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應許「至於使女的兒子,我也必使他的後裔成立一國,因為他是你所生的。」,神是很好的神,神祝福以實瑪利,神為亞伯拉罕解決問題。
創世記 (廿七) 使女的兒子
出處:好消息 主講人:康老師
相信大家都記得在《創世記》十七章,神應許亞伯拉罕他的妻子撒拉要為他生一個兒子,神要賜福給她,撒拉也要做多國之母,也有百姓的君王從她而出。大家還記得亞伯拉罕聽到了後的反應嗎?亞伯拉罕就俯伏在地喜笑,心裡說:「一百歲的人,還能得孩子嗎?(創十七17),撒拉以及九十歲了還能生養嗎?但神當時對他說:「你妻子撒拉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以撒,我要與他堅定所立的約,作他後裔永遠的約」。第21章就是印證了神的應許。繼續視頻經文進度是《創世記》廿一章1-21節,一起來聽聽康老師怎麼說:
視頻
附上音頻補充
以下文字非視頻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使女的兒子以實瑪利那時大約十七歲,後來成為一個大族。在神重申應許、兩位使者到訪和主親自顯現後,撒拉終於帶著驚喜歡呼生下了兒子。她曾經因懷疑、憂慮、懼怕而失去在神奇妙應許中的平安。要使愁煩變為平安喜樂,惟一的方法就是專注於神的應許上,相信祂必會成就祂的應許我們先來看《創世記》廿一章1-21節的經文:
創世記 廿一章1-21
1.耶和華按著先前的話眷顧撒拉,便照他所說的給撒拉成就。
2.當亞伯拉罕年老的時候,撒拉懷了孕;到神所說的日期,就給亞伯拉罕生了一個兒子。
3.亞伯拉罕給撒拉所生的兒子起名叫以撒。
4.以撒生下來第八日,亞伯拉罕照著神所吩咐的,給以撒行了割禮。
5.他兒子以撒生的時候,亞伯拉罕年一百歲。
6.撒拉說:神使我喜笑,凡聽見的必與我一同喜笑;
7.又說:誰能預先對亞伯拉罕說撒拉要乳養嬰孩呢﹖因為在他年老的時候,我為他生了一個兒子。
8.孩子漸長,就斷奶了。以撒斷奶的日子,亞伯拉罕設擺豐盛的筵席。
9.當時,撒拉看見埃及人夏甲給亞伯拉罕所生的兒子戲笑,
10.就對亞伯拉罕說:你把這使女和他兒子趕出去!因為這使女的兒子不可與我的兒子以撒一同承受產業。
11.亞伯拉罕因他兒子的緣故很憂愁。
12.神對亞伯拉罕說:你不必為這童子和你的使女憂愁。凡撒拉對你說的話,你都該聽從;因為從以撒生的,才要稱為你的後裔。
13.至於使女的兒子,我也必使他的後裔成立一國,因為他是你所生的。
14.亞伯拉罕清早起來,拿餅和一皮袋水,給了夏甲,搭在他的肩上,又把孩子交給他,打發他走。夏甲就走了,在別是巴的曠野走迷了路。
15.皮袋的水用盡了,夏甲就把孩子撇在小樹底下,
16.自己走開約有一箭之遠,相對而坐,說:我不忍見孩子死,就相對而坐,放聲大哭。
17.神聽見童子的聲音;神的使者從天上呼叫夏甲說:夏甲,你為何這樣呢﹖不要害怕,神已經聽見童子的聲音了。
18.起來!把童子抱在懷【原文作手】中,我必使他的後裔成為大國。
19.神使夏甲的眼睛明亮,他就看見一口水井,便去將皮袋盛滿了水,給童子喝。
20.神保佑童子,他就漸長,住在曠野,成了弓箭手。
21.他住在巴蘭的曠野;他母親從埃及地給他娶了一個妻子。
神不但看顧以撒,也看顧以實瑪利。神在哈蘭呼召亞伯拉罕,應許賜福給他,他的國要成為大國,然而,問題接二連三發生:因為撒拉當時未能生育,故亞伯拉罕心以為侄兒羅得便是承受產業的人,於是攜同羅得前赴迦南。後來,亞伯拉罕和羅得因地相爭,兩人分開了。羅得、亞伯拉罕的僕人都不是承受產業的人,惟有亞伯拉罕「本身所生的」(15:4),才成為他的後嗣。我們略作以下概述:
一. 神使我喜笑(創廿一1-7)
亞伯拉罕的兒子名叫以撒,以撒是喜笑的意思。真正承受產業的人是以撒。然而經過一關又一關的問題和軟弱,怎麼可以叫承受產業的人出現呢?神的應許如何成就呢?
