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從兩次運送約櫃、兩個反面角色烏撒和米甲,告訴我們:神和神所吩咐的命令是輕慢不得的,看重體面過於看重真心敬拜神的人,不能得到神的祝福。
撒母耳記下– 大衛迎回約櫃(補06)
出處:佳音LOVE聯播網 主講人:康老師
神的約櫃是以色列人最神聖的財寶,它是神大能同在的象徵,平常放置在會幕中。約櫃曾被非利士人短期擄去,又再送回以後(參撒上七1-2),就一直擱在亞比拿達的家中達二十年之久。大衛看見神賜福給亞比拿達,因此決定將約櫃運回耶路撒冷,好使全族蒙福。考慮不同讀者需要,採逐章分享,今天講到要將神的約櫃抬到大衛的城裡,按音頻內容《撒母耳記.下》六章1-23節,我們一起來聽聽康老師的分享
音頻《撒母耳記.下》六章
以下文字非音訊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大衛早就可以用以弗得來求問神(參撒上廿三9),然而大衛愛慕神的同在,所以一旦國家穩定,首先想到的就是「為雅各的大能者尋得居所」(參詩一三二5),讓耶路撒冷成為地與天的連結,將自己和百姓交在至高神的管理之下。因此,他將神的約櫃運到耶路撒冷,不是為了更方便地求問神,而是為神尋找「安息之所」(參詩一三二8)。此時的大衛「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參詩一三一2),所愛慕的不是恩典,而是賜恩典的神;所追求的不是滿足自己,而是滿足神。依音頻進度,我們先來看《撒母耳記.下》六章1-23節的經文:
撒母耳記.下 六章
1.大衛又聚集以色列中所有挑選的人三萬。
2.大衛起身,率領跟隨他的眾人前往,要從巴拉猶大將神的約櫃運來;這約櫃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萬軍之耶和華留名的約櫃。
3.他們將神的約櫃從岡上亞比拿達的家裡抬出來,放在新車上;亞比拿達的兩個兒子烏撒和亞希約趕這新車。
4.他們將神的約櫃從岡上亞比拿達家裡抬出來的時候,亞希約在櫃前行走。
5.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在耶和華面前,用松木製造的各樣樂器和琴、瑟、鼓、鈸、鑼,作樂跳舞。
6.到了拿艮的禾場,因為牛失前蹄(或譯:驚跳),烏撒就伸手扶住神的約櫃。
7.神耶和華向烏撒發怒,因這錯誤擊殺他,他就死在神的約櫃旁。
8.大衛因耶和華擊殺(原文是闖殺)烏撒,心裡愁煩,就稱那地方為毘列斯烏撒,直到今日。
9.那日,大衛懼怕耶和華,說:耶和華的約櫃怎可運到我這裡來?
10.於是大衛不肯將耶和華的約櫃運進大衛的城,卻運到迦特人俄別以東的家中。
11.耶和華的約櫃在迦特人俄別以東家中三個月;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和他的全家。
12.有人告訴大衛王說:耶和華因為約櫃賜福給俄別以東的家和一切屬他的。大衛就去,歡歡喜喜地將神的約櫃從俄別以東家中抬到大衛的城裡。
13.抬耶和華約櫃的人走了六步,大衛就獻牛與肥羊為祭。
14.大衛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
15.這樣,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歡呼吹角,將耶和華的約櫃抬上來。
16.耶和華的約櫃進了大衛城的時候,掃羅的女兒米甲從窗戶裡觀看,見大衛王在耶和華面前踴躍跳舞,心裡就輕視他。
17.眾人將耶和華的約櫃請進去,安放在所預備的地方,就是在大衛所搭的帳幕裡。大衛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
18.大衛獻完了燔祭和平安祭,就奉萬軍之耶和華的名給民祝福,
19.並且分給以色列眾人,不論男女,每人一個餅,一塊肉,一個葡萄餅;眾人就各回各家去了。
20.大衛回家要給眷屬祝福;掃羅的女兒米甲出來迎接他,說:以色列王今日在臣僕的婢女眼前露體,如同一個輕賤人無恥露體一樣,有好大的榮耀啊!
