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都不順服神的權柄、都活在自己裡面的時候,必然是離神越來越遠,不斷地掉到失敗的循環裡。而脫離失敗的唯一道路,就是以神為王,活在神的話語裡。
士師記–偏行己路的後果 (補16)
出處:佳音LOVE聯播網 主講人:康老師
因影片以士師人物主題做綜述,考慮不同讀者需要,我們採逐章分享,後續將以音頻補充,逐章進度是《士師記》十六章的分享。先前參孫用驢腮殺了一千人,事後參孫求水的禱告,神奇妙地在「驢腮骨之地」供應水泉;這地名為隱.哈歌利(呼喚者之泉)。當時參孫進入當士師的輝煌時期,神的靈記載他作以色列士師二十年,本章就是他作士地晚期,也是參孫最精彩的終結。繼續按音進度《士師記》十六章1-31節,我們一起來聽聽康老師的分享
音頻《士師記》十六章
以下文字非音訊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士師記》中只有參孫是從不孕的母腹開始記載,直到本章作者以戲劇化的手法描繪參孫的失敗和死亡(參士十三至十六章)。 盼望我們讀完本章,在感嘆「英雄難過美人關」的同時,以參孫的生命為借鑒,遠離引誘我們的罪,謹守賜生命的律,活出神所吩咐的使命。依逐章進度,我們先來看《士師記》十六章1-31節的經文:
士師記十六章
1.參孫到了迦薩,在那裡看見一個妓女,就與他親近。
2.有人告訴迦薩人說:參孫到這裡來了!他們就把他團團圍住,終夜在城門悄悄埋伏,說:等到天亮我們便殺他。
3.參孫睡到半夜,起來,將城門的門扇、門框、門閂,一齊拆下來,扛在肩上,扛到希伯崙前的山頂上。
4.後來,參孫在梭烈谷喜愛一位婦人,名叫大利拉。
5.非利士人的首領上去見那婦人,對他說:求你詔哄參孫,探探他因何有這麼大的力氣,我們用何法能勝他,捆綁克制他。我們就每人給你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
6.大利拉對參孫說:求你告訴我,你因何有這麼大的力氣,當用何法捆綁克制你。
7.參孫回答說:人若用七條未乾的青繩子捆綁我,我就軟弱像別人一樣。
8.於是非利士人的首領拿了七條未幹的青繩子來,交給婦人,他就用繩子捆綁參孫。
9.有人預先埋伏在婦人的內室。婦人說:參孫哪,非利士人拿你來了!參孫就掙斷繩子,如掙斷經火的麻線一般。這樣,他力氣的根由人還是不知道。
10.大利拉對參孫說:你欺哄我,向我說謊。現在求你告訴我當用何法捆綁你。
11.參孫回答說:人若用沒有使過的新繩捆綁我,我就軟弱像別人一樣。
12.大利拉就用新繩捆綁他,對他說:參孫哪,非利士人拿你來了!有人預先埋伏在內室。參孫將臂上的繩掙斷了,如掙斷一條線一樣。
13.大利拉對參孫說:你到如今還是欺哄我,向我說謊。求你告訴我,當用何法捆綁你。參孫回答說:你若將我頭上的七條髮綹,與緯線同織就可以了。
14.於是大利拉將他的髮綹與緯線同織,用橛子釘住,對他說:參孫哪,非利士人拿你來了!參孫從睡中醒來,將機上的橛子和緯線一齊都拔出來了。
15.大利拉對參孫說:你既不與我同心,怎麼說你愛我﹖你這三次欺哄我,沒有告訴我,你因何有這麼大的力氣。
16.大利拉天天用話催逼他,甚至他心煩悶要死。
17.參孫就把心中所藏的都告訴了他,對他說:向來人沒有用剃頭刀剃我的頭,因為我自出母胎就歸神作拿細耳人;若剃了我的頭髮,我的力氣就離開我,我便軟弱像別人一樣。
18.大利拉見他把心中所藏的都告訴了他,就打發人到非利士人的首領那裡,對他們說:他已經把心中所藏的都告訴了我,請你們再上來一次。於是是非利士人的首領手裡拿著銀子,上到婦人那裡。
19.大利拉使參孫枕著他的膝睡覺,叫了一個人來剃除他頭上的七條發綹。於是大利拉克制他,他的力氣就離開他了。
20.大利拉說:參孫哪,非利士人拿你來了!參孫從睡中醒來,心裡說:我要像前幾次出去活動身體;他卻不知道耶和華已經離開他了。
21.非利士人將他拿住,剜了他的眼睛,帶他下到迦薩,用銅煉拘索他;他就在監裡推磨。
22.然而他的頭髮被剃之後,又漸漸長起來了。
23.非利士人的首領聚集,要給他們的神大袞獻大祭,並且歡樂,因為他們說:我們的神將我們的仇敵參孫交在我們手中了。
24.眾人看見參孫,就讚美他們的神說:我們的神將毀壞我們地、殺害我們許多人的仇敵交在我們手中了。
