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承接聖職的禮中,亞倫和他的兒子們也順服摩西的吩咐因為是出自耶和華的。亞倫獻祭並祝福之後,才有「耶和華的榮光向眾民顯現」,神的榮光每一次向眾民顯現,都是因為祂的心意滿足。


利未記 () 亞倫與兒子就職

 出處:好消息TV 主講人:胡老師

在摩西時代以前, 獻祭的事原是由族長來作的; 但到出埃及後, 因以色列國已經組成了— 有了一個會幕特別為獻祭用的地方, 同時也有了一種固定的儀式, 因此就建立了一種特殊的祭司的繼承製度。在繼承亞倫及其長子名分上為長子的就是大祭司。他們的生活是靠利未人所得十分之一中的十分之一, 以及某些特殊的獻物, 並某些祭物中的某幾部分來維持。 《利未記》八、九兩章所講的禮儀,是司祭受聖職的禮儀。繼續影片中帶領我們進入《利未記》八章及九章,我們一起來聽聽胡老師怎麼說

視頻

附上音頻補充

 

以下文字非視頻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神選召亞倫和他四個兒子供祭司的職分(參出廿八1),亞倫和他的兒子為甚麼需要被潔淨,且被分別出來呢?雖然利未支派的人都被指派事奉神,但神惟獨揀選亞倫的後裔做祭司,他們只有潔淨自己,奉獻自己,才能享有獻祭的尊榮與責任,然後才可以教導百姓照樣行。按影片的進度我們先來看《利未記》八章1-36節經文:

 

利未記八章

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2.你將亞倫和他兒子一同帶來,並將聖衣、膏油,與贖罪祭的一隻公牛、兩隻公綿羊、一筐無酵餅都帶來,

3.又招聚會眾到會幕門口。

4.摩西就照耶和華所吩咐的行了;於是會眾聚集在會幕門口。

5.摩西告訴會眾說:這就是耶和華所吩咐的。

6.摩西帶了亞倫和他兒子來,用水洗了他們。

7.給亞倫穿上內袍,束上腰帶,穿上外袍,又加上以弗得,用其上巧工織的帶子把以弗得繫在他身上,

8.又給他戴上胸牌,把烏陵和土明放在胸牌內,

9.把冠冕戴在他頭上,在冠冕的前面釘上金牌,就是聖冠,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

10.摩西用膏油抹帳幕和其中所有的,使他成聖;

11.又用膏油在壇上彈了七次,又抹了壇和壇的一切器皿,並洗濯盆和盆座,使他成聖;

12.又把膏油倒在亞倫的頭上膏他,使他成聖。

13.摩西帶了亞倫的兒子來,給他們穿上內袍,束上腰帶,包上裹頭巾,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

14.他牽了贖罪祭的公牛來,亞倫和他兒子按手在贖罪祭公牛的頭上,

15.就宰了公牛。摩西用指頭蘸血,抹在壇上四角的周圍,使壇潔淨,把血倒在壇的腳那裡,使壇成聖,壇就潔淨了;

16.再取髒上所有的脂油和肝上的網子,並兩個腰子與腰子上的脂油,都燒在壇上;

17.惟有公牛,連皮帶肉並糞,用火燒在營外,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

18.他奉上燔祭的公綿羊;亞倫和他兒子按手在羊的頭上,

19.就宰了公羊。摩西把血灑在祭壇的周圍,

20.把羊切成塊子,把頭和肉塊並脂油都燒了。

21.用水洗了臟腑和腿,就把全羊燒在壇上為馨香的燔祭,是獻給耶和華的火祭,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

22.他又奉上第二隻公綿羊,就是承接聖職之禮的羊;亞倫和他兒子按手在羊的頭上,

23.就宰了羊。摩西把些血抹在亞倫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並右腳的大拇指上,

24.又帶了亞倫的兒子來,把些血抹在他們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並右腳的大拇指上,又把血灑在壇的周圍。

25.取脂油和肥尾巴,並髒上一切的脂油與肝上的網子,兩個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並右腿,

