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主幫助我們向撒母耳一樣,能夠聽見聖靈的聲音,並且忠心順服地跟隨神,一生行在神對我們的呼召當中。
撒母耳記.上-不要偏離耶和華 (補12)
出處:佳音LOVE聯播網 主講人:康老師
先前讀了以色列求立王,掃羅在吉甲再次被立為王,以色列人的要求得蒙垂聽,但接著以色列社會起了甚麼變化呢?這就是本章重要性的所在。從前神透過士師管治百姓,今天,沒有士師只有王,以色列人在信仰上該如何處理?他們日後以神為中心?或是以王為中心?因視頻屬主題分享,考慮不同讀者需要,採逐章分享,按音頻內容《撒母耳記.上》十二章1-25節,我們一起來聽聽康老師的分享
音頻《撒母耳記.上》十二章
以下文字非音訊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上一章我們讀到掃羅王率領三十萬以色列人打敗了亞捫人,在百姓中確立了自己君王的威望,這時候的他,可以說是萬眾歸心。前有先知撒母耳的膏抹,後有耶和華的靈時常同在,現在又有一場偉大的勝利加持,掃羅王看似佔盡了天時地利與人和,應該是帶領以色列走向國富民強的最佳人選吧?依音頻進度,我們先來看《撒母耳記.上》十二章1-25節的經文:
撒母耳記.上 十二章
1.撒母耳對以色列眾人說:你們向我所求的,我已經應允了,為你們立了一個王;
2.現在有這王在你們前面行。我已年老發白,我的兒子都在你們這裡。我從幼年到今日都在你們前面行。
3.我在這裡,你們要在耶和華和祂的受膏者面前為我作見證。我奪過誰的牛,搶過誰的驢,欺負過誰,虐待過誰,從誰手裡受過賄賂因而眼瞎呢?若有,我必償還。
4.眾人說:你未曾欺負我們,虐待我們,也未曾從誰手裡受過什麼。
5.撒母耳對他們說:你們在我手中沒有找著什麼,有耶和華和祂的受膏者今日為證。他們說:願他為證。
6.撒母耳對百姓說:從前立摩西、亞倫,又領你們列祖出埃及地的是耶和華。
7.現在你們要站住,等我在耶和華面前對你們講論耶和華向你們和你們列祖所行一切公義的事。
8.從前雅各到了埃及,後來你們列祖呼求耶和華,耶和華就差遣摩西、亞倫領你們列祖出埃及,使他們在這地方居住。
9.他們卻忘記耶和華-他們的神,他就把他們付與夏瑣將軍西西拉的手裡,和非利士人並摩押王的手裡。於是這些人常來攻擊他們。
10.他們就呼求耶和華說:我們離棄耶和華,事奉巴力和亞斯她錄,是有罪了。現在求你救我們脫離仇敵的手,我們必事奉你。
11.耶和華就差遣耶路巴力、比但、耶弗他、撒母耳救你們脫離四圍仇敵的手,你們才安然居住。
12.你們見亞捫人的王拿轄來攻擊你們,就對我說:我們定要一個王來治理我們。其實耶和華─你們的神是你們的王。
13.現在,你們所求所選的王在這裡。看哪,耶和華已經為你們立王了。
14.你們若敬畏耶和華,事奉他,聽從他的話,不違背他的命令,你們和治理你們的王也都順從耶和華─你們的神就好了。
15.倘若不聽從耶和華的話,違背他的命令,耶和華的手必攻擊你們,像從前攻擊你們列祖一樣。
16.現在你們要站住,看耶和華在你們眼前要行一件大事。
17.這不是割麥子的時候嗎?我求告耶和華,他必打雷降雨,使你們又知道又看出,你們求立王的事是在耶和華面前犯大罪了。
18.於是撒母耳求告耶和華,耶和華就在這日打雷降雨,眾民便甚懼怕耶和華和撒母耳。
19.眾民對撒母耳說:求你為僕人禱告耶和華-你的神,免得我們死亡,因為我們求立王的事正是罪上加罪了。