21.大衛對米甲說:這是在耶和華面前;耶和華已揀選我,廢了你父和你父的全家,立我作耶和華民以色列的君,所以我必在耶和華面前跳舞。
22.我也必更加卑微,自己看為輕賤。你所說的那些婢女,他們倒要尊敬我。
23.掃羅的女兒米甲,直到死日,沒有生養兒女。
大衛是本章兩次搬運約櫃事件的主角。我們可以從大衛因無知而犯錯,到他終於按照神的律例,將約櫃迎回耶路撒冷,並且一路竭盡全力跳舞讚美神。再次看見大衛的真實生命,明白為什麼他被稱為合神心意的人。我們略做以下分述:
一.烏撒之死 (撒下六1-11)
從《撒母耳記.上》四至七章中,我們知道約櫃曾被非利士人擄去,幾經輾轉,最後停留在基列.耶琳的亞比拿達的家中。過了二十年之後,撒母耳帶領以色列人經歷了以便以謝的復興(參撒上七12)。從那時起到大衛登基作王,大約又過了五六十年的時間。所以約櫃在亞比拿達家有長達七、八十年。幾個世代過去了,以色列人的屬靈光景是怎麼樣的呢?
1.大衛第一次迎回約櫃 (撒下六1-5)
大衛所籌劃的運送約櫃的場面是相當壯觀的,有「挑選的人三萬」(撒下六1),來自以色列各地的人,在大衛的帶領下「作樂跳舞」(撒下六5)敬拜讚美神。 「巴拉.猶大」(撒下六2)是基列.耶琳的另一個名字,位於耶路撒冷西北方約25公里的山上。從巴拉.猶大到耶路撒冷需要先下山,然後走一段平地,再一路上坡到耶路撒冷。以色列人犯的第一個錯誤是用牛車運送約櫃(撒下六3),大衛和祭司們要負主要責任。他們不是無知,就是無視耶和華神早在摩西時代就立下的律例,見《民數記》「將要起營的時候,亞倫和他兒子把聖所和聖所的一切器具遮蓋完了,哥轄的子孫就要來擡,只是不可摸聖物,免得他們死亡。會幕裡這些物件是哥轄子孫所當擡的」(參民四15)。按著律法,約櫃必須由利未人哥轄的子孫用槓抬,「就是不可摸聖物,免得他們死亡」。 他們跟幾十年前非利士人一樣,用的是牛車。大衛或許不知道,但作為利未人的「烏撒和亞希約」(撒下六3),應該知道,但他們居然也忽略了神的律法,沒有提出正確的建議,成了失職的利未人。雖是「新車」(撒下六3),但違背了神的律例。以色列人從君王祭司到百姓的屬靈光景可見一斑。
2.因觸碰約櫃遭擊殺(撒下六6-11)
蹊蹺的是,一路下坡、上坡都沒有出問題,偏偏在平坦的「拿艮的禾場」(撒下六6)出了問題。 「禾場」就是「打穀場」,車子因拉車的「牛失前蹄」(撒下六6),趕在牛車旁的烏撒伸手去扶,當場「神耶和華向烏撒發怒,因這錯誤擊殺他」(撒下六7)。烏撒和亞希約都是利未祭司,應該熟悉不可觸碰約櫃之律例。大衛「就稱那地方為毗列斯‧烏撒,直到今日」(撒下六8),「毗列斯烏撒」字義是「烏撒的違背」。烏撒雖是出於好心,但神的聖潔和命令的至尊,誰都不可以輕忽,故遭擊殺。
「大衛懼怕耶和華」(撒下六9),他對上帝的「懼怕」,也應該是「對上帝的敬畏」,不是某些學者說的「貪生怕死」。 「耶和華的約櫃怎可運到我這裡來? 」(撒下六9),大衛很清楚,重要的是要把耶和華的約櫃帶入以色列,使其深入影響以色列人的日常生活。他希望全以色列都為神的同在和榮耀而歡呼喝采。因為烏撒的遭遇,大衛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完成神交給他的任務。以大衛目前的狀況,他只看到烏撒死了,知道上帝生氣,但他應該不確定上帝為何生氣? 搞不好還以為上帝不要進入耶路撒冷,因此大衛第一個反應就是先停止把約櫃運入耶路撒冷,這也是人之常情。 「卻運到迦特人俄別‧以東的家中」(撒下六10),大衛這樣行是要應驗神的話。俄別.以東是哥轄家族的利未人(參代上廿六4)。根據神的誡命,這是利未支派中負責扛抬和看守約櫃的家族(參民四15)。俄別·以東明明知道烏撒因扶約櫃而被擊殺(撒下六7),也看到大衛的「懼怕」(撒下六9),但他還是歡迎約櫃到他家。因著祂對神同在的愛慕,「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和祂的全家」(撒下六11)。凡遵守神的話,尊重祂的聖潔的,神就會使其蒙福。神希望約櫃可以賜福以色列,而不是帶給他們咒詛。可以說,神的心意並不是要咒詛,咒詛是因人的悖逆而臨到的。
二.由俄別以東家運回耶路撒冷 (撒下六12-19)