26.再從耶和華面前、盛無酵餅的籃子裡取出一個無酵餅,一個油餅,一個薄餅,都放在脂油和右腿上,

27.把這一切放在亞倫的手上和他兒子的手上作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

28.摩西從他們的手上拿下來,燒在壇上的燔祭上,都是為承接聖職獻給耶和華馨香的火祭。

29.摩西拿羊的胸作為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是承接聖職之禮,歸摩西的分,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

30.摩西取點膏油和祭壇上的血,彈在亞倫和他的衣服上,並他兒子和他兒子的衣服上,使他和他們的衣服一同成聖。

31.摩西對亞倫和他兒子說:把肉煮在會幕門口,在那裡吃,又吃承接聖職籃子裡的餅,按我所吩咐的說(或作:按所吩咐我的說) :這是亞倫和他兒子要吃的。

32.剩下的肉和餅,你們要用火焚燒。

33.你們七天不可出會幕的門,等到你們承接聖職的日子滿了,因為主叫你們七天承接聖職。

34.像今天所行的都是耶和華所吩咐的,為你們贖罪。

35.七天你們要晝夜住在會幕門口,遵守耶和華的吩咐,免得你們死亡,因為所吩咐我的就是這樣。

36.於是亞倫和他兒子行了耶和華藉著摩西所吩咐的一切事。

 

神啟示完了五個祭(參利一至七章),就吩咐摩西照著山上指示的樣式(參出廿九1-42),給亞倫和他兒子行「承接聖職的禮」(參利七37),用七天的時間向百姓印證他們是神所呼召、所使用的僕人。神絕不讓自己的百姓糊里糊塗地跟隨人。亞倫是摩西的哥哥,都是屬於利未支派的,但神揀選了亞倫和他的兒子們來擔任祭司。其他的利未人都是協助祭司工作的。在這一章的一開始神吩咐摩西準備亞倫和他兒子做祭司的典禮,並預備所需之物以及召集眾人來到會幕前公開按立祭司。我們略做以下分述:

 

一.預備設立祭司 (利八1-5)

神吩咐摩西「將亞倫和他兒子一同帶來」(利八2),「帶」原文意指取、拿。就像帶來一件物品,表明「這大祭司的尊榮,沒有人自取。惟要蒙神所召,像亞倫一樣」(參來五4)。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都是「有君尊的祭司」(參彼前二9),不能自己決定要還是不要這身分,因為我們都是蒙神所召的。 「摩西就照耶和華所吩咐的行了;於是會眾聚集在會幕門口。摩西告訴會眾說:這就是耶和華所吩咐當行的事」(利八4-5)。 你會發現聖經常常提到「摩西就照耶和華所吩咐的行了」,我們之前讀出埃及記也很多次讀到這句話。摩西是個嚴格遵守神誡命和吩咐的人,對於神所交代他的事絲毫不會怠慢。我們廣義來說都成為祭司,都是神揀選的,我們要看重自己祭司的職份。

 

二.請祭司穿上製服與膏抹祭司的儀式(利八6-13)

「用水洗了他們」(利八6),有些學者認為這和贖罪日大祭司用水洗自己的儀式一樣。除了設立時要洗全身以外,平日供職時也要洗手腳(參出三十19-20)。 「外袍」(利八7),是長至膝蓋以下的長袍,底邊上捆有石榴和金鈴鐺。 「以弗得」(利八7),是圍裙式的外衣,由肩帶繫身。以弗得穿在外袍之上從胸開至大腿。 「用其上巧工織的帶子把以弗得繫在他身上」(利八7),原文是「又用以弗得的帶子給他束腰, 把它繫在他身上」。 「烏陵和土明」(利八8),這兩個東西是放在決斷的胸牌裡,決斷的胸牌又放在以弗得的帶子上。這兩樣東西是用來斷定「是」或「否」。 「把冠冕戴在他頭上,在冠冕的前面釘上金牌,就是聖冠」(利八8),表示披戴尊榮、華美及完全的救恩,實際上就是描述亞倫穿上大祭司的製服。會幕和其中的一切器皿都是至聖的,「凡挨著的都成為聖」(參出三十29)。但這裡特別「用膏油在壇上彈了七次」(利八11),可能是要特別顯明,雖然燔祭壇是安放在會幕之外,但仍然是至聖的,能使壇上的祭「都成為聖」(參出廿九37),主耶穌稱這壇為「叫禮物成聖的祭壇」(參太廿三19)。

