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為自己設立偶像三百多年,與以法蓮地示羅的會幕平起平坐,豈不知這是罪的破口,且但人因沒以耶和華神作王,各人任意而行,最後落在極大的錯誤中。
士師記–作但支派的祭司 (補18)
出處:佳音LOVE聯播網 主講人:康老師
先前《士師記》十七章講述一個名叫米迦的人,私自製造偶像,有一個猶大族的利未人到米迦的家裡,米迦就立他為祭司。並且得意洋洋地宣告說「耶和華必賜福與我」(參士十七13)。那麼,神真的賜福了嗎? 《士師記》十八章我們將看到米迦行為的後果。倘若我們今天這樣任意而行,會有什麼後果呢?我們身為一個基督徒,在這個任意而行的時代,該怎麼做呢?按下音頻進度《士師記》十八章1-31節,我們一起來聽聽康老師的分享
音頻《士師記》十八章
以下文字非音訊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重申一下,《士師記》十七至廿一章雖然在書卷中靠後,但記載的內容時間是在所有士師之前,可以算《士師記》的引子或附錄。 《士師記》十八章的內容在《約書亞記》十九章47節和《士師記》一章之先,藉著但支派遷居的故事將兩個地方連繫起來。本章一開頭重複地說「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士十八1)是它的補白。但現在這補白只成為十八章故事敘述的背景。在那些日子,另外一件事情顯得不安的,就是但支派還沒有得地為業,一切只求便宜行事。依音頻進度,我們先來看《士師記》十八章1-31節的經文:
士師記十八章
1.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但支派的人仍是尋地居住;因為到那日子,他們還沒有在以色列支派中得地為業。
2.但人從瑣拉和以實陶打發本族中的五個勇士,去仔細窺探那地,吩咐他們說:你們去窺探那地。他們來到以法蓮山地,進了米迦的住宅,就在那裡住宿。
3.他們接近米迦的住宅,聽出那少年利未人的口音來,就進去問他說:誰領你到這裡來?你在這裡做什麼?你在這裡得什麼?
4.他回答說:米迦待我如此如此,請我作祭司。
5.他們對他說:請你求問神,使我們知道所行的道路通達不通達。
6.祭司對他們說:你們可以平平安安地去,你們所行的道路是在耶和華面前的。
7.五人就走了,來到拉億,見那裡的民安居無憂無慮,如同西頓人安居一樣。在那地沒有人掌權擾亂他們;他們離西頓人也遠,與別人沒有來往。
8.五人回到瑣拉和以實陶,見他們的弟兄;弟兄問他們說:你們有什麼話?
9.他們回答說:起來,我們上去攻擊他們吧!我們已經窺探那地,見那地甚好。你們為何靜坐不動呢?要急速前往得那地為業,不可遲延。
10.你們到了那裡,必看見安居無憂無慮的民,地也寬闊。神已將那地交在你們手中;那地百物俱全,一無所缺。
11.於是但族中的六百人,各帶兵器,從瑣拉和以實陶前往,
12.上到猶大的基列耶琳,在基列耶琳後邊安營。因此那地方名叫瑪哈尼但,直到今日。
13.他們從那裡往以法蓮山地去,來到米迦的住宅。
14.從前窺探拉億地的五個人對他們的弟兄說:這宅子裡有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並雕刻的像與鑄成的像,你們知道嗎?現在你們要想一想當怎樣行。
15.五人就進入米迦的住宅,到了那少年利未人的房內問他好。
16.那六百但人各帶兵器,站在門口。
17.窺探地的五個人走進去,將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並鑄成的像,都拿了去。祭司和帶兵器的六百人,一同站在門口。
18.那五個人進入米迦的住宅,拿出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並鑄成的像,祭司就問他們說:你們做什麼呢?
19.他們回答說:不要作聲,用手摀口,跟我們去吧!我們必以你為父、為祭司。你作一家的祭司好呢?還是作以色列一族一支派的祭司好呢?
20.祭司心裡喜悅,便拿著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並雕刻的像,進入他們中間。
21.他們就轉身離開那裡,妻子、兒女、牲畜、財物都在前頭。
22.離米迦的住宅已遠,米迦的近鄰都聚集來,追趕但人,
23.呼叫但人。但人回頭問米迦說:你聚集這許多人來做什麼呢?
