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晚上賜肉,早上賜食物,是慈愛又有憐憫的供應者。神從天上賜下糧食不僅是要滿足以色列人的物質需求,也是要教導他們倚靠神。
出埃及記 (三十) 鵪鶉與嗎哪
出處:好消息TV 主講人:賴老師
《出埃及記》十五章22節至十八章27節,講述以色列人行經曠野抵達西乃山的故事。以色列人出離埃及懷著極高的希望和美夢向迦南進行,「從以琳起行」(出十六1)不久後,然而現在卻陷進在炎熱的沙漠曠野,沿途只見一片渺無人跡荒野,再次他們又飢又渴,因此便灰心失望怨嘆。 《出埃及記》十六章主要敘述是神的供應,包括提供鵪鶉和嗎哪給以色列人的肉體,又讓安息日具體化餵養他們的靈性。接著我們研讀的經文進度是《出埃及記》十六章1-36節,我們一起來聽聽賴老師的分享
視頻
附上音頻補充
以下文字非視頻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在汛的曠野有嗎哪和鵪鶉供應這樣的神蹟非常奇妙,除了突然在曠野出現大量食物,是非常神奇的事情之外,每人如何得到足夠的份量,也是同樣奇妙的事。因此對以色列人來說,上帝從天降下嗎哪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經驗,他們常在和子孫述說出埃及故事時必提此事件,藉此表示他們對上帝行奇妙拯救的感謝。按影片的經文進度《出埃及記》十六章1-36節,我們先來看以下經文:
出埃及記 十六章
1.以色列全會眾從以琳起行,在出埃及後第二個月十五日到了以琳和西乃中間、汛的曠野。
2.以色列全會眾在曠野向摩西、亞倫發怨言,
3.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啊!
4.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分,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我的法度。
5.到第六天,他們要把所收進來的預備好了,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
6.摩西、亞倫對以色列眾人說:到了晚上,你們要知道是耶和華將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
7.早晨,你們要看見耶和華的榮耀,因為耶和華聽見你們向祂所發的怨言了。我們算什麼,你們竟向我們發怨言呢?
8.摩西又說:耶和華晚上必給你們肉吃,早晨必給你們食物得飽;因為你們向耶和華發的怨言,他都聽見了。我們算什麼,你們的怨言不是向我們發的,乃是向耶和華發的。
9.摩西對亞倫說:你告訴以色列全會眾說:你們就近耶和華面前,因為他已經聽見你們的怨言了。
10.亞倫正對以色列全會眾說話的時候,他們向曠野觀看,不料,耶和華的榮光在雲中顯現。
1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12.我已經聽見以色列人的怨言。你告訴他們說:到黃昏的時候,你們要吃肉,早晨必有食物得飽,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13.到了晚上,有鵪鶉飛來,遮滿了營;早晨在營區四圍的地上有露水。
14.露水上升之後,不料,野外地面上有如白霜的小圓物。
15.以色列人看見,不知道是什麼,就彼此對問說:這是什麼呢?摩西對他們說:這就是耶和華給你們吃的食物。
16.耶和華所吩咐的是這樣:你們要按著各人的飯量,為帳棚裡的人,按著人數收起來,各拿一俄梅珥。
17.以色列人就這樣行;有多收的,有少收的。
18.及至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各人按著自己的飯量收取。
19.摩西對他們說:所收的,不許什麼人留到早晨。
20.然而他們不聽摩西的話,內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蟲變臭了;摩西便向他們發怒。
21.他們每日早晨,按著各人的飯量收取,日頭一發熱,就消化了。
22.到第六天,他們收了雙倍的食物,每人兩俄梅珥。會眾的長官來告訴摩西;
23.摩西對他們說:耶和華這樣說:明天是聖安息日,是向耶和華守的聖安息日。你們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剩下的都留到早晨。
24.他們就照摩西的吩咐留到早晨,也不臭,裡面也沒有蟲子。
25.摩西說:你們今天吃這個吧!因為今天是向耶和華守的安息日;你們在田野中必找不著了。
26.六天可以收取,第七天乃是安息日,那一天必沒有了。
27.第七天,百姓中有人出去收,什麼也找不著。
28.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們不肯守我的誡命和律法,要到幾時呢?