25.他們正宴樂的時候,就說:叫參孫來,在我們面前戲耍戲耍。於是將參孫從監裡提出來,他就在眾人面前戲耍。他們使他站在兩柱中間。
26.參孫向拉他手的童子說:求你讓我摸著托房的柱子,我要靠一靠。
27.那時房內充滿男女,非利士人的眾首領也都在那裡。房的平頂上約有三千男女觀賞參孫戲耍。
28.參孫求告耶和華說:主耶和華啊,求你眷念我。神啊,求祢賜我這次的力量,使我在非利士人身上報那剜我雙眼的仇。
29.參孫就抱住託房的那兩根柱子:左手抱一根,右手抱一根,
30.說:我情願與非利士人同死!就盡力屈身,房子倒塌,壓住首領和房內的眾人。這樣,參孫死時所殺的人比活著所殺的還多。
31.參孫的弟兄和他父的全家都下去取他的屍首,抬上來葬在瑣拉和以實陶中間,在他父瑪挪亞的墳墓裡。參孫作以色列的士師二十年。
參孫不是最後的士師,但卻是《士師記》所詳細記錄的最後一位士師。神興起了這位特別的士師,讓我們在他身上看到許多其他士師的影子,但卻看到了完全不同的結局。當時的非利士人有五個首領,而不是由一個人統治。每個首領統治一個城市-亞實突、亞實基倫、以革倫、迦特及迦薩。每個城市皆是商業貿易的重要中心。我們略作以下分述:
一.都是非利士女子(士十六1-9);
1.迦薩的妓女(士十六1-3)
經歷了與亭拿女子之間的糾葛,參孫並未學到功課。 他仍然是那個順從眼目的情慾,「看見」(士十六1)喜歡就要得到的人。 這次與「迦薩的妓女」(士十六1),他甚至免去了向父母請求娶她為妻的動作,直接「就與她親近」(士十六1)。 仇恨參孫的非利士人抓住這個機會,「終夜在城門悄悄埋伏」(士十六2)等待要殺他,卻沒想到參孫半夜,起來將城門都卸下來。 「城門」(士十六3)代表一個城邑的控制權,參孫把非利士人完整的城門「扛到希伯崙前的山頂上」(士十六3),從迦薩到希伯崙有60多公里,參孫的舉動更像是一場作秀,似乎在向他的敵人宣告,至少有心理震動作用,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2.梭烈谷的大利拉(士十六4-9)
逃離迦薩妓女的陷阱沒有多久,參孫又掉入梭烈谷的大利拉的懷抱(士十六4)。 現在對大利拉的“喜愛”則是“心裡真愛”,然而正是這個“真愛”的女人要了他的命。大部分的聖經學者認為大利拉是非利士人,也有人認為她不是,因為如果她是,非利士的首領就不必花大價錢賄賂她,只需像對待亭拿的女子一樣威脅即可。 不管大利拉是否非利士人,她都配得上所羅門在箴言六章23-35節中描述的“惡婦”、“外女”,靠著美色勾引人犯罪,遠離神。 「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士十六5)這個有零有整的數字,可能為了表示比一千更多,這筆巨大的財富使參孫的「真愛」在大利拉麵前立刻變得一文不值。
大利拉第一次嘗試時,參孫告訴她,「人若用七條未乾的青繩子綁住我,我就軟弱像別人一樣」(士十六7)。於是她用七條未乾的青繩子綁住他。並建議非利士人這時前來伏擊他。不過「參孫就掙斷繩子,如掙斷經火的麻線一般」(士十六9),只要有神的靈感動他,只要有神的勇力在他的身上,那麼無論用什麼方式,他都會得勝。
二.徹底背棄所立的約(士十六10-21),
1.大利拉的誘惑攻勢(士十六10-15)
大利拉第一次所用的「七條未乾的青繩子」(士十六8),原文是“七條新鮮的弓弦”,是用牲畜內臟的筋腱搓擰而成。第二次所用的是「新繩」(士十六11),可能是參孫記起20年前猶大人捆綁他的「新繩」(參士十五13)。第三次更危險,已經碰到了「七條發綹」(士十六13)。參孫的七條髮綹可能是後面一束、兩側各三束;最後「參孫從睡中醒來,將機上的橛子和緯線一齊都拔出來了」(士十六14)。然而看似大利拉失敗了,因參孫放縱肉體的私慾,在應付試探的方法上過於自信。讓我們聽聽保羅怎樣警告哥林多教會的人,他說「所以自己以為站立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參林前十12)!保羅並不是提醒軟弱的人須要謹慎,乃是提醒自以為站立得穩的人須要謹慎,因為他們是最可能跌倒的人。
每一次大利拉的試探失敗之後,她都用更受傷的聲音反過來責備參孫(士十六10、13、15),用「你既不與我同心,怎麼說你愛我呢?」(士十六15),這樣動聽的詞彙來為愛她的人安排死亡的陷阱。
