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將自己的話默示撒母耳,只有一個順服的生命,才能被神自由地使用作話語的出口。只有「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的先知,才是真先知。


撒母耳記 神的榮耀()

出處:好消息TV 主講人:康老師

因為神任憑以利的兩個兒子不聽父親的勸誡,所以「耶和華要殺他們」(撒上二25)。當惡人的「心剛硬」(出四21)、當孩子叛逆到底的時候,都是因為「耶和華想要殺他們」,所以落到了神的任憑裡。人的愚昧就是看重老師、重視環境,卻不重視讓孩子「在耶和華面前漸漸長大」;所以孩子出了問題,不是把責任推給學校、社會,就是推給教會、團契。按影片內容《撒母耳記.上》二章25節至三章18節,我們一起來聽聽康老師的分享

視頻

附上音頻補充

 

以下文字非視頻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看起來以利把許多重要的事奉都交給撒母耳,甚至自己去睡自己的房間而讓撒母耳睡在聖殿至聖所中,這似乎顯示出以利並不是非常重視律法的規定,對上帝的敬虔不足。我們自己會因為從事太過規律枯燥的事奉而失去了敬虔的心? 「文字版」我們將以每日一章來分享,按逐章研讀進度,我們先來看《撒母耳記.上》三章1-21節的經文:

 

撒母耳記. 三章

1.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當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

2.一日,以利睡臥在自己的地方;他眼目昏花,看不分明。

3.神的燈在神耶和華殿內約櫃那裡,還沒有熄滅,撒母耳已經睡著了。

4.耶和華呼喚撒母耳。撒母耳說:我在這裡!

5.就跑到以利那裡,說:你呼喚我?我在這裡。以利回答說:我沒有呼喚你,你去睡覺吧。他就去睡了。

6.耶和華又呼喚撒母耳。撒母耳起來,到以利那裡,說:你呼喚我?我在這裡。以利回答說:我的兒,我沒有呼喚你,你去睡吧。

7.那時撒母耳還未認識耶和華,也未得耶和華的默示。

8.耶和華第三次呼喚撒母耳。撒母耳起來,到以利那裡,說:你又呼喚我?我在這裡。以利才明白是耶和華呼喚童子。

9.因此以利對撒母耳說:你仍去睡吧;若再呼喚你,你就說:耶和華啊,請說,僕人敬聽!撒母耳就去,仍睡在原處。

10.耶和華又來站著,像前三次呼喚說:撒母耳啊!撒母耳啊!撒母耳回答說:請說,僕人敬聽!

11.耶和華對撒母耳說:我在以色列中必行一件事,叫聽見的人都必耳鳴。

12.我指著以利家所說的話,到了時候,我必始終應驗在以利身上。

13.我曾告訴他必永遠降罰與他的家,因他知道兒子作孽,自招咒詛,卻不禁止他們。

14.所以我向以利家起誓說:以利家的罪孽,雖獻祭奉禮物,永不能得贖去。

15.撒母耳睡到天亮,就開了耶和華的殿門,不敢將默示告訴以利。

16.以利呼喚撒母耳說:我兒撒母耳啊!撒母耳回答說:我在這裡!

17.以利說:耶和華對你說什麼,你不要向我隱瞞;你若將神對你所說的隱瞞一句,願他重重地降罰與你。

18.撒母耳就把一切話都告訴了以利,並沒有隱瞞。以利說:這是出於耶和華,願他憑自己的意旨而行。

19.撒母耳長大了,耶和華與他同在,使他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

20.從但到別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華立撒母耳為先知。

21.耶和華又在示羅顯現;因為耶和華將自己的話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這話傳遍以色列地。

 

以利終身事奉神。他的職責是督導以色列人敬拜神,可惜他在努力完成這個偉大任務時,卻忽略了對自己家庭的責任。不要因熱心事奉神而忽略了家庭,不然神聖任務的使命就會大打折扣.更不要為了追求個人的成就,使自己的家庭受虧損我們略做以下分述:

 

一.耶和華的呼召(撒三1-14)

「童子」(撒上三1)的意思是〝少年、僕從〞,「當那些日子」(撒上三1),許多學者認為是指士師時代,也有學者認為是以利當祭司的年代。 「稀少」(撒三1),原文是珍貴的、罕有的。 「默示」(撒上三1)又被譯為〝異象〞(參箴廿九18;賽廿九7),是神直接啟示人的一種方式。在士師時代,因為百姓不肯順服神的話,所以「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撒上三1),以致「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參士十七6)。

以利「眼目昏花,看不分明」(撒上三2),祭司以利活在黑暗及沉睡當中,現今這是許多人的寫照,靈裡沉睡,眼目昏花,看不分明。所以神說以利的兩個兒子使祂的百姓犯罪(參撒上二24),因為他們身為祭司,對百姓以至整個世界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而以利作為祭司、作為父親,沒有阻止兩個兒子作惡,眼目昏花,這個祭司家族使百姓陷在罪中,遠離了神的祝福。但神的燈「還沒有熄滅」(撒上三3),因著「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撒上三1),神還是讓這光繼續亮著,讓百姓在黑暗中還有一條出路。

