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的做王招致來自外界的新挑戰。當神在大衛身上大力做工時,魔鬼也開始做工,想要攔阻大衛。
撒母耳記下– 作以色列的王(補05)
出處:佳音LOVE聯播網 主講人:康老師
神已經讓百姓清楚看見神的安排,就是「大衛家日見強盛,掃羅家日見衰弱」(參撒下三1)。當他們體認到前面只有一條出路的時候,才能甘心樂意接受神的受膏者為王。大衛一生曾經三次受膏:第一次撒母耳在伯利恆膏他作神百姓的王(參撒上十六13),第二次是猶大支派在希伯崙膏他「作猶大家的王」(參撒下二4),第三次是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的長老在希伯崙膏他「作以色列的王」(撒下五3)。考慮不同讀者需要,採逐章分享,今天來到第五章,講到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按音頻內容《撒母耳記.下》五章1-25節,我們一起來聽聽康老師的分享
音頻《撒母耳記.下》五章
以下文字非音訊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現在,神的時間到了,這既不是倚靠個別權貴或投機分子的擁立,也不是倚靠內戰,而是神感動「以色列的長老都來到希伯崙見大衛王」(撒下五3),在《歷代誌.上》十二章也記載著並且還有四千六百利未人、三千七百亞倫的後裔、三十三萬一千五百各支派的勇士,「要照耶和華的話,將掃羅的國位歸與大衛」(參歷上十二23)。依音頻進度,我們先來看《撒母耳記.下》五章1-25節的經文:
撒母耳記.下 五章
1.以色列眾支派來到希伯崙見大衛,說:我們原是你的骨肉。
2.從前掃羅作我們王的時候,率領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耶和華也曾應許你說:你必牧養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
3.於是以色列的長老都來到希伯崙見大衛王,大衛在希伯崙耶和華面前與他們立約,他們就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
4.大衛登基的時候年三十歲,在位四十年;
5.在希伯崙作猶大王七年六個月,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和猶大王三十三年。
6.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到了耶路撒冷,要攻打住那地方的耶布斯人。耶布斯人對大衛說:你若不趕出瞎子、瘸子,必不能進這地方;心裡想大衛絕不能進去。
7.然而大衛攻取錫安的保障,就是大衛的城。
8.當日,大衛說:誰攻打耶布斯人,當上水溝攻打我心裡所恨惡的瘸子、瞎子。從此有俗語說:在那裡有瞎子、瘸子,他不能進屋去。
9.大衛住在保障裡,給保障起名叫大衛城。大衛又從米羅以裡,周圍築牆。
10.大衛日見強盛,因為耶和華─萬軍之神與他同在。
11.推羅王希蘭將香柏木運到大衛那裡,又差遣使者和木匠、石匠給大衛建造宮殿。
12.大衛就知道耶和華堅立他作以色列王,也為自己的民以色列使他的國興旺。
13.大衛離開希伯崙之後,在耶路撒冷又立後妃,又生兒女。
14.在耶路撒冷所生的兒子是沙母亞、朔罷、拿單、所羅門、
15.益轄、以利書亞、尼斐、雅非亞、
16.以利沙瑪、以利雅達、以利法列。
17.非利士人聽見人膏大衛作以色列王,非利士眾人就上來尋索大衛;大衛聽見,就下到保障。
18.非利士人來了,布散在利乏音谷。
19.大衛求問耶和華說: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嗎?你將他們交在我手裡嗎?耶和華說:你可以上去,我必將非利士人交在你手裡。
20.大衛來到巴力毘拉心,在那裡擊殺非利士人,說:耶和華在我面前衝破敵人,如同水沖去一般。因此稱那地方為巴力毘拉心。
