兒押撒激勵人得著底璧︰「又從那裡上去,攻擊底璧的居民。(這底璧從前名叫基列西弗) 。迦勒說:誰能攻打基列西弗將城奪取,我就把我女兒押給他為妻。迦勒說給他的兒子俄陀那15-175000600085850008城。最後,迦勒的姪子俄陀聶奪取了那城。約書亞時代結束之後,在士師時代的第一個士師,就是俄陀聶,迦勒的女婿;《士師記》一章8-15節也有同樣的記載。
迦勒的女兒押撒,也不遜色,她如父親一樣,是有智慧之人。她知道眼前是分地為業的時機,看見了神在以色列人當中正在應驗著神的應許,她就憑著信心取得了一份田地! 「押撒過門的時候,勸丈夫向她父親求一塊田」(書十五18),她先與丈夫達成共識。當她有機會與父親見面時,「押撒一下驢,迦勒問她說:你要甚麼?」(書十五18),她和丈夫還未開口,父親就主動問她了!從而得知迦勒非常愛自己的女兒,也非常樂意自己的孩子有份於其中。 「你既將我安置在南地」(書十五19),原文是「你既給了我南地的土地」。 「水泉」(書十五19),原文為複數,「上泉下泉」也是複數,所要的和所給的都是許多泉水。押撒所看重的不是暫時的滿足,而是經營管理這地長久的供應。我們在基督裡所追求的,也不應該停留在屬地的恩典,因為「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參約四13);而應當注目基督自己,因為祂所賜的水要在我們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參約四14)。我們的天父也是樂意賜福給我們的神!在我們乾旱疲乏無水之地,無論是靈裡的枯乾,是生活環境中的枯乾,讓我們來開口向天父祈求,祂必賜給我們水泉滋潤我們的生命。
三.猶大支派按著宗族所得的產業(書十五20-62)
在十二個支派中,唯有猶大支派和便雅憫支派(參書十八21-28),詳細地留下了城邑的清單,也只有這兩個支派比其他支派更長久地持守了神分給他們的產業。猶大支派的產業有各種地貌,包括五個地區:
1.盡南邊的城邑(書十五21-32):共29座城,就是猶大山地與南方曠野之間的半乾旱地帶;
2.在高原的城邑(書十五33-44):共39座城,就是猶大山地與沿海平原之間的示非拉丘陵地帶;
3.沿海平原的城邑(書十五45-47):就是地中海沿岸的非利士人之地;這些平原長期被擁有鐵車的非利士人所控制,一直到大衛的時候才被攻取。
4.在山地的城邑(書十五48-60):共38座城,就是從希伯崙向北延伸到耶路撒冷的中央山地;「希伯崙」(書十五54)是猶大山地的主要城市,是亞伯拉罕、撒拉、以撒、雅各埋葬的地方。
5.在曠野的城邑(書十五61-62):共6座城,被稱為「猶大曠野」,氣候乾燥,只有少數綠洲有人居住。就是猶大山地的東面、死海西岸陡斜的山坡。
四.不能趕出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書十五63)
猶大雖然強大,但是,在約書亞的年代分地為業時,耶路撒冷大部分是屬於便雅憫支派,少部分則是屬於猶大支派。根據學者分析,約書亞之前就攻取了部分的耶路撒冷,但還有一部分仍舊在耶布斯人的管制之下。約書亞死後,猶大人攻打耶路撒冷,將城攻取(參士一8),接著又記載便雅憫人沒有趕出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耶布斯人仍在耶路撒冷與便雅憫人同住,直到今日(參士一21)。直到大衛的時代才完全攻取(參撒下五6-7),成為大衛的城。大衛的時代,耶路撒冷城還有耶布斯人(參上廿一15)。
人若順服神的安排、遵行神的律法,神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降下時雨,叫地生出土產,田野的樹木結果子」(參利廿六4),叫每個地方都成為「流奶與蜜之地」(參書五6)。今天,神賜給我們的應許之地也各不相同,每個人都面臨不同的豐富和困難:山地崎嶇難行,曠野乾旱缺水、平原強敵環伺。只要我們存著順服、感恩和敬畏的心,神所量給我們的分能造就我們的靈命。無論是生命成聖的應許,或是得人如得魚的應許,為主贏得靈魂,贏得城市,我們都要竭力追求,直到我們得著神所應許的豐盛!阿們!我們明天繼續,以馬內利
天天以神的話為靈命的糧食
日日以神的道為行為的準章
感謝肢體家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