24.米迦說:你們將我所做的神像和祭司都帶了去,我還有所剩的嗎?怎麼還問我說做什麼呢?
25.但人對米迦說:你不要使我們聽見你的聲音,恐怕有性暴的人攻擊你,以致你和你的全家盡都喪命。
26.但人還是走他們的路。米迦見他們的勢力比自己強盛,就轉身回家去了。
27.但人將米迦所做的神像和他的祭司都帶到拉億,見安居無憂無慮的民,就用刀殺了那民,又放火燒了那城,
28.並無人搭救;因為離西頓遠,他們又與別人沒有來往。城在平原,那平原靠近伯利合。但人又在那裡修城居住,
29.照著他們始祖以色列之子但的名字,給那城起名叫但;原先那城名叫拉億。
30.但人就為自己設立那雕刻的像。摩西的孫子、革舜的兒子約拿單,和他的子孫作但支派的祭司,直到那地遭擄掠的日子。
31.神的殿在示羅多少日子,但人為自己設立米迦所雕刻的像也在但多少日子。
但支派所圈定的地區因其包括非利士平原, 故士師時代未能趕逐殺滅迦南人,也未「按著宗族所得的地業」(參書十九40-48)爭戰。因此但支派甚感地區狹隘, 本章就是講述一部分但人,劫持了一座偶像,乃移居至極遠的北方,該地靠近約但河的上游黑門山。我們略作以下分述:
一.但族的五個探子(士十八1-10);
這是故事中第二次強調「以色列中沒有王」(士十八1),第一次。當整個以色列都不肯順服律法、接受神管理的時候。 「但支派的人仍是尋地居住」(士十八1),很自然的,他們派出「本族中的五個勇士」(士十八2)在四處勘察土地。當整個以色列都不肯順服律法、接受神管理的時候,但支派也不肯跟隨神爭戰,所以「還沒有在以色列支派中得地為業」(士十八1),被迦南人逼退到山地(參士一34)。 「瑣拉和以實陶」(士十八2)是參孫的家鄉(參士十三25),位於梭烈谷的丘陵。但支派的平原地區最初在亞摩利人的控制下(參士一34),後來被非利士人控制。但支派害怕與仇敵爭戰,就不顧神的安排,「但人的地界越過原得的地界」(參書十九47),想另外「尋地居住」(士十八1),找一個能活得舒適安逸一點的地方。
「利未人的口音」(士十八3),可能是南方猶大的口音,因米迦的祭司是「猶大族的利未人」(參士十七7)。 「請我作祭司」(士十八4)原文是「僱用我作祭司”,顯示利未人和米迦之間是僱傭的關係。所以他只是人的僕人,並不是神的僕人。神早已清楚地指示了但支派的產業範圍(書十九40-46),這些「但人的地界越過原得的地界」,明明在走不合神心意的路,卻還要問神「所行的道路通達不通達」(士十八5)。 「你們可以平平安安地去,你們所行的道路是在耶和華面前的」(士十八6),這個假祭司根本沒有記錄問耶和華的過程,可能假祭司只是有如一般神棍一樣,隨便假神的名給予求問者愛聽的答案。
「拉億」(士十八7)就是位於黑門山麓、約旦河源頭的利善(參書十九47),那五個但族探子走到北面的城鎮拉億,在瑣拉和以實陶以北約200公里,發現那裡可安居無憂無慮。探子被派出去並將偵察所得回報,「必看見安居無憂無慮的民,地也寬闊。神已將那地交在你們手中;那地百物俱全,一無所有。」(士十八10),但支派一心走自己的路,卻以為是神為他們開路,所以自我安慰「神已將那地交在你們手中」。活在自己裡的人,都喜歡妄稱神的名來自欺欺人,好繼續「各人任意而行」。
二.為私利偏離神(士十八11-31)
米迦家的罪是自行雕刻偶像;然而利未少年人卻以這偶像為神,事奉偶像依靠偶像維生;但支派的探子向這位少年人求問神,他們事實是向這偶像尋問,他們不單敬拜這偶像,並且帶著人要來「搶」這偶像。
1.搶奪偶像和祭司(士十八11-26)