「耶和華按著先前的話眷顧撒拉,便照他所說的給撒拉成就。」(創廿一1)「眷顧」原文意思是「探訪」— 「visit」 ,換句話說神親自臨在撒拉的地方。我們不要憑血氣,也不要照自己的方式去成就神的應許,要相信神早已安排和預備,承受應許得用信心等候神的時間,祂定必「按著先前的話眷顧」我們。
撒拉本不能生育,經歷數十年被嘲笑,然而,有神和祂的應許,一切不可能的事都變成有可能,撒拉懷孕,生下以撒,神是使她喜笑的神。以撒生下來第8日,亞伯拉罕就照神所吩咐的給以撒行了割禮。撒拉不再是不敢相信的「心裡暗笑」(創十八12),而是因著享用恩典,在眾人面前「喜笑」(創廿一6),見證神的恩典和信實。
二. 神保佑童子(創廿一8-21)
當時的孩子通常在兩歲或三歲時「斷了奶」(創廿一8)。 「趕出去」(創廿一10)表示取消以實瑪利的繼承權,因為「按著血氣生的」(加四23)以實瑪利不能與「按著聖靈生的」以撒一同承受神所應許的產業(加四30),只有「以信為本的人」,才是真正能承受神應許的「亞伯拉罕的子孫」(加三7)。以撒被夏甲生的以實瑪利戲笑,被撒拉聽到。聖經沒有記載以實瑪利戲笑他什麼,但撒拉因此被提醒,以實瑪利是以撒承受產業的攔阻。所以她叫亞伯拉罕將母子都趕出去,以實瑪利不可與以撒一同承受產業,因為神應許從撒拉生的才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保羅用這兩個孩子比喻為兩約:一約出於西乃,是摩西的約;另約出於錫安,是基督的約(加四:21-31)。
神叫亞伯拉罕聽妻子的話,不要憂愁。並且應許「至於使女的兒子,我也必使他的後裔成立一國,因為他是你所生的。」(創廿一13)神是很好的神,神為亞伯拉罕解決問題。以實瑪利字義是「神聽見」,神祝福以實瑪利,亞伯拉罕就將以實瑪利送走,好像把以實瑪利獻上一樣(創廿一12-13)。神祝福以實瑪利有三個面向:
(1) 神有應許(創廿一18);
(2) 神有供應(創廿一19);
(3) 神有保護(創廿一20);
以實瑪利後來成了弓箭手,他也成了一國,就是今天的阿拉伯民族。
神的應許不會落空,即使在人看來再不可能的事,神都可以成就。所以我們不要局限在我們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懂的事物上,要知道這位創造天地萬物的神的眼光遠遠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我們也看到了亞伯拉罕的順服。凡神所吩咐的,亞伯拉罕都照做,無論是以撒的名字,行割禮,送夏甲和以實瑪利走,他即便心裡作難,他還是選擇順從神的旨意,也相信神必看顧和負責到底。阿們!我們明天繼續,以馬內利
天天以神的話為靈命的糧食
日日以神的道為行為的準章
感謝肢體家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