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羅的一生也是先喜後悲。我們任何時候都要站在神那邊,相信神到最後仍然說話,相信神仍有恩典,這是整捲《撒母耳記上》的結論。


撒母耳記.掃羅王朝的結束 (31)

 出處:佳音LOVE聯播網 主講人:康老師

《撒母耳記.上》三十章講述大衛在南地打敗亞瑪力人,取得勝利。本章則講述,在北部,在基利波山,掃羅帶領的以色列軍隊被非利士人打敗、追殺,掃羅王和他的三個兒子,包括喬納單全部陣亡,以色列的第一個王朝,掃羅王朝正式結束。考慮不同讀者需要,採逐章分享,《撒母耳記.上》最後的分享,按音頻內容《撒母耳記.上》卅一章1-13節,我們一起來聽聽康老師的分享

音頻《撒母耳記.上》咫一章

 

以下文字非音訊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看到掃羅王朝過去,大衛王朝興起。第三十章和卅一章是一個對比,大衛專心依靠神,掃羅依靠偶像去交鬼。這也提醒我們,為何掃羅身為神的恩膏者,在神手中悲壯敗亡。在今天我們的處境中,不論歷史、社會走到哪個階段,直到今天,我們仍要倚靠神。依音頻進度,我們先來看《撒母耳記.上》卅一章1-13節的經文:

 

撒母耳記.上 咫一章

1.非利士人與以色列人爭戰。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在基利波有被殺僕倒的。

2.非利士人緊追掃羅和他兒子們,就殺了掃羅的兒子約拿單、亞比拿達、麥基舒亞。

3.勢派甚大,掃羅被弓箭手追上,射傷甚重,

4.就吩咐拿他兵器的人說:你拔出刀來,將我刺死,免得那些未受割禮的人來刺我,凌辱我。但拿兵器的人甚懼怕,不肯刺他;掃羅就自己伏在刀上死了。

5.拿兵器的人見掃羅已死,也伏在刀上死了。

6.這樣,掃羅和他三個兒子,與拿他兵器的人,以及跟隨他的人,都一同死亡。

7.住平原那邊並約但河西的以色列人,見以色列軍兵逃跑,掃羅和他兒子都死了,也就棄城逃跑。非利士人便來住在其中。

8.次日,非利士人來剝那被殺之人的衣服,看見掃羅和他三個兒子僕倒在基利波山,

9.就割下他的首級,剝了他的軍裝,打發人到(或譯:送到)非利士地的四境,報信與他們廟裡的偶像和眾民;

10.又將掃羅的軍裝放在亞斯她錄廟裡,將他的屍身釘在伯珊的城牆上。

11.基列雅比的居民聽見非利士人向掃羅所行的事,

12.他們中間所有的勇士就起身,走了一夜,將掃羅和他兒子的屍身從伯珊城牆上取下來,送到雅比那裡,用火燒了;

13.將他們骸骨葬在雅比的垂絲柳樹下,就禁食七日。

 

經文也給了我們更深的智慧,縱然人不悔改,整個掃羅王朝都敗亡,但神仍會說話,仍會記念,仍會給人恩典,因為神是好神,祂最後不容許非利士人羞辱掃羅。我們略做以下分述:

 

一.掃羅自殺,三個兒子戰死(撒上卅一1-7)

在迦南地北部基利波,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的戰爭。 「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撒上卅一1),在那裡掃羅及他的軍隊遭遇壓倒性的失敗,「就殺了掃羅的兒子約拿單、亞比拿達、麥基舒亞」(撒上卅一2),掃羅的三個兒子,包括約拿單在內,都一同陣亡。掃羅受重傷,「掃羅就自己伏在刀上死了」(撒上卅一4),他不願被非利士人俘獲而自殺身亡,也算是顯示了他的尊貴和勇氣。對於這件事,我們知道的內容不多,我們不知道哪一方先發動這場戰役,也不知他們採用什麼策略;掃羅的跟隨者在撤退時,盼望基利波山的山坡,能夠阻止敵人的進襲,但最後完全失望了。