21.非利士人將偶像撇在那裡,大衛和跟隨他的人拿去了。
22.非利士人又上來,布散在利乏音谷。
23.大衛求問耶和華;耶和華說:不要一直地上去,要轉到他們後頭,從桑林對面攻打他們。
24.你聽見桑樹梢上有腳步的聲音,就要急速前去,因為那時耶和華已經在你前頭去攻打非利士人的軍隊。
25.大衛就遵著耶和華所吩咐的去行,攻打非利士人,從迦巴直到基色。
雖然神在多年前已「預定」要將以色列國賜給大衛(參撒上十六1),但是他一直等到三十七歲,才作全以色列的王,他曾亡命天涯,處處受逼迫,其間他必須耐心等候神應許的成全。如果你想事情立竿見影,就要想想大衛的忍耐。恆心忍耐的日子如何磨練大衛成才,日後承擔重任,同樣也能助你培育更美好的品格。我們略做以下分述:
一.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 (撒下五1-5)
「以色列眾支派」(撒下五1)早就知道神已經揀選大衛(撒下五2),也願意接受大衛作王(參撒下三17),但卻不得不附從押尼珥擁立掃羅家。 「我們原是你的骨肉」(撒下五1),以色列的長老接受大衛的領導,因為他本身就是以色列人,接納大衛,把他視為自己人。 「耶和華也應許你說:你必牧養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撒下五2),以色列的長老接受大衛的領導,因為顯而易見,神呼召大衛領導國家,作一國之君。長老們提出大衛作以色列王的三個理由是:「我們原是你的骨肉」(撒下五1)、「率領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撒下五2)、「耶和華也曾應許」(撒下五2)。大衛三次被膏立都有同一條件:他是被動的,不是憑著血氣登上王位。他非常敬畏神,因他尊敬神的受膏者,就是追殺他的掃羅。他並沒有為了作王而不擇手段,他是等候神的人,安穩在神裡面,等候神一步步帶領作以色列的君王,對神的呼召非常有信心。當我們有神呼召卻面對困難時,能否順服神的帶領呢?
二.大衛日見強盛 (撒下五6-16)
希伯崙屬於猶大支派,離北方十一支派比較遠,因此,大衛需要一個更理想的首都,才能促進神百姓的合一。耶路撒冷位於猶大和便雅憫兩個支派的邊界上,現在不屬於任何支派,超越了支派之間的競爭,是作十二個支派首都的最佳地點。
1.大衛攻取耶路撒冷 (撒下五6-10)
大衛攻取耶路撒冷是非常容易。耶布斯人本是驍勇善戰,耶路撒冷城亦是堅固城,沒想到卻不堪一擊。耶布斯人對大衛說「你若不趕出瞎子、瘸子,必不能進這地方。」(撒下五6),應該是耶布斯人自認耶路撒冷防衛穩固,即使倚靠「瞎子、瘸子」防守都可以擋住大衛軍。 「錫安」(撒下五7)原指耶路撒冷城南面的山丘,後來被用來代稱整個耶路撒冷城,聖殿所在的摩利亞山也被稱為錫安山。 「錫安的保障」(撒下五7)意思是“錫安的要塞”,被大衛攻取後,被改名為“大衛的城”(撒下五7)。大衛攻取錫安的保障,建立大衛城,再一次看見神的同在和大能。後來大衛說「誰攻打耶布斯人,當上水溝攻打我心裡所恨惡的瘸子、瞎子。」(撒下五8),大衛用來反諷耶布斯守軍只是瞎子、瘸子,擋不住大衛軍。 「水溝」指耶路撒冷的水源來自城東南汲淪谷的地下間歇泉基訓泉(參代下卅二30),「水溝」可能是從基訓泉引水入城的沃倫豎井(Warren's Shaft),約押首先從這條秘密水道攻進耶路撒冷(參代上十一6)。
當百姓來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大衛帶著以色列百姓的恩膏和身量,他就能戰勝耶布斯人。七年前大衛在希伯崙作猶大的王,他一直沒有攻取耶路撒冷,因為耶路撒冷是屬便雅憫地,是以色列掃羅王的領域,今天當大衛領受以色列王的恩膏,他起來就輕易攻下耶路撒冷。我們要留意神所給予的命定,當我們得著這樣的恩膏、位份,事情就這樣成就,我們就能得著不能得著的「保障」(撒下五9)。願我們常等候神的應許,等候聖靈的同在,我們就能凡事享通得勝有餘。當大衛毫無保留地順服神、倚靠神的時候,神的能力和權柄就在他身上顯明出來,讓他「日見強盛」(撒下五10)。這是神第一次印證堅立大衛作王,「因為耶和華-萬軍之神與他同在」(撒下五10)。