總的來說「亞倫和他兒子」(利八4),必須先在會幕門口做三件事,才能被按立「得了祭司的職任」(參出廿九9):

1.潔淨:第一次承接聖職時要「用水洗身」(出二十九4),以後每次執行聖職前還要「洗手洗腳」(出三十21)。我們每天若不藉著神的話語潔淨自己,就沒有資格事奉神,也沒有能力服事人。

2.穿衣:人裡面潔淨了,然後才能「披戴基督」(加三27),在外面活出基督的生命。人手所做的工作沒有一樣能讓神心意滿足,只有神兒子所做的才能滿足神,我們只有「披戴基督」,藏在基督裡事奉,才能蒙神悅納。

3.受膏:象徵聖靈的「膏油」接觸到什麼,什麼就「成聖」(利八10),分別出來獻給神。

我們要成為服事神的人,就要分別為聖,膏油代表聖靈的能力。我們完全屬於神,完全要靠著聖靈的能力服事。我們要常常禱告,常常追求神,才能有聖靈的恩膏傾倒在我們的頭上。我們服事時使用的器材也要成聖,除去黑暗偶像的勢力。

 

三.承接聖職的獻祭(利八14-36)

第一個獻上的「公牛」是作為「贖罪祭」(利八14-17),尋求神的赦免和潔淨。第二個獻上的「公綿羊」是作為「燔祭」(利八18-21),尋求神的悅納。第三個獻上的「公綿羊」是作為「承接聖職之禮」(利八22-30),相當於「平安祭」,再加抹血的儀式(利八23-24、30),表明真正的事奉是在恩典與交通中接過來的。最後這一羊類似感謝的平安祭,有同獻的素祭,摩西等同於是主祭的祭司,取得羊胸的肉。不過有別於平安祭,祭物右腿與舉祭的素祭(原本是歸於祭司)卻燒掉(利八26-28)。

第一個「贖罪祭」和第二個「燔祭」都是預備人,第三個才是「承接聖職之禮」(利八22)。神的工人在與神的交通中,從賜恩典的神手裡接受了事奉的託付,所以才能完全分別自己,不看自己、不看環境、不看人意,單單為要滿足賜恩典的主、討祂的喜悅。摩西把些血抹在亞倫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並右腳的大拇指上,又帶了亞倫的兒子來,把些血抹在他們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大拇指上,並右腳的大拇指上,又把血灑在祭壇的周圍。祭司接受了抹血的儀式就代表要全心全意的肩負起聖職,凡耳所聽之事,手所做之事,腳所走之路都遵行神的旨意,不偏離,專心一意的做耶和華吩咐做的聖工,事奉神。 「主叫你們七天承接聖職」(利八33),他們會用水洗身,衣服會內外更新,會幕和其他所有的東西都會潔淨,然後摩西把油膏在亞倫和他兒子的頭上。這七天是潔淨期,也是一個預備期。

在整個承接聖職的禮中,亞倫和他的兒子們也順服摩西的吩咐因為是出自耶和華的。七次宣告摩西所做的都是照「耶和華藉著摩西所吩咐的」(利八36)。祭司必須「遵守耶和華的吩咐」(利八35),在「七天承接聖職」的過程中(利八33),每天獻上同樣的祭(參出廿九36),「晝夜住在會幕門口」(利八35)。從《利未記》八章的經文我們看到祭司的神聖,以及神有多麼看重祭司。其實我們都是神的祭司。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參彼前二9)。所以我們要珍惜這個尊貴的身分,我們要在神面前分別為聖,不斷成為聖潔。繼續我們來看《利未記》九章1-24節經文:

 

