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相信耶和華的話、相信耶和華的恩典的單純信心,她立志贍養婆婆拿俄米的擔當,並得著波阿斯的祝福。神正以祂美好的計劃引導我們的生活。
路得記–波阿斯的善待
出處:好消息 主講人:胡老師
波阿斯是路得前夫的親戚,依照摩西律法中的規定行使自己的職責救助貧困的親戚走出困境(參利廿五47-49)。波阿斯是一位認識神的人,雖然他對路得滿有恩惠(參得二8-9),但卻知道人能給的都是有限的,只有神是無限的,所以他更祝福路得:“願你滿得祂的賞賜”(參得二12)。依影片進度探討《路得記》二章13-23節,我們先來聽聽胡老師的分享
視頻
附上音頻補充
以下文字非視頻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波阿斯是耶利哥妓女迦南種族喇合所生之子(參太一5)。如此大衛的曾祖母是摩押人,曾祖父是一半迦南人;選民國度裡的蒙恩揀選之家便是由異族血統所組成,這就是預示彌賽亞降生乃是為普世萬民。在貧窮、缺乏面前,她沒有嘆息抱怨,沒有尋求施捨,沒有把責任推給熟悉本地情況的婆婆,也沒有停留在禱告上,而是憑著信心,主動出去「拾取麥穗」(參得二2)。路得對所面臨的難處,一定是考慮再三的。但是,她毅然跨出這一步。她相信耶和華的話、相信耶和華的恩典的單純信心,她立志贍養婆婆拿俄米的擔當,並得著波阿斯的祝福。依研讀進度我們先來看《路得記》二章13-23節的經文:
路得記 二章 13-23
13.路得說:我主啊,願在你眼前蒙恩。我雖然不及你的一個使女,你還用慈愛的話安慰我的心。
14.到了吃飯的時候,波阿斯對路得說:你到這裡來吃餅,將餅蘸在醋裡。路得就在收割的人旁邊坐下;他們把烘了的穗子遞給他。他吃飽了,還有剩下的。
15.他起來又拾取麥穗,波阿斯吩咐僕人說:他就是在捆中拾取麥穗,也可以容他,不可羞辱他;
16.並要從捆裡抽出些來,留在地下任他拾取,不可叱嚇他。
17.這樣,路得在田間拾取麥穗,直到晚上,將所拾取的打了,約有一伊法大麥。
18.他就把所拾取的帶進城去給婆婆看,又把他吃飽了所剩的給了婆婆。
19.婆婆問他說:你今日在哪裡拾取麥穗,在哪裡做工呢﹖願那顧卹你的得福。路得就告訴婆婆說:我今日在一個名叫波阿斯的人那裡工作。
20.拿俄米對兒婦說:願那人蒙耶和華賜福,因為他不斷地恩待活人死人。拿俄米又說:那是我們本族的人,是一個至近的親屬。
21.摩押女子路得說:他對我說:你要緊跟著我的僕人拾取麥穗,直等他們收完了我的莊稼。
22.拿俄米對兒婦路得說:女兒啊,你跟著他的使女出去,不叫人遇見你在別人田間,這才為好。
23.於是路得與波阿斯的使女常在一處拾取麥穗,直到收完了大麥和小麥。路得仍與婆婆同住。
路得聽到波阿斯給她的好處之後,反應不是說謝謝,而是俯伏叩拜,顯示出路得對波阿斯感謝之真誠。路得此時並不知道波阿斯與她的關係,也不知道波阿斯為何要對她這麼好,不過波阿斯對他的恩待,應該是讓她非常感激的。我們略作以下分述:
一.波阿斯對路得多方恩待(得二13-17)
「我雖然不及你的一個使女,你還用慈愛的話安慰我的心」(得二13),路得用感恩的話語對應波阿斯給予實際的幫助道謝,神卻藉著波阿斯滿有恩惠的話,給投靠祂的人恩上加恩,印證她的投靠是正確的,神靠納尋求祂的人。波阿斯對路得多方恩待「你到這裡來吃餅,將餅蘸在醋裡」(得二14),「餅」原文泛指「食物」;「醋」是酸酒做成的調味品。 「路得坐在收割的旁邊」(得二14),波阿斯完全知道路得的處境,以色列人通常是不跟外邦人同席吃飯的,但路得卻因波阿斯而被人接納。波阿斯的主動接納是在給僕人做榜樣,僕人馬上效法波阿斯,「他們把烘了的穗子遞給她,她吃飽了,還有餘剩的」(得二14),我們到了神的家中,也是如此。 不論我們的背景如何,社會地位如何,在耶穌基督裡我們完全被接納了。
