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王朝的雛形己經建立,有受膏者,有祭司,有跟隨的四百人勇士。
撒母耳記.上–大衛人氣漸旺 (補22)
出處:佳音LOVE聯播網 主講人:康老師
大衛的逃亡生涯從《撒母耳記.上》十九章開始,他先是逃到膏他作王的撒母耳那裡,後來求助於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掃羅決意要殺大衛幾乎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甚至掄槍要刺他的親生兒子。大衛逃到挪伯的祭司亞希米勒那裡,得到食物和刀,但是他隱瞞來訪的真正原因,可能是不想連累亞希米勒,但日後被證明是事與願違。上一章,大衛居然逃到非利士的迦特王那裡,以為在敵人的地盤可以避免一死,結果是不得不在迦特王面前裝瘋賣傻才得以逃生。考慮不同讀者需要,採逐章分享,接續我們以音頻分享第廿二章,按音頻內容《撒母耳記.上》廿二章1-23節,我們一起來聽聽康老師的分享
音頻《撒母耳記.上》廿二章
以下文字非音訊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掃羅王嫉妒大衛,疑忌大衛,以至失去理性,到了瘋狂的邊緣。他從前的平靜失去了,今日手裡抓著槍,叫護衛人員站在旁邊;他把對付大衛,當作了首要的生活目標。你是否也在吃這樣的苦果?是否毫無安全感?是否正在跟自己的黑影搏鬥?這在掙扎之中?大衛很可能在亞杜蘭洞寫了《詩篇》五十七篇。藉著「獅子」和「烈火」(參詩五七4),他已經經歷了神的「慈愛」和「誠實」(參詩五七10),知道諸天和全地都在祂的權柄之下(參詩五七5、11),因此能夠脫離個人的難處,專心尋求神的榮耀。依音頻進度,我們先來看《撒母耳記.上》廿二章1-23的經文:
撒母耳記.上 廿二章
1.大衛就離開那裡,逃到亞杜蘭洞。他的弟兄和他父親的全家聽見了,就都下到他那裡。
2.凡受窘迫的、欠債的、心裡苦惱的都聚集到大衛那裡;大衛就作他們的頭目,跟隨他的約有四百人。
3.大衛從那裡往摩押的米斯巴去,對摩押王說:求你容我父母搬來,住在你們這裡,等我知道神要為我怎樣行。
4.大衛領他父母到摩押王面前。大衛住在山寨多少日子,他父母也住摩押王那裡幾天。
5.先知迦得對大衛說:你不要住在山寨,要往猶大地去。大衛就離開那裡,進入哈列的樹林。
6.掃羅在基比亞的拉瑪,坐在垂絲柳樹下,手裡拿著槍,眾臣僕立在左右。掃羅聽見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在何處,
7.就對左右侍立的臣僕說:便雅憫人哪,你們要聽我的話!耶西的兒子能將田地和葡萄園賜給你們各人嗎?能立你們各人作千夫長百夫長嗎?
8.你們竟都結黨害我!我的兒子與耶西的兒子結盟的時候,無人告訴我;我的兒子挑唆我的臣子謀害我,就如今日的光景,也無人告訴我,為我憂慮。
9.那時以東人多益站在掃羅的臣僕中,對他說:我曾看見耶西的兒子到了挪伯,亞希突的兒子亞希米勒那裡。
10.亞希米勒為他求問耶和華,又給他食物,並給他殺非利士人歌利亞的刀。
11.王就打發人將祭司亞希突的兒子亞希米勒和他父親的全家,就是住挪伯的祭司都召了來;他們就來見王。
12.掃羅說:亞希突的兒子,要聽我的話!他回答說:主啊,我在這裡。
13.掃羅對他說:你為什麼與耶西的兒子結黨害我,將食物和刀給他,又為他求問神,使他起來謀害我,就如今日的光景?
14.亞希米勒回答王說:王的臣僕中有誰比大衛忠心呢?他是王的女婿,又是王的參謀,並且在王家中是尊貴的。
15.我豈是從今日為他求問神呢?斷不是這樣!王不要將罪歸給我和我父的全家;因為這事,無論大小,僕人都不知道。
16.王說:亞希米勒啊,你和你父的全家都是該死的!
