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神工人的,我們不要叫人有妨礙,不要因為我們的職份成為別人的攔阻及絆倒。
哥林多後書–作神的僕人
出處:好消息TV 主講人:王老師
先前使徒保羅告訴我們,當主耶穌再來,世人必要面對大審判。人若與神分離,就立即面對律法;人若與神和好,就會面對耶穌基督。接受主耶穌的拯救,認罪、悔改,告別舊人、穿上新人,基督在自己心里為主、自己活在基督裡面。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神的義。王老師繼續講述《哥林多後書》第六章1-13節,有關「作神的僕人」的分享。我們一起來聽聽王老師怎麼說
視頻
附上音頻補充
以下文字非視頻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神的恩典總是在今時今日每一個美妙、蒙福的經歷中,進入我們的心靈和生命。昨日的恩典完全不足以擔負今天的擔子,如果我們不學會每天抓住天上的資源,好應對日常生活的大事小事;作為一個基督徒,很快我們就會變得陳腐、貧瘠,在事奉神方面,毫無成果。我們先來看經文:
哥林多後書第六章 1-13
1.我們與神同工的,也勸你們不可徒受他的恩典。
2.因為他說: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3.我們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礙,免得這職分被人毀謗;
4.反倒在各樣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就如在許多的忍耐、患難、窮乏、困苦、
5.鞭打、監禁、擾亂、勤勞、警醒、不食、
6.廉潔、知識、恆忍、恩慈、聖靈的感化、無偽的愛心、
7.真實的道理、神的大能;仁義的兵器在左在右;
8.榮耀、羞辱,惡名、美名;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
9.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卻是活著的;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的;
10.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
11.哥林多人哪,我們向你們,口是張開的,心是寬宏的。
12.你們狹窄,原不在乎我們,是在乎自己的心腸狹窄。
13.你們也要照樣用寬宏的心報答我。我這話正像對自己的孩子說的。
以上的經文中,保羅說明自己領受了勸人與神和好的職分之後,是怎樣的方式來執行這個工作,以至於進入一種看似是悲慘卻是榮耀的狀態。略從以下三點做分享:
1.神託付的責任(林後六1-2)
「我們與神同工的」(林後六1)的英文翻譯(NIV)是“God's fellow workers”,是與神有團契的關係,是有交通、有關係、有生命的相交,所以「不可徒受他的恩典」(林後六1);但我們不可單單接受祂的恩典,因為不是單向,是應該有團契在當中,有收也有授,是雙向的。 (林後六2) 引自七十士譯本【賽四九8】,「悅納」(林後六2)指得以與神和好(林後五18-20),「拯救」(林後六2)指得以脫離罪,在基督裡面成為神的義(林後五21)。在這有恩寵的時刻,是神聽我們的時刻,也是拯救的日子,是神幫助我們的日子,所以既然神聽我們,我們就要禱告,也讓神幫助我們,就要告訴神我們的困難。因此,保羅在此勸哥林多信徒不可徒然領受神的恩典(林後六1-2),並與使徒保羅和好(林後六11-13)。
2.保羅的生命,無愧的僕人(林後六3-10)
「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礙」(林後六3) ,指傳福音者的行為不可成為別人的絆腳石,攔阻他們接受神恩典的福音。作神工人的,我們不要叫人有妨礙,不要因為我們的職份成為別人的攔阻及絆倒。保羅受了很多苦,為要保守這職份免受毀謗,但他不是為自己的名譽,而是為作主工。
接著提醒神的僕人-「反倒在各樣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林後六4),說出了屬神的人的彰顯。保羅提出在環境中有七件苦難(林後六4-5):忍耐、患難、窮乏、困苦、鞭打、監禁、擾亂,都是神的工人會遇到及要學習的。然後有七件要持守的品德,也是屬神的人需要的態度(林後六5-6):勤勞、儆醒、不食、廉潔、知識、恆忍、恩慈。外在的環境能塑造這些品格,勤勞的壓力讓保羅成為殷勤的人,儆醒不能睡覺的壓力讓他成為儆醒禱告的人,沒有得食讓他成為禁食禱告的人,保羅沒有讓每一個特質成為他生命的埋怨,反而讓這一切成為他生命裡的優勢及品格。另外有五樣爭戰有關的屬靈兵器(林後六6-7):聖靈的感化(就是聖靈把聖潔的能力給我們)、無偽的愛心(真正的愛是有行動的)、真實的道理(就是真理的話、聖靈的寶劍)、神的大能(就是神的能力)、仁義的兵器在左在右(左邊是防守、右邊是攻擊)。外在的環境也是屬神的人的經歷,當我們願意持守屬神的屬性時,就可以處於聖靈的感化、無偽的愛心、真實的道理、神的大能當中、及帶著仁義的兵器在左在右。
從世界的標準來看,保羅一直活在死亡邊緣,被反對者追殺,「似乎要死」(林後六9)、「似乎受責罰」(林後六9);但神卻一再地解救他,在神的看顧下「卻是活著的」(林後六9)、「卻是不致喪命的」(林後六9)。從世人的眼光來看,保羅經常碰到倒霉的事,「似乎憂愁」(林後六10);但靠著神的恩典,他常常喜樂,「卻是常常快樂的」(林後六10)。我們屬神的人常常停留在「似乎」,但其實我們是活在這一切的「卻是」當中,我們要超越到這樣的境界,就是要與神相交。
3.保羅渴望和好(林後六11-13)
「口是張開的」(林後六11),是希臘成語,表示坦誠,直言不諱。 「心是寬宏的」(林後六11)表示保羅愛「哥林多人」,樂意接納他們。哥林多教會的人的心不願向保羅敞開,容不下保羅,不是保羅有什麼要跟他們過不去,乃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心腸狹窄」(林後六12)。保羅「這話正像對自己的孩子說的」(林後六13),表明只要這些屬靈的孩子們能轉向神,無論是毀謗、誚譏、誤會還是羞辱,保羅都不放在心上。這就是牧者為父的心腸,更是基督生命的流露。
保羅用了充足的篇幅來陳明「與神和好」相關的種種原則。現在,他直接呼籲哥林多的基督徒。透過他的呼聲,「哥林多人哪」(林後六11),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心中的深情摯愛。保羅向哥林多基督徒展示了誠實的自我省察,他希望在他們身上看到同樣誠實的自我反省。他們必須這樣做,這樣保羅與他們才能和好。保羅和哥林多教會之間的裂痕是可以彌合的,但這取決於哥林多基督徒的行動。他們也要照樣用寬宏的心對待保羅。阿們!我們明天繼續,以馬內利
阿們!感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