2.神已經離開他了(士十六16-21)
大利拉對參孫展開四次誘惑的攻勢。 前三次參孫都以謊言搪塞過去。 最後一次,參孫沒有抵抗住「大利拉天天用話催逼他」(士十六16)的煩悶,將秘密透露出來。 「因為我自出母胎就歸神作拿細耳人」(士十六17),參孫並非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他也明白他力量的來源是因為神的同在。 若是神離開了他,他就與常人無異,「軟弱像別人一樣」(士十六17)。聽到參孫的秘密,大利拉迫不及待地實施出賣參孫的計畫。 她使參孫熟睡,找人來剔除他頭上的「七條髮綹」(士十六19),「於是大利拉克制他,他的力氣就離開了他」(士十六19)。 「他卻不知道耶和華已經離開他了」(士十六20),這是聖經中最悲慘的經文之一。人若違背了與神所立的約,神會離開祂所揀選的百姓(參民十四40-45),也會離開祂所興起的士師,還會離開祂名下的聖殿和耶路撒冷(參結十一23)。失去神同在的參孫成為非利士人的階下囚,被剜去眼睛,用銅鏈拘索(士十六21)。 可憐曾經用一塊未乾的驢腮骨打死一千非利士人的參孫,如今卻如驢子般被人使喚,「他就在監裡推磨」(士十六21)。參孫依靠上帝的恩典,卻回報以放縱的生活,結果終於使他自己踏上毀滅的路。問題是在這過程中,他一點都不自覺。直到有一天他發現自己的一切原來是奠基在已經離開了他的神。
三.參孫求告耶和華(士十六22-31),
在這個過程中,不管非利士人是認為自己的偶像徹底得勝了,還是覺得雙眼失明、步履蹣跚的參孫不足畏懼,總之神讓他們比瞎眼的參孫還要眼瞎,並沒有定期為他剃頭,他的頭髮「又漸漸長起來了」(士十六22);因為神孫還要恢復參孫,讓參孫的生命來完成。
非利士人除了敬拜迦南的巴力,還有自己的農神「大袞」(士十六23)。大袞是美索不達米亞和地中海東岸流傳的一個掌管五穀或菜蔬的神明。在向非利士人的神大袞獻祭的狂歡中,參孫被當成戲耍的人被叫到筵席中,當著三千非利士人的面,昔日英雄的顏面盡失。非利士人聚集的房子是一座神廟,廟中間有兩根主要的「托房的柱子」(士十六26)。參孫第一次「求告耶和華」(參士十五18),是他剛開始士師使命的時候;第二次「求告耶和華」(士十六28),是他即將結束士師使命的時候,兩次都是在急難中呼求神。 「主耶和華啊,求你眷念我。神啊,求你賜我這一次的力量,使我在非利士人身上報那剜我雙眼的仇。」(士十六28),參孫最後一次嚴肅的禱告以三種不同的稱謂來呼求神,包括「主」(Adoni)、「耶和華」(Yahweh)、「主」(Yahahh),耶和華」(Yahweh)、「主」(Yahahh),耶和華的力量求神。
神垂聽參孫的禱告,參孫的力量再一次回到他的體內。 最終,參孫與三千非利士人同歸於盡。 這一段聖經,以非利士人向他們的神大袞獻祭開始,以真神耶和華的得勝結束。 敬拜大袞的非利士人和他們的假神一起被埋葬在倒塌的房子底下。 「參孫死時所殺的人比活著所殺的還多」(士十六30),用生命完成了「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脫離非利士人的手」(參士十三5)的使命;神憐憫他、使用他,聖經說他死時殺的人比生前殺的人還多。參孫這次與非利士人同死,神也用了參孫的死,擊殺更多的非利士人,當中許多都是非利士的首領。參孫的使命從「瑣拉和以實陶中間」(參士十三25)開始,也在「瑣拉和以實陶中間」(士十六31)結束,葬在「祂父瑪挪亞的墳墓」裡。他的墳墓從丘陵上俯瞰梭烈谷,谷中有他的得勝,也有他的失敗,不住地提醒來往的百姓。
參孫這位以色列中特立獨行的英雄,在人生的最後關頭才真正完成他出生時神就賦予的使命。當每個人都不順服神的權柄、都活在自己裡面的時候,結果必然是離神越來越遠,不斷地掉到失敗的循環裡。而脫離失敗的唯一道路,就是以神為王(參出十五18),活在神的話語裡。我們要警醒,不用學習參孫到最後關頭才呼求神。不要任意而行,不要讓情慾盡情發洩,不要讓驕傲盡情發洩,我們要懂得被聖靈管教,懂得順服在權柄之下。我們要事事求問神,免我們傳福音給人反被棄絕,免得我們只有辛勞的事奉,卻沒有事奉的榮耀。阿們!我們明天繼續,以馬內利
天天以神的話為靈命的糧食
日日以神的道為行為的準章
感謝肢體家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