「耶和華呼喚撒母耳」(撒上三4),大約在深夜三、四點,神向撒母耳說話,當時撒母耳有反應,跑向以利那裡,這是第一次撒母耳聽見神的聲音;到第二次也是這樣,撒母耳對神「還未認識耶和華」(上三7),但祂能順服於祂所定下的權,既然祂所列的權,現在撒下神」(既然26; 8),就能對神說「僕人敬聽」(撒上三10)。 「請說,僕人敬聽」(撒三10),這句話是撒母耳接受先知職事的開始。一個對地上的權柄不會說「我在這裡」的人,在神面前也不懂得說「僕人敬聽」。撒母耳年紀小,應該不會知道神人的預言。照說同樣的事情上帝不必啟示三次,因此這個啟示主要是要讓以利知道上帝已經選召撒母耳。

撒母耳作先知的第一個考驗,就是把一個「聽見的人都必耳鳴」(撒上三11)的壞消息帶給他的屬靈長類以利。若是以利有心管教,就沒有什麼難處能夠阻擋他,因為神必然會賜給他足夠的精力和能力;但以利的心卻是「知道兒子作孽,自招咒詛,卻不禁止他們」(撒上三13),因此,任何一點難處都會成為人推卸責任的理由。祭司若誠心悔罪,是可以用祭物贖罪的(參利四3-12)。但如果祭司定意不聽從神的命令,獻祭只是成了賄賂神的形式,「雖然獻祭奉禮物,永不能得贖去」(撒上三14)。 「得贖去」是〝罪得赦免〞的意思。神是說以利家兩個兒子的罪不能用獻祭來遮掩,必須受罰。這是撒母耳第一次聽神所給的默示,是一個難消化的默示。神要讓撒母耳知道,當祂行事前先會說話,不會忽然間行事。

 

二.出於耶和華的默示(撒三15-21)

撒母耳「不敢將默示告訴以利」(撒上三15),但神卻讓以利去催促撒母耳順服神,藉著環境來訓練撒母耳作神話語的出口。第一個功課就是神所要說的話,一句也不能「隱瞞」(撒上三17)。以利教導撒母耳要順服,催促他不要隱瞞神的話,否則「願祂重重地降罰與你」(撒上三17);但他教訓自己兩個不順服的兒子,卻從來沒有說出這麼重的話。 「願祂憑自己的意旨而行」(撒三18),原文是〝願祂照自己眼睛看為好的去做〞。以利已經是第二次聽到神的嚴厲譴責,雖然說「願祂憑自己的意旨而行」,絕不姑息,但還是「不禁止他們」(撒上三13),所以他的兩個兒子最後還是「耶和華想要殺他們」(參撒上二25)。

撒母耳學會了第一個順服的功課,神所要說的話,一句也不能「隱瞞」。神就讓他繼續學習第二個順服的功課:神不要說的話,一句也不能出口。撒母耳「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撒三19),是因為「耶和華與祂同在」(撒三19),管理祂的口、只說神所託付的話。只有一個順服的生命,才能被神自由地使用作話語的出口。只有「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的先知,才是真先知。 「從但到別是巴」(撒上三20),就是從以色列最北的城邑到最南的城邑,代表以色列全地。撒母耳是以色列人歷史上最後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位士師,他的影響力不是局限於某幾個支派,而是遍及全國。 「耶和華將自己的話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這話傳遍以色列地」(撒三21),開啟了救贖歷史的新時代。

我們傳好消息容易,傳壞消息實在太難了。但神要我們傳福音,不能只傳「神愛世人」(參約三16),卻不傳「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參約三18);不能只傳「信子的人有永生」(參約三36),卻不傳「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在他身上。故意只傳一半的福音,就是「別的福音」(參加一6)。單純的人是被神所愛和重用的,我們的心單向著神就足夠了。跟隨甚麼領袖都沒有關係,只要心向著神,神自然用環境來肯定我們的服事,建立我們的位分。

 

《撒母耳記.上》一至三章是本書卷第一個大段落,講撒母耳的興起。神一直揀選利未支派作祭司利未人,而按照血緣,以利家是神所揀選的,他們是祭司家族,在萬民之上,然而在這章聖經中,神改變了祂的揀選。這章經文說神的揀選可以改變,那我們是以利還是撒母耳呢?若是撒母耳,我們要更尋求神,繼續為神點燈;若是以利,就要打開雙眼,從睡覺的地方起來。求神打開我們的眼睛,可以起來為神點燈,神的默示就可出來,這個世界就有光。求主幫助我們,起來點燈,讓神的默示出來,並繼續在神同在當中成長,服事神。阿們!我們明天繼續,以馬內利


天天以神的話為靈命的糧食

日日以神的道為行為的準章

感謝肢體家人的支持

收藏(0)
請登入加入書籤 關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