神不但「因為約櫃賜福給俄別‧以東的家」(撒下六12),還惠及「一切屬祂的」(撒下六12),藉著這麼大的恩典使大衛認識神的工作法則,向他顯明神不但「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參出卅四7),也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參出卅四6)。在《歷代誌上》裡,大衛向祭司解釋了他們第一次嘗試將約櫃帶到耶路撒冷時神為什麼會擊打他們,「因你們先前沒有抬這約櫃,按定例求問耶和華我們的神,所以他刑罰(註:原文作「闖殺」 )我們」(參代上十五13)。 「大衛就去,歡喜地將神的約櫃從俄別‧以東家中抬到大衛的城裡」(撒下六12),神的同在和榮耀能帶來祝福,而不是詛咒,這令大衛深感欣慰。他也高興地看到只要他們順服神,他們就能蒙福。
抬約櫃的走了六步,平安無事,證明「神賜恩與抬耶和華約櫃的利未人」(參代上十五26),所以大衛立刻獻祭感恩。 「走了六步」(撒下六13)就停下來,這種過度的獻祭方式反映了對贖罪、成聖以及親近神、與祂相交的渴望。大衛把他的王袍放在一邊,只穿了一件祭司的「細麻布的以弗得」(撒下六14),表明他作為祭司國度的君王,願意選擇成為一個事奉神的人。 「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撒下六14),是表達對神的感恩和讚美,當大衛敬畏上帝獻上足夠的尊重時,基本上整個移動約櫃的結局是皆大歡喜的。
當約櫃順利地進入耶路撒冷的時候,大衛和百姓都一同喜樂,但「掃羅的女兒米甲」(撒下六16),所關心的卻是大衛是否合乎作王的體統,毫無神同在的喜樂。 「眾人將耶和華的約櫃請進去,安放在所預備的地方」(撒下六17),自從約櫃在戰場上被擄走,歷經多年終於回到帳幕裡,被放置在至聖所裡。神的同在與榮耀的象徵終於在以色列歸位,得其所哉。 「大衛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撒下六17),燔祭指的是成聖,平安祭指的是團契相交。這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是成為聖潔、與神團契相交的重要時刻。 「並且分給以色列眾人,不論男女,每人一個餅,一塊肉,一個葡萄餅」(撒下六19),每個參與活動的人都獲得食物作為禮物。
三.米甲輕視大衛 (撒下六20-23)
米甲本來是大衛的元配,聖經不再把米甲叫做「大衛的妻米甲」(參撒上十九11),只稱她為「掃羅的女兒米甲」(撒下六20),可能因為米甲已經再嫁,大衛把她要回來(參撒下三14-16),雖然只是打了律法的神邊球(參申不悅邊球(參申廄114)。 「如同一個輕賤人無恥露體一樣」(撒下六20),「露體」原文是「自我揭露”,就是指責大衛的行為與平民無異,好像他只是以色列中一個普普通通的敬拜者一樣。大衛脫去王服,穿著以弗得跳舞,米甲認為這樣有失莊重,所以尖酸刻薄地挖苦大衛。大衛強調「這是在耶和華面前」(撒下六20),大衛沒有因米甲的挖苦就大發脾氣,毀了一天喜樂的果實。他只是道出實情“我這樣做是為了神,而不是為了你”,考慮到遊行的背景和整個環境,大衛都問心無愧。 「我也必更卑微,自己看為輕賤。」(撒下六22),在耶和華神面前,大衛越發自謙,自視卑微。大衛覺得不論米甲怎麼看他,只要自己認為自己在神面前卑微才是最重要的。 「掃羅的女兒米甲,直到死日,沒有生養兒女。」(撒下六23),米甲終生未育,這不一定是因為她受到了神的審判而導致的不育,可能是因為大衛再未與她有過夫妻生活。不過不管是怎樣的理由,書卷作者應該也無從得知,只知道米甲沒有生育大衛的後嗣。
本章從兩次運送約櫃、兩個反面角色烏撒和米甲,告訴我們值得警醒。神和神所吩咐的命令是輕慢不得的,看重體面過於看重真心敬拜神的人,不能得到神的祝福。大衛知錯就改,心存感恩神給他第二次機會,敬畏且一無反顧地竭力敬拜神,是我們生命和事奉的榜樣。大衛不是一個完人,但經過十多年一連串的考驗,神知道大衛是個合祂心意的人。求主幫助我們在這個彎曲悖逆的世代裡,不作糊凃人,而是要明白神的旨意如何,遵行神的命令。求聖靈光照我們,看到我們一切不討神喜悅的地方,並真心切實地悔改,好讓神給我們第二次機會。阿們!我們明天繼續,以馬內利
天天以神的話為靈命的糧食
日日以神的道為行為的準章
感謝肢體家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