29.你們看!耶和華既將安息日賜給你們,所以第六天他賜給你們兩天的食物,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許什麼人出去。
30.於是百姓第七天安息了。
31.這食物,以色列家叫嗎哪;樣子像香菜,顏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攙蜜的薄餅。
32.摩西說:耶和華所吩咐的是這樣:要將一滿俄梅珥(俄梅珥就是伊法十分之一)嗎哪留到世世代代,使後人可以看見我當日將你們領出埃及地,在曠野所給你們吃的食物。
33.摩西對亞倫說:你拿一個罐子,盛一滿俄梅珥嗎哪,存在耶和華面前,要留到世世代代。
34.耶和華怎麼吩咐摩西,亞倫就怎麼行,把嗎哪放在法櫃前存留。
35.以色列人吃嗎哪共四十年,直到進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
36.(俄梅珥就是伊法十分之一。)
他們要記念這四十年都在曠野,神都賜嗎哪給他們,這裡形容嗎哪的外觀、色澤、口感,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世世代代都知道耶和華是供應者,在艱難時、在曠野時,有嗎哪賜給他們,並且長達四十年之久。神要我們聽話,要我們把安全感建立在神是供應者的身上,而不是放在食物上,但我們卻不見得聽,在沒有安全感的轄制裡生活,為我們的安全感努力。神沒有一下子賜下四十年的食物,就是不要我們為食物而努力。我們略做以下分述:
一. 向耶和華發怨言(出十六1-12)
以色列百姓離開埃及已過去一個月,從埃及帶來的食物吃光了,「到了以琳和西乃中間、汛的曠野」(出十六1),尤其還在曠野,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民生問題,但其實也是個轉機。過去兩次「以色列全會眾」是向摩西發怨言(參出十四11;出十五24),現在第三次是向摩西、亞倫和神發怨言。 「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出十六3),過去他們興高采烈地感謝神的救恩(參出十五21),現在卻抱怨還不如交在埃及追兵手中死在埃及。這些世界的奴隸和埃及的王法老沒有什麼兩樣,「變心」(參出十四5)比翻書還快。 「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啊」(出十六3),這是一個可怕的指控,強詞奪理、不近人情。然而,一個愛抱怨的人常常覺得,指責他們的抱怨對象懷抱著最邪惡的動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神既然揀選了這些不配的以色列人作「耶和華的軍隊」(參出十二41),祂就會負責把這些埃及奴隸造就成真正的「耶和華的軍隊」。 「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出十六4),糧食通常不會從天而降,神許諾祂將要以這種出人意料的方式供應以色列人。 「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我的法度」(出十六4),這裡我們看到,神的祝福沒有任何條件,但卻帶著期許。這和主耶穌救贖我們也是一樣的,我們得救是本乎恩,也是因著信,然後在成聖的道路上逐漸明白神的話語和神的心意,更加的信靠祂!第六天「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出十六5),是為了讓人在安息日不為生活憂慮,專心與神交通,學習神的話,享受屬靈的安息。 「耶和華晚上必給你們肉吃,早晨必給你們食物得飽」(出十六8),顯示上帝讓鵪鶉當天晚上就飛到以色列營地,每早晨有食物都能吃飽。 「食物」原文是麵包。以色列眾人沒有認定神的帶領,愚昧地說「你們將我們領出來」,但神卻沒有責罰他們的愚昧,而用豐富的恩典和供應讓這些不配的人「知道是耶和華將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出十六6),在神所帶領的路上發怨言,「乃是向耶和華發的」(出十六8),其實是對神沒有信心。
