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絕不能高舉恩賜,用恩賜來代替神的性情——愛,用追求恩賜來代替追求基督。
哥林多前書(卅四)
出處:好消息TV 主講人:陳老師
陳老師繼續講述《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8-13節有關「愛是永遠不會過去的」的分享。我們先前已分享愛會「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十三6-7),這些都是基督的所作。 「神就是愛」(約壹四8),但神也是「烈火」(來十二29;申四24);神愛罪人,但決不愛罪惡。接著我們一起來聽聽陳老師怎麼說
視頻
附上音頻補充
以下文字非視頻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而抵擋神、自以為神的人,不是覺得自己比神更有「愛」,就是覺得自己比神更「公義」;不是以「愛」的名義去包容罪惡,就是以「公義」的名義轄制別人。從肉體裡出來的「愛」和「公義」是互相不能兼容的,實際上是撒但的欺騙。我們繼續來看經文:
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 8-13
8.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9.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
10.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
11.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
12.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原文作:如同猜謎);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
13.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愛的實質就是脫離「自己」,讓基督的生命代替亞當的生命。因此,凡是出於「自己」的愛都帶著自私的成分,只會愛自己和自己所喜歡愛的;只有脫離了「自己」,才能愛神和神所愛的,愛自己所不喜歡愛的。當我們裡面的「自己」減少了,基督增加了,才能有真實的、不是出於「自己」的愛,因「自己」的愛有限。保羅指出,哥林多基督徒過分強調聖靈的恩賜。他表明他們應該強調愛,而不是恩賜,因為恩賜是神工作的臨時“容器”;而神的工作本就是愛。所以,在當前,聖靈的各種恩賜是適用的;但卻不是永久的,只是一個不完美時期裡不完全的恩賜。不管我們今天擁有多少恩賜、知識和能力,都是為了「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2)。因此,當教會建成完成,「如新婦妝飾整齊」(啟廿一2)的時候,這些恩賜也會像多餘的一樣被丟棄,「這有限的歸於無有了」(林前十三10)。無論我們今天擁有多少「先知講道之能」、「說方言之能」、還是「知識」(林前十三8),都是有限的,在永恆裡都像「孩子的事」(林前十三11),只不過是像要被丟棄的玩具。因此,我們絕不能高舉恩賜,用恩賜來代替神的性情——愛,用追求恩賜來代替追求基督。
哥林多城就以出產鏡子聞名,當時的鏡子是用金屬磨光製成。這種金屬鏡的效果比較差,影像模糊。 「鏡子」(林前十三12),它們所反映出來的影像是「模糊不清」的輪廓。保羅在此用大人丟棄小孩子的思想與心思和人們選擇清晰的面對面代替模糊的鏡中影像來說明當完全的臨到,我們就不須要再汲汲於現在這些不完全的東西了。我們對許多屬靈的事知道的也極其有限,因此我們的恩賜也是有限的,不值得高舉。
「有信,有望,有愛」(林前十三13)是我們基督徒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品格,「其中最大的是愛」(林前十三13),因為真正的愛才能凡事相信,凡事盼望。愛可以造就自己,造就別人,並且叫神得榮耀。使別人,自己,和神都得益處。愛是值得我們一生追求的。這個世界所認知的愛是脆弱的、短暫的、多變的、有限的,唯有聖經中講的愛是真正的愛,是完全的,是永不止息的。靠我們自己是很難理解聖經講的愛的,更不要說行出來了。我們唯有求神幫助,並願意順服聖靈的帶領,才有可能。求主將更大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幫助我們不斷追求愛,使我們能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讓愛在我們的生命中永不止息。阿們!我們明天繼續,以馬內利
阿們感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