20.撒母耳對百姓說:不要懼怕!你們雖然行了這惡,卻不要偏離耶和華,只要盡心事奉他。
21.若偏離耶和華去順從那不能救人的虛神是無益的。
22.耶和華既喜悅選你們作他的子民,就必因他的大名不撇棄你們。
23.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以致得罪耶和華。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們。
24.只要你們敬畏耶和華,誠實實地盡心事奉他,想念他向你們所行的事何等大。
25.你們若仍作惡,你們和你們的王必一同滅亡。
撒母耳在吉甲給掃羅舉行登基大典,自己不再擔任士師,但繼續執行祭司、先知的職分。在卸任之前,他要求百姓證明自己的清廉和公正,這是士師在神面前的本分,也是新王在神面前的本分。我們略做以下分述:
一.撒母耳臨別贈言(撒上十二1-5)
撒母耳知道掃羅王起來,他的工作將要過去,作為一個士師,他要向百姓交待:「我在這裡,你們要在耶和華和他的受膏者面前給我作見證:我奪過誰的牛?搶過誰的驢?欺負過誰?若要撒過十二眼呢?從誰手裡受過誰賄賂,因而瞎眼償還他呢?他是清潔潔的,沒有收賄,也沒有欺負百姓,在第五節,撒母耳更「對他們說:『你們在我手裡沒有找著甚麼,有耶和華和他的受膏者今日為證。』他們說:『願他為證』」(撒上十二5)。撒母耳正為王鋪路,作士師的撒母耳並沒有欺壓過百姓甚麼。在舊約的世代,撒母耳作士師是清清潔潔的;王的時代卻不同,王會壓制、轄制、訥詐百姓,搶奪他們所擁有的。撒母耳想讓國民知道,他把一份優秀的領袖遺產傳給了新國王掃羅。撒母耳希望以色列人能夠體認到,他沒有傳給掃羅一個爛攤子讓他收拾。如果掃羅被證明是一個糟糕的領袖,沒有人會說這是因為撒母耳給他樹立了一個壞榜樣。
二.神不斷的憐憫(撒上十二6-11)
「耶和華向你們和你們列祖所行一切公義的事」(撒上十二11),撒母耳追想神的作為,從出埃及的時候起,直至他那個時代。在這回憶中,撒母耳關注的重點不是以色列的歷史,而是耶和華所行「公義的事」的歷史。神對列祖行一切公義的事,神領百姓到迦南美地,然而他們卻離棄神,神把他們交給敵人,百姓受苦又哀求神;神就差士師救他們。然而,百姓又離棄神,但「耶和華就差遣耶路巴力、比但、耶弗他、撒母耳,救你們脫離四圍仇敵的手,你們才安然居住。」(撒上十二11),神對以色列的心意是美好的,祂對以色列有不斷的憐憫,只是百姓常常忘記神的恩恩而已。 「耶路巴力」是基甸的別名(參士六32)。在《士師記》中沒有提到比但,比但可能是「巴拉」這個名字的拼寫或別名,也許他是以色列歷史上有名的拯救者,或沒有被載入《士師記》中。
三.離棄舊制度(撒上十二12-18)
雖然現在以色列人已經立了王,但這位王不能代替神,更不能越過神,因為「其實耶和華-你們的神是你們的王」(撒上十二12)。 「現在你們所求所選的王在這裡,看哪,耶和華已經為你們立王了,你們若敬畏耶和華,事奉他,聽從他的話,不違背他的命令,你們和治理你們的王也都順從耶和華你們的神了;倘若不聽從以色列人的話,違背他的命令,耶和華的手必離你們開來士師是神給百姓的祝福,然而,百姓卻棄絕不要,反要一個王。 「你們若敬畏耶和華,事奉他,聽從他的話」(撒上十二14),撒母耳將一個重要選擇擺在以色列面前。他們在強求立王的事上悖逆了神,但神仍然給了他們一個王。即使如此,假如他們敬畏耶和華,事奉他,神仍會祝福他們。 「像從前攻擊你們列祖一樣。」(撒上十二15),撒母耳對百姓說,如果他們不聽從王的命令,王必攻擊他們,說明他們選立王的決定是錯的。