「平原那邊」(撒上卅一7),指耶斯列平原北面的加利利山區。經過基列波之戰,肥沃的耶斯列平原完全落入非利士人之手,以色列的領土被分割為兩半,所以北方的百姓紛紛「棄城逃跑」(撒上卅一7),光景比立王之前更糟。當初執意要求立王的百姓(參撒上八19),現在終於看到了他們所選擇的結果。但在敘述者的眼中,對掃羅也沒有做出最後的譴責。正如大衛多次承認,掃羅也曾是上帝所揀選、以色列的王,這是重要的地位。掃羅曾多次想藉著非利士人的手殺害大衛(參撒上十八17、21),最後自己卻倒在非利士人面前,這正是神的審判。

 

二.侮辱掃羅的屍體(撒上卅一8-13)

「非利士人來剝那被殺之人的衣服」(撒上卅一8),以色列的屍體和軍裝都被非利士人凌辱、示眾。非利士人把掃羅的首級和軍裝放在「他們廟裡的偶像」(撒上卅一9)示眾,是要羞辱神的名。 「伯·珊」(撒上卅一10)位於耶斯列平原東部,此時由非利士人控制。這個城邑居高臨下地俯瞰耶斯列平原,是將掃羅示眾的理想地點。 「亞斯她錄」(撒上卅一10)是迦南人掌管使地土肥沃與濫交使人多生兒女的女神,非利士人是將戰勝掃羅的榮耀歸於異教的女神。

「基列‧雅比」(撒上卅一11)在約旦河東,掃羅曾經拯救過這裡的居民(參撒上十一1-11),現在他們冒險搶救掃羅和眾子的遺體。掃羅和他眾子的骸骨後來被移到家族墳墓中(參撒下廿一12-14)。 「送到雅比那裡,用火燒了」(撒上卅一12),火葬不是以色列人中常見的做法,這次的火葬可能是因為掃羅的屍身已經殘破,也是防止非利士人進一步踐辱屍體。 「垂絲柳樹」(撒上卅一13)就是檉柳樹(Tamarisk Tree),樹齡可達百年以上,適合在沙漠中生長。掃羅活著的時候「坐在垂絲柳樹下」(參撒廿二6)任意行使生殺大權,屠殺挪伯的祭司(參撒上廿二18-19),死後也被「葬在雅比的垂絲柳樹下」;「垂絲柳樹」這個記號,正是神對活在肉體中的人的對比。

很多人認為,掃羅在某種程度上、在人的層面上都不錯。我們讀聖經常常會預先設立場,站在大衛這邊。但是那個時代的人,有他們的感受。撒母耳死了,以色列人為他哀哭;掃羅死了,基列雅比人為他禁食七天。看得出掃羅所做的事,以色列人還是非常喜歡的,甚至以色列九個半支派,還繼續擁護掃羅的兒子作王(參撒下二8-10)。證明百姓支持他,但神卻不支持他。以色列的王死了,但還有基列·雅比人這樣的勇士。神百姓的失敗,並不是因為沒有立王,也不是缺乏勇士,更不是缺乏忠心的人,而是因為從百姓到王都不肯順服神,所以擋住了神的旨意(參撒上廿八6)。

 

掃羅的一生也是先喜後悲。他極具吸引力,俊美,謙卑,蒙神撿選為以色列第一位國王。他治國初期,處處展現過人的領導才華,表現英勇。但後來他不順服神,嫉妒成狂,最後神收回他的王位。他的生命每況愈下,因終日想殺大衛,求問靈媒,最後在本章中戰敗自殺。這裡還有一個反省,若神要用我們,對於我們的敵人及攻擊我們的人,我們要祝福他,要倚靠神,好像大衛對掃羅一樣,因為掃羅是神所用的人,大衛不能殺他。我們任何時候都要站在神那邊,相信神到最後仍然說話,相信神仍有恩典,這是整捲《撒母耳記上》的結論。大衛順服跟隨神,也服事掃羅,殺死巨人歌利亞而成為偉大的戰士。但要到《撒母耳記.下》才知道他的結局。歡迎聽從明天開始的《撒母耳記.下》。阿們!我們明天繼續,以馬內利


天天以神的話為靈命的糧食

日日以神的道為行為的準章

感謝肢體家人的支持

 

收藏(0)
請登入加入書籤 關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