17.王就吩咐左右的侍衛說:你們去殺耶和華的祭司;因為他們幫助大衛,又知道大衛逃跑,竟沒有告訴我。掃羅的臣子卻不肯伸手殺耶和華的祭司。
18.王吩咐多益說:你去殺祭司吧!以東人多益就去殺祭司,那日殺了穿細麻布以弗得的八十五人;
19.又用刀將祭司城挪伯中的男女、孩童、吃奶的,和牛、羊、驢盡都殺滅。
20.亞希突的兒子亞希米勒有一個兒子,名叫亞比亞他,逃到大衛那裡。
21.亞比亞他將掃羅殺耶和華祭司的事告訴大衛。
22.大衛對亞比亞他說:那日我見以東人多益在那裡,就知道他必告訴掃羅。你父的全家喪命,都是因我的緣故。
23.你可以住在我這裡,不要害怕。因為尋索你命的就是尋索我的命;你在我這裡可得保全。
本章繼續記載神是如何帶領信心仍然搖擺的大衛躲避掃羅的追殺,並且為他預備人力資源,以及鬼迷心竅喪心病狂的掃羅是如何殘忍地下令殺盡滅絕祭司城中的所有祭司和他們的家人、牲畜。我們略做以下分述:
一.大衛繼續輾轉逃亡(撒上廿二1-5)
大衛逃亡非利士人的領地迦特,「逃到亞杜蘭洞」(撒上廿二1),「亞杜蘭洞」是在猶大境內,位於迦特和伯利恆之間。 「他的弟兄和他父親的全家」(撒廿二1),他的家人都前來陪伴。 「凡受窘迫的、欠債的、心裡苦惱的都聚集到大衛那裡」(撒上廿二2),約有四百人也都來投奔大衛,大衛沒有嫌棄他們,反而接納他們,作他們的領袖。
「大衛從那裡往摩押的米斯巴去」(撒上廿二3),從經文字面上來看,也許是他不忍心讓父母和自己一樣長久過流浪的生活,想到自己的曾祖母路得是摩押女子,便前往摩押地將他的父母安置在那裡。然而神不允許大衛長久停留在摩押,所以差遣先知迦得催促大衛「往猶大地去」(撒上廿二5),不必在以色列以外尋求庇護。神的受膏者應該回到猶大,投靠在神「翅膀的蔭下」(參詩五七1)。此時大衛漸漸安身立命,有跟隨者,有根據地,有先知,也安排了父親與家族成員的安全。
二.掃羅下令殘殺祭司(撒廿二6-19)
掃羅的言行,我們看到了一個徹底敗壞的掃羅,幾乎不敢相信他是神的受膏者。
1.掃羅已成昏君(撒上廿二6-8)
從這段的記載我們可以總結以下幾點:
第一,掃羅是個沒有安全感的人。他所使用的臣僕都是跟他同屬便雅憫之派的人(撒上廿二7)。
第二,掃羅是一位靠斂地、封官來統治的昏君(撒上廿二7)。
第三,掃羅對部下毫無根據的不信任,指控他們隱瞞事實謀害他。 「我的臣子」(撒廿二8),原文是單數,特指大衛。此時的掃羅己經失去理性,連自己兒子都質疑,認為人人都與他為敵。
2.命多益殺滅所有的祭司(撒上廿二9-19)
以東人多益為了盡力討好掃羅王,便告訴他祭司亞希米勒曾幫助大衛,給他食物,並為他求問耶和華。祭司亞希米勒和他的家立刻被召來見掃羅王,並被指控他犯了與大衛結黨謀害他的死罪。掃羅根本不聽亞希米勒的答辯,證實他的無辜。之後他瘋狂之極地下令殺死耶知華的祭司,「掃羅的臣子卻不肯伸手殺耶和華的祭司」(撒廿二17),被他的侍衛拒絕。掃羅竟然要殺滅所有的祭司,這已經不是一時的糊塗,而是與神為敵了。
「以東人多益」(撒廿二18),這個假冒事奉耶和華的外邦人原形畢露,他立刻聽命掃羅王,共殺了祭司八十五人。更殘忍的是,他又攻擊挪伯亞希米勒所在的祭司城,殺死當地居民和牲畜。我們知道只有對拜偶像以及悖逆神之城才可以這樣行(參申十三12-17)。掃羅和多益公然悖逆神,殘殺祭司和所有的一切。從前掃羅違背神的命令,找出種種藉口留下亞瑪力人(參撒上十五9),如今卻毫不猶豫地將祭司的城「盡都殺滅」(撒上廿二19)。 人要跟從神很難,跟隨肉體、世界和罪實在是太容易了。
祭司的死向我們顯明了一個事實,事奉神並不保證健康長壽,神沒有應許保護義人、善人,在這個世界不受惡人攻擊,但神確實應許到末後必然將一切的邪惡清除,有公義的審判。在試煉中忠心持守到底的人,將來必得極大的賞賜。 「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參啟廿一4)。神的終極審判,永生與永死,讓世界有了終極的公平!
三.大衛保護亞比亞他(撒廿二20-23)
神是災難中仍掌權的神,依然可使受難者「可得保全」(撒上廿二23)。亞希米勒的兒子亞比亞他劫後生還,逃到大衛那裡(撒上廿二20)。 「亞比亞他將掃羅殺耶和華祭司的事告訴大衛」(撒廿二21),亞比亞他告訴大衛所發生的滅城悲劇。後來,他一直留在大衛身邊,任大祭司直到所羅門王按理免去他的職分(參王上二27)。在這場悲劇面前,屬聖靈的大衛並沒有和屬肉體的掃羅一樣推諉責任、或者文過飾非,而是立刻反省自己,把整個事情的責任承擔過來(撒上廿二22)。至此,大衛王朝的雛形己經建立,有受膏者,有祭司,有跟隨的勇士。
大衛承認是自己的詭詐連累了別人,祭司遭到屠殺,固然是因為多益的諫言(撒上廿二9-10),但也是因為大衛的謊言(參撒上廿一1-2)。因此,大衛寫下《詩篇》五十二篇,既是在譴責多益的「舌頭」,也是在責備自己的「舌頭」。 「你的舌頭邪惡詭詐,好像剃頭刀」(參詩五二2)、「詭詐的舌頭啊,你愛說一切毀滅的話」(參詩五二4)。願我們從中學會遇到困難時多多地求問神,好讓我們的信心不斷地被提升,生命被擴張,奔跑有定向。阿們!我們明天繼續,以馬內利
天天以神的話為靈命的糧食
日日以神的道為行為的準章
感謝肢體家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