「看耶和華在你們眼前要行一件大事」(撒上十二16),撒母耳會禱告,並請求神顯明一件奇事來證實祂的話。這是對民眾邪惡之心的一種讓步,因為撒母耳知道唯有神施行的奇事才能打動他們。 「割麥子的時候」(撒上十二17),大約是四月中旬到六月中旬,已經進入旱季,「打雷雨」(撒上十二17)是很不尋常的事情,因為這是割麥子的時候,所以神蹟彰顯的不僅是神的大能,還有祂的審判。 「眾民便甚懼怕耶和華和撒母耳」(撒上十二18),結果是好的,但它讓百姓心中的軟弱和肉體的情慾暴露出來。在此之前,難道他們不知道神的大能有這般大嗎?也許他們的認知只是傳說層面上的。
四.如何往前行(撒上十二19-25)
眾民被撒母耳感動,他們認罪:「求立王的事,正是罪上加罪了」(撒上十二19) 撒母耳教導他們如何往前行,他說了三件事:
1.當人認罪,神有憐憫
「耶和華既喜悅選你們作祂的子民,就必因祂的大名不撇棄你們」(撒十二22),「喜悅」原文意思是愚笨、甘願。即是說,耶和華忽然笨了,明知百姓有問題,不斷的犯罪,即使神看見百姓不好,祂仍甘願選召百姓作選民,神總不撇棄百姓。在我們中間,你若有軟弱,離棄士師,你禱告尋求神,認罪悔改,神總不撇棄人。
2.盡己責任,向神交帳
「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以致得罪耶和華。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們」(撒上十二23)。此處提及先知的兩個職分:一是「為百姓禱告」、二是「教導百姓正道」。撒母耳尚有的職責是先知及祭司,縱然百姓離棄他,但他不失祭司的位置,撒母耳不停止的為百姓禱告,並以善道教導百姓。百姓不要士師,但撒母耳是神選立的,他堅決站在自己的位置。撒母耳希望以色列人能夠明白,即使他退後一步讓掃羅成為以色列的領袖,他也不會拋棄以色列。他將繼續帶領百姓,服事他們;不過,他會更多地透過禱告和教導以屬靈的方式來做。同樣,撒母耳也不是向人交帳,乃是單單向神交帳。
3.常存感恩,甘心擺上
以色列人該如何? 「只要你們敬畏耶和華,誠實實地盡心事奉他,想念他向你們所行的事何等大。」(撒上十二24),「誠實」原文意思是支持。我們對神的事奉不可搖擺動搖。 「你們若仍作惡」(撒上十二25),即使有王帶領、有群眾壯膽,結局也只是「一同滅亡」(撒上十二25)。再沒有哪個民族受到比此更全面的警告,再沒有哪個民族像他們這樣沒有因警告而獲得絲毫益處。神不要百姓敬拜假神,要完全的盡心事奉神。
這時候我們也要自省一下,我們是盼望教會的領袖是那種一呼百應的影響力或外顯的大人物呢?還是那種在神面前忠心服侍,忠言逆耳地勸導我們跟隨神的平凡人物呢?不是說沒有兼具影響力和對神忠心的領袖,但是確實是經歷過一些這樣的事, 就是當有影響力的的人選擇不順服神的時候,往往會給教會帶來同樣大的破壞力。願神賜給我們屬靈的眼光,不以世界的規則去推舉我們屬靈的領袖,而是時時刻刻記住耶和華才是我們真正的領袖。求主幫助我們向撒母耳一樣,能夠聽見聖靈的聲音,並且忠心順服地跟隨神,一生行在神對我們的呼召當中。阿們!我們明天繼續,以馬內利
天天以神的話為靈命的糧食
日日以神的道為行為的準章
感謝肢體家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