2.耶和華使他的國興旺 (撒下五11-16)
「推羅王希蘭將香柏木運到大衛那裡」(撒下五11),「推羅」非常仰賴以色列的農產品供應(參王上五11),以色列也控制內陸到「推羅」的商業大道。因此推羅王是最早承認大衛王的君王。 「推羅」是以色列北部地中海的腓尼基海港,出口香柏木,腓尼基人的建築技術很好。推羅王與大衛建交,幫助大衛建造宮殿,將來也幫助所羅門建造聖殿(參王上五7-8),這是神第二次印證堅立大衛作王(撒下五12)。
當「大衛日見強盛」的時候,危機也潛伏下來。大衛漸漸跟隨周遭列國的行事方法,再次違反了神的律法「也不可為自己多立妃嬪,恐怕他的心偏邪」(參申十七17)。大衛「在耶路撒冷又立後妃」(撒下五13),很可能是效法外邦人搞政治聯姻。後來所羅門也效法大衛,用聯姻來建立國際聯盟(參王上十一1-3),帶來了更大的屬靈危機。 「沙母亞、朔罷、拿單、所羅門」(撒下五13),都是拔示巴的孩子(參代上三5)。大衛在希伯崙生「六個兒子」(參撒下三2-5),在耶路撒冷生「共九人」(參上三5-8)。
三.大衛兩次擊敗非利士人 (撒下五17-25)
這一段經文當中沒有提及雙方的軍力或打仗的經過,只簡述了兩場戰事的始末,而當中有一個相似的模式,就是兩場戰事均可分為四個階段:
1) 非利士人主動攻擊以色列人;
2) 大衛求問耶和華;
3) 耶和華回應並且親自出戰;
4) 非利士人戰敗。
作者在敘述這兩次戰爭時,都刻意淡化了「人」(大衛/以色列人)在當中的角色或參與程度。即使是大衛,經文也只記載他「求問」和「遵照耶和華的吩咐」,很明顯作者是要藉此突顯一個主題「上帝才是替以色列民爭戰並打敗非利士人的那位」!
「非利士人聽見人膏大衛做以色列王,非利士眾人就上來尋索大衛。」(撒下五17),大衛的做王招致來自外界的新挑戰。當神在大衛身上大力做工時,魔鬼也開始做工,想要攔阻大衛。 「大衛求問耶和華說: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嗎?你將他們交在我手裡嗎?耶和華說:你可以上去,我必將非利士人交在你手裡。」(撒下五19),大衛尋求神,仰賴神的指引,他就因此蒙福。大衛信靠祂,神便賜給他榮耀,承諾讓他在徵戰中得勝。
非利士人可能想趁他尚未站穩腳根趕快先剷除,就全軍出動要攻打他。大衛早在掃羅王時代就多次與非利士人交手而且頗有功勳,但他毫不誇口自己多厲害,作戰經驗多豐富,還是到神面前謙卑地求問祂該怎麼辦?結果神回答他可以迎戰而且此戰必勝,他就以信心迎敵率領軍隊來個迎頭痛擊,結果非利士人兵敗如山倒,甚至丟盔棄甲連求平安的“偶像撇在那裡”(撒下五21)都丟了不管!
明明已經得勝,但大衛再次求問耶和華,「耶和華說:不要一直地上去,要轉到他們後頭」(撒下五23),在這場戰鬥中,神對大衛作出不同的指示。即使面對同樣的敵人,也要隨時改變戰術靈活應對。耶和華神動工的記號就是「桑樹梢上有腳步的聲音」(撒下五24)。 「因為那時耶和華已經在你前頭去攻打非利士人的軍隊。」(撒下五24),大衛和他的軍隊聽見耶和華神動工的信號,就急速發起衝鋒,向前進軍贏得勝利。這個原則也可以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引導我們如何與神同行。當我們覺察到神正在做工時,我們必須急速行動,我們將目睹偉大勝利的誕生。
大衛單單倚靠神,不但不倚靠自己的所有和所能,也不倚靠自己剛剛成功的經歷,而是每次都重新尋求神。很多時候越是屬靈的人,越容易倚靠從前的屬靈經驗,用屬靈的經驗替代了神,結果事奉就越來越乾枯、越來越失去能力。神是永不改變的神,但絕不是墨守成規的神,祂的恩典和帶領每早晨都是新的。我們每天都要重新被祂的話語更新,免得落入陳舊沒新鮮恩膏的服事裡。在今天的經文中讓我們看到大衛是個經常求問神的人, 我們也要來以大衛為榜樣,常常禱告尋求神的指引並聆聽聖靈的聲音,順從聖靈的帶領好更加合神心意。阿們!我們明天繼續,以馬內利
天天以神的話為靈命的糧食
日日以神的道為行為的準章
感謝肢體家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