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看到了大衛還需要更多的磨難,才能生命更加成熟,所以沒有阻止他逃亡的腳步。


撒母耳記上 惡化的情勢

出處:好消息TV 主講人:康老師

大衛幾經掃羅追殺後,已成了驚弓之鳥,想躲開掃羅的喜怒無常遠些也屬正常。今天影片內容是大衛逃到非利士地,成為亞吉的護衛長。這是大衛第二次逃入非利士人境內躲避掃羅,第一次記載於(撒上廿一10-15)。以前殺敗非利士人的英雄大衛,現在竟要求迦特王亞吉的恩準來保護他。大衛在這個王面前曾經裝瘋,亞吉必定知道大衛與掃羅的分裂,因而他樂意庇護以色列的叛國者,也可能指望大衛與跟隨他的六百人能在軍事上支持他。按影片內容《撒母耳記.上》廿六章21節至卅一章13節,我們一起來聽聽康老師的分享

視頻

附上音頻補充

 

以下文字非視頻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從經文可以看出,聖經沒有對這件事情的好壞下什麼評論,我們也應該避免很快的套上“沒有信心”或“靈巧像蛇”一類的評論。事實上大衛也是不得已的,因為六百戰士或許還沒有問題,但是加上家眷的拖累,要逃離掃羅的追殺是有很大的風險。但是大衛一投奔亞吉,立刻就面對可能與自己的同胞正面為敵的危險。 「文字版」我們將以每日一章來分享,按逐章研讀進度,我們先來看《撒母耳記.上》廿七章1-12節的經文:

 

撒母耳記. 廿七章

1.大衛心裡說:必有一日我死在掃羅手裡,不如逃奔非利士地去。掃羅見我不在以色列的境內,就必絕望,不再尋索我;這樣我可以脫離他的手。

2.於是大衛起身,和跟隨他的六百人投奔迦特王─瑪俄的兒子亞吉去了。

3.大衛和他的兩個妻,就是耶斯列人亞希暖和作過拿八妻的迦密人亞比該,並跟隨他的人,連各人的眷屬,都住在迦特的亞吉那裡。

4.有人告訴掃羅說:大衛逃到迦特。掃羅就不再尋索他了。

5.大衛對亞吉說: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在京外的城邑中賜我一個地方居住。僕人何必與王同住京都呢?

6.當日亞吉將洗革拉賜給他,因此洗革拉屬猶大王,直到今日。

7.大衛在非利士地住了一年四個月。

8.大衛和跟隨他的人上去,侵奪基述人、基色人、亞瑪力人之地。這幾族人歷來住在那地,從書珥到埃及。

9.大衛擊殺那地的人,無論男女都沒有留下一個,又奪獲牛、羊、駱駝、驢,並衣服,回來見亞吉。

10.亞吉說:你們今日侵奪了什麼地方呢?大衛說:侵奪了猶大的南方、耶拉篾的南方、基尼的南方。

11.無論男女,大衛沒有留下一個帶到迦特來。他說:恐怕他們將我們的事告訴人,說大衛住在非利士地的時候常常這樣行。

12.亞吉信了大衛,心裡說:大衛使本族以色列人憎惡他,所以他必永遠作我的僕人了。

 

亞吉叫大衛與以色列人爭戰,我們知道他不會真的與掃羅的軍隊作戰,但是我們可以深信,大衛最終的效忠對像不是亞吉,也不是掃羅,乃是神。我們略做以下分述:

 

一.再次投奔迦特王亞吉(撒上廿七1-7)

1.大衛出於恐懼決定出逃(撒上廿七1-4)