路得所「拾取」(得二15)的麥穗,並不是憑著自己的能力得到的(得二15);她雖然殷勤做工,但殷勤做工並不能使她能得著這麼多。同樣,我們需要在屬靈上殷勤追求,但我們的殷勤追求之所以能有所得著,也是因著神的恩典和憐憫;凡是我們追求所得著的,都是主故意「留在地下」(得二16)任我們拾取的麥穗。因此,誰也沒有資格把屬靈的得著當作驕傲、自誇的資本。 「並且要從捆裡抽出些來,留在地下任她拾取」(得二16),波阿斯還顧慮到路得的自尊心,不直接送她麥穗而透過抽麥穗下來,讓路得拾取的方式來幫助她。這也提醒我們施捨時,是否也這樣關注被幫助者的自尊心?那天路得所拾取的麥穗有「一伊法」(得二17),約等於二十升,大約是當時半個月的薪水。
二.願那顧卹你的得福(得二18-23)
在摩押女子路得的信心歷程中,拿俄米一直是她信心的勸導者。 「她就把所拾取的帶進城去給婆婆看,又把她吃飽了所剩的給了婆婆」(得二18),顯然路得興奮地向婆婆分享這一天所得的物質及經歷。 「在哪裡拾取麥穗,在哪裡做工呢?願那顧卹你的得福」(得二19),拿俄米經歷過「空空地回來」(參得一21),她在人看來是毫無指望,見路得如此豐盛,不禁讚歎「願那顧卹你的得福」。波阿斯的供應超過路得所需的,而她也何等樂意與拿俄米分享所得的豐盛。與別人分享主恩,是蒙更深恩典的訣竅。拿俄米的問話告訴我們應當飲水思源。享受恩典之餘,不但要感謝賜恩者,也要更認識這位賜恩的主。 「恩待活人死人」(得二20),活人指拿俄米及路得,死人指拿俄米已死的丈夫及兒子。 「那是我們本族的人,是一個至近的親屬」(得二20),拿俄米明白一切都是神的帶領,因為在此處拿俄米開始把路得和自己的命運連在一起,稱呼波阿斯為「我們」本族的人。 「至近的親屬」原文「גָּאַל」是「至近的買贖者”,按摩西律法,近親有非常重要的義務和權力。他們負有雙重的責任:
1.代贖回遺孀前夫的產業;(參利未記廿五章)
2.娶遺孀為妻,所生長子,歸她前夫名下,承受所代為贖回的產業。 (參申命記廿五章)
雖然大麥的供應是對路得及拿俄米的立時恩典,但拿俄米也有可能明白「贖業至親」的律法終將實行,以致死人的名得以保存。路得所注意的、感恩的是「緊接著我的僕人拾取麥穗」(得二21),拿俄米所注意的卻是「至近的親屬」(得二20)和「不叫人遇見你在別人田間」(得二22)。 「不叫人遇見你在別人田間」,意思是不要離開波阿斯的田,因為她已經感受到了神手的工作,是要路得在波阿斯那裡蒙恩。當我們專心順服的時候,神的手自然會在那裡預備我們所需要的一切,超過我們所求的所想。
雖然波阿斯待路得很好,每天讓她能拾取很多麥穗。但是,「直到收完了大麥和小麥」(得二23),小麥收割結束是陽曆六月初,亦即路得在波阿斯田里工作是由大麥收割的四月底到小麥收割六月初,大約有七個星期之久,一直到五旬節。 「路得仍與婆婆同住」(得二23),婆媳兩人相依為命,麥穗終究有拾盡的時侯,拾取的麥穗也有也吃完的時侯。到頭來,她們的生活仍難以為繼!但耶和華的賜福是滿滿的。耶和華賜福路得,不但在拾取麥穗時所得到的,超過她的所想所求,在人生的遠景中她將得到的,更是超過她的所想所求。本章只是恩典的序幕,蒙恩大戲還在後面。
「那是我們本族的人,是一個至近的親屬」(得二20),顯然這不僅僅是巧合。在你日常生活中,神的祝福或許也以不易察覺的方式降臨在你的身上,我們切不可關閉神作工的通道。事情不是由機會或巧合而引起的,我們應充滿信心地相信,神正以祂美好的計劃引導我們的生活。求主擴張我們祝福人的境界和眼界,不論是在家庭、職場或教會中「拾取麥穗」,都能找到服事的方向和位置,興起我們為神所用,與神同工。阿們!我們明天繼續,以馬內利
天天以神的話為靈命的糧食
日日以神的道為行為的準章
感謝肢體家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