這是「耶和華的榮光」(出十六10)第一次向全體「以色列全會眾」(出十六10)顯現,向百姓顯明,帶領他們的不是人、而是神自己。雲柱、火柱把百姓帶到斷絕了屬地供應的「汛的曠野」(出十六1),正是神造就祂百姓的重要功課。 「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出十六12) ,耶和華晚上賜肉,早上賜食物,是慈愛又有憐憫的供應者。人們遇到艱難時很容易陷在軟弱和埋怨裡面,他們在汛的曠野,找到的就是荊棘和泥,但神卻是供應者,晚上早上都可以看見祂的榮耀和大能的作為。
二. 神賜下嗎哪(出十六13-21)
當晚神的話實現了,「有鵪鶉飛來,遮滿了營」(出十六13),神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在曠野賜予以色列人大量肉食。 「早晨在營區四圍的地上有露水」(出十六13),神的恩典不只是肉,還有乾旱的曠野最需要的「露水」。 「不料,野外地上有如白霜的小圓物」(出十六14),每天早晨,天上的糧食隨露水降下,好似露水留下的殘留物。神從天上賜下糧食不僅是要滿足以色列人的物質需求,也是要教導他們倚靠神。 「這是什麼呢?」(出十六15),原文是「嗎哪מָן」。即便摩西向以色列人強調,「這就是耶和華給你們吃的食物」(出十六15),當神的供應到來時,我們卻往往認不出來。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百姓是怎樣回應神的這份恩典。 「你們要按著各人的飯量」(出十六16),摩西遵照神的吩咐告誡百姓食物當日吃飽,絕不存留過夜。 「內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蟲變臭了」(出十六20),然而百姓卻不願順服,偷偷留食物過夜。我想這是源自於百姓對神的不信,試想如果他們百分之百相信神明天也會充充足足地供應,又何必吃隔夜飯呢?結果隔夜的東西留也留不住,已然被蟲蛀了。我們如果在屬靈的事上總是停留在過去的恩典、經歷或自以為義,也會「生蟲變臭」的。
三. 向耶和華守的聖安息日(出十六22-36)
「到第六天,他們收了雙倍的食物」(出十六22),摩西告誡百姓可以取食六日,安息日一定不要去取食,因為第六日可獲得雙倍的食物。 「留到早晨,也不臭,裡面也沒有蟲」(出十六24),這裡有一個有趣的細節,就是第六日留下的食物隔夜卻不會生蟲變臭,這也可以印證,食物變壞是神給不順服的子民的教訓和懲罰。然而神的憐憫和忍耐並不是沒有原則、沒有期限的,「百姓中有人出去收,什麼也找不著」(出十六27),吃了苦頭的以色列民並沒有學到該學會的功課,在安息日又違背神的話,外出東找西找,想在應許之外得著更多的食物,神自然不會滿足百姓的貪心,所以他們最終一無所獲,悻悻而歸。 「耶和華既將安息日賜給你們」(出十六29),神的本意是讓子民能得著全然的安息,可是因著悖逆的本性,百姓又一次讓神失望了。
「盛一滿俄梅珥嗎哪,存在耶和華面前,要留到世世代代」(出十六33),摩西明白神降下這個嗎哪除了讓人吃飽肚子,意義非常,神吩咐摩西以後世世代代都要紀念。 「把嗎哪放在法櫃前存留」(出十六34),「法櫃前」原文是「見證」,不是指約櫃。這裡所記述的法櫃雖尚未建造,摩西在西乃山記錄了建造法櫃的過程(參出卅七1-9) 。 「以色列人吃嗎哪共四十年」(出十六35),吃嗎哪的時間是從出埃及當年的2月16日一直到出埃及第41年的1月15日。我們看到,儘管百姓悖逆和不信,神仍然恩待他們長達四十年之久!曠野的路是神引導的,但對物質的需求卻使以色列人一再地發怨言。此時我們看見神無盡的恩慈,也看見祂依舊開放祂所創造的能力。
《出埃及記》十六章整章經文中摩西刻意寫下八次百姓「發怨言」這個字,記述出他對百姓軟弱的信心開始不滿。相對來說,摩西也強調神要藉著這個從天降糧食的神蹟,讓百姓都清楚認識「我是耶和華」獨一的真神。但我們不能忽略一件事,嗎哪原來是恩典,卻因著人的愚昧,人雖然享用了恩典,卻仍沒有辦法脫離罪的挾制,這是以色列人在舊約的歷史。因此,我們愚昧的時候,我們實在需要神格外的憐憫,給我們一個甦醒的靈,盼望神拯救我們脫離這個舊人,使我們可以完全的活在恩典裡。阿們! 我們明天繼續,以馬內利
天天以神的話為靈命的糧食
日日以神的道為行為的準章
感謝肢體家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