這裡我們在大衛的心理活動中,沒有看到他尋求神的意思,他出逃的決定完全是出於自己的思量。神告訴大衛「要往猶大地去」(參撒廿二5),在他受膏的地方作見證,但現在大衛卻對自己說:「不如逃奔非利士地去」(撒廿七1)。大衛決定「逃奔非利士地去」,很可能是想讓自己的「兩個妻」和「跟隨他的人,連各人的眷屬」(撒上廿七3)不再顛沛流離失所。在神的眼中,大衛坐上王位還差得很遠。所以神沒有攔阻他,而是允許他按著自己的主意「投奔迦特王」(撒上廿七2),讓他的肉體有更多的機會顯露,才能更深地認識自己、接受更深的破碎。我們永遠沒有資格在神面前自誇,即便我們有信心,那隻不過是我們暫時的剛強,因為神為我們預備的哪款試煉我們不知道。大衛出逃迦特,至少「掃羅就不再尋索他了」(撒上廿七4)。

2.亞吉將洗革拉賜給大衛(撒廿七5-7)

大衛到了非利士地,環境是平安了,但裡面卻沒有平安,外面是安全了,但裡面卻沒有安全感。大衛對亞吉說「求你在京外的城邑中賜我一個地方居住」(撒上廿七5),大衛不願「與王同住京都」(撒上廿七5),其實是因為裡面沒有平安,因為他忘了依靠神。 「亞吉將洗革拉賜給他」(撒廿七6),「洗革拉」位於南地,在猶大支派境內(參書十五31),雖然現在落入非利士人手中,但仍然是神賜給猶大支派的產業。 「屬猶大王」(撒廿七6),原文的是複數,所以應該是南北國分裂以後,許多猶大王都擁有洗革拉。此節可能證明《撒母耳記.上》是南北國分裂以後寫成,或者這句話是分裂以後的文士加註進去的。因此,可以計算「大衛在非利士地住了一年四個月」(撒上廿七7)的時間。神允許大衛「一年四個月」活在這種沒有真平安的日子,使他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愚昧,不敢誇口自己生命的成熟。

 

二.大衛做亞吉的護衛長(撒上廿七8-12)

「基述人、基色人、亞瑪力人」(撒上廿七8),都是猶大支派的敵人。大衛奪取的戰利品可能是「基述人、基色人、亞瑪力人」從以色列人那裡搶來的,所以可以裝作是從猶大地奪來的帶去「見亞吉」(撒上廿七9)。 「猶大的南方」(撒廿七10)是猶大山區以南的區域。 「耶拉篾」(撒上廿七10)是猶大支派希斯崙的後裔。 「基尼」(撒廿七10)是摩西嶽父的後裔。大衛攻擊這些地方的時候,並不是與猶大支派作戰,而是與侵入猶大領土的仇敵作戰。但他的話模稜兩可,雖然沒有說謊,卻也沒說實話。 「恐怕他們將我們的事告訴人」(撒上廿七11),大衛又擊殺了所有的俘虜,使真相不被揭穿,這些都是他自己的小聰明。 「亞吉信了大衛」(撒廿七12),此處大衛是用了說謊的手段,並且殘忍的不留活口。大衛攻擊與非利士人還算友好的民族,卻回報攻擊與大衛友好的民族,以取得亞吉王的信賴。他成功了,但是聖經忠實地記錄下來,讓我們看見大衛人生黑暗的一面。神的受膏者在非利士地裝作亞吉王的「僕人」(撒上廿七12),來交換虛假的平安,但裡面卻從來沒有平安過。

 

神看到了大衛還需要更多的磨難,才能生命更加成熟,所以沒有阻止他逃亡的腳步。這和當年亞伯拉罕的選擇相當相似,神明明賜給了迦南地,可是一旦飢荒來臨,環境變得危急,亞伯拉罕就自作主張下埃及。為了生存就做了更多信心軟弱的事,撒謊說妻子是自己妹子,可是神就是用這些失敗的經歷,讓亞伯拉罕最終成為信心之父,神對大衛的心意也是一樣的。求神幫助我們,從大衛失敗的教訓,一心一意尋求神的心意。不論順境逆境,求聖靈提醒我們不要照著自己的小聰明去生活,而是要事事尋求神的帶領。阿們!我們明天繼續,以馬內利


天天以神的話為靈命的糧食

日日以神的道為行為的準章

感謝肢體家人的支持

 

收藏(0)
請登入加入書籤 關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