但支派並沒有全體遷移,只有這「六百人」(士十八11)和他們的家屬遷到了北方。 「瑪哈尼但」(士十八12)的意思是“但之營”,指但支派紮營的地方。於是但族中的六百人,各帶兵器出發,來到以法蓮山米迦的住宅;那些探子對他們的弟兄說「這宅子裡有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並雕刻的像與鑄成的像,你們知道嗎?現在你們要想一想它們和行」(士十八14),那些但人認為神是得著神的祝福。於是,探子們就進入米迦的住宅,尋找那利未少年並問好,而六百但人各帶著兵器站在門口,利未人還能往哪逃?隨後探子們就把「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並鑄成的像,都拿了去」(士十八17)。祭司和帶兵器的六百人一同站在門口。 「那五個人進入米迦的住宅,拿出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並鑄成的像,祭司就問他們說:你們做什麼呢?」(士十八18)。這裡重複三次指出但人把那些神像搶奪,那些當滅之物他們竟然要搶走。而當祭司問他們做什麼時,他們就叫祭司「不要作聲,用手摀口,跟我們去吧!」(士十八19),要跟他們去成為支派的父親和祭司。那祭司聽到能從一家的祭司提升為一族一支派的祭司,假祭司與背道的但人一拍即合,「心裡喜悅」(士十八20),就拿著偶像「進入他們中間」(士十八20)。今天許多假傳道人和假信徒也互相供應,假傳道人提供精神麻醉品,假信徒提供名利。這裡看見祭司只是僱員,美其名為服事神,只不過是他求生的方式;而但支派的人對神毫不認識,以為這樣做是好的。
「米迦的近鄰都聚集來,追趕但人」(士十八22),表明他們把神像的失竊當作全村人的損失。米迦義正詞嚴地說「我所做的神像」(士十八24),整個村莊的人都不覺得雕刻偶像是違反十誡的犯罪。一群「但人」(士十八25)搶劫了米迦的偶像,正是神對米迦的審判。米迦製造偶像、想利用神來躲過咒詛,結果卻讓自己陷入了更大的咒詛,最後一無所獲,這正是「製造雕刻偶像的盡都虛空;他們所喜悅的都無益處」(參賽四四9)。米迦看到但人的勢力大,也就識相地「轉身回家去了」(士十八26),輕易地放棄了花巨資製造的偶像,表明偶像在他心中只是一個被利用的工具,性命比偶像更寶貴。最後米迦只好折返回去,但人繼續走他們的路。
2.滿足私慾不尊敬神(士十八27-31)
但支派「按著宗族所得的地業」不敢碰強大的亞摩利人和非利士人,只敢欺負「安居無憂無慮的民」(士十八27),就是弱小的北方拉億人,這就是人肉體生命的本相。 「離西頓遠」(士十八28),可能指拉億和西頓都是腓尼基人,只能向西頓求援。 「平原」(士十八28)指黑門山腳的平原。但支派一行人到了拉億,殺掉那地的居民並燒毀他們的城,重修這座城並名為但城。這位米迦的家宅神秘的少年祭司到底是誰?居然是「摩西的孫子、革舜的兒子約拿單」(士十八30)。但人以為到了拉億建立但城,設立祭壇並以摩西子孫作祭司,自以為從此可以得著安息、蒙福。但人為自己設立偶像三百多年,與以法蓮地示羅的會幕平起平坐,豈不知這是罪的破口,且以色列人因沒以耶和華神作王,各人任意而行,最後落在極大的錯誤中。
「罪」在米迦家開始,一切是因米迦偷取母親大筆銀子開始,米迦的母親便拿其了當中二百舍客勒銀子來鑄造神像。神像是罪的具體表現,然而,但族的六百勇士到米迦的家,搶奪這「罪」。經文並沒有評論這些事情,卻六次重複「雕刻的像、鑄成的像」(士十八14、17、18、20、30、31),也就是重複約書亞在以巴路山所宣告的咒詛「有人製造耶和華所憎惡的偶像,或雕刻,或鑄造,就是工匠手所做的,在咒詛中設立「有人來這是聖靈對我們的提醒,因為敬拜偶像並非以色列人的專利,而是亞當後裔的天性。看米迦的悲劇很簡單,看別人的缺點也很簡單,但看清自己很難。我們要來到神面前,讓我們的生命時刻清醒,拒絕偶像,拒絕自作主張的崇拜追求,還有一切不符合神心意的行為。願神的靈提醒我們,與我們同在。阿們!我們明天繼續,以馬內利
天天以神的話為靈命的糧食
日日以神的道為行為的準章
感謝肢體家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