利未記九章

1.到了第八天,摩西召了亞倫和他兒子,並以色列的眾長老來,

2.對亞倫說:你當取牛群中的一隻公牛犢作贖罪祭,一隻公綿羊作燔祭,都要沒有殘疾的,獻在耶和華面前。

3.你也要對以色列人說:你們當取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又取一隻牛犢和一隻綿羊羔,都要一歲、沒有殘疾的,作燔祭,

4.又取一隻公牛,一隻公綿羊作平安祭,獻在耶和華面前,並取調油的素祭,因為今天耶和華要向你們顯現。

5.於是他們把摩西所吩咐的,帶到會幕前;全會眾都近前來,站在耶和華面前。

6.摩西說:這是耶和華吩咐你們所當行的;耶和華的榮光就要向你們顯現。

7.摩西對亞倫說:你就近壇前,獻你的贖罪祭和燔祭,為自己與百姓贖罪,又獻上百姓的供物,為他們贖罪,都照耶和華所吩咐的。

8.於是,亞倫就近壇前,宰了為自己作贖罪祭的牛犢。

9.亞倫的兒子把血奉給他,他就把指頭蘸在血中,抹在祭壇的四角上,又把血倒在壇腳那裡。

10.惟有贖罪祭的脂油和腰子,並肝上取的網子,都燒在壇上,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

11.又用火將肉和皮燒在營外。

12.亞倫宰了燔祭牲,他兒子把血遞給他,他就灑在祭壇的周圍,

13.又把燔祭一塊一塊地、連頭遞給他,他都燒在壇上;

14.又洗了臟腑和腿,燒在祭壇上的燔祭上。

15.他奉上百姓的供物,把那給百姓作贖罪祭的公山羊宰了,為罪獻上,和先獻的一樣;

16.也奉上燔祭,照例而獻。

17.他又奉上素祭,從其中取一滿把,燒在壇上;這是在早晨的燔祭以外。

18.亞倫宰了那給百姓作平安祭的公牛和公綿羊。他兒子把血遞給他,他就灑在祭壇的周圍;

19.又把公牛和公綿羊的脂油、肥尾巴,並蓋髒的脂油與腰子,和肝上的網子,都遞給他;

20.把脂油放在胸上,他就把脂油燒在祭壇上。

21.胸和右腿,亞倫當作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都是照摩西所吩咐的。

22.亞倫向百姓舉手,為他們祝福。他獻了贖罪祭、燔祭、平安祭就下來了。

23.摩西、亞倫進入會幕,又出來為百姓祝福,耶和華的榮光就向眾民顯現。

24.有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在祭壇上燒盡燔祭和脂油;眾民一見,就都歡呼,俯伏在地。

 

亞倫和他的兒子「行了耶和華藉著摩西所吩咐的一切事」(利八36)。 《利未記》九章記述了亞倫被按立為大祭司後,第一次帶領以色列民眾獻祭的事奉。我們略做以下分述:

 

一.以聖潔來敬拜神(利九1-7)

「到了第八天,摩西召了亞倫和他兒子,並以色列的眾長老來。」(利九1),這是亞倫和他兒子第一次正式獻祭,並且聚齊以色列的眾長老,他代表全會眾獻祭給神。當他要為全會眾獻祭之前,首先要為自己的罪再獻一次贖罪祭。亞倫要獻一隻公牛犢,而百姓要獻一隻公山羊,祭司的供物要貴重一點,可見祭司的地位很重要,神對祭司有更高的要求。另外,他在為眾百姓獻祭之前,要先為自己再一次獻贖罪祭,其實,七天前他已經為自己的罪獻了一次贖罪祭(參利八33)。為甚麼神不斷地要求祭司獻贖罪祭呢?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很容易犯罪得罪神,特別在心思意念上,所以我們每一次事奉禱告前,都要再一次來到神面前審查自己,再次把一切的酵完全地除去。 「耶和華的榮光就要向你們顯現」(利九6),摩西對所有的以色列人宣告耶和華神的旨意並預告神的榮光要向以色列人顯現,表明全部以色列人都要屬神。 「獻你的贖罪祭和燔祭,為自己與百姓贖罪,又獻上百姓的供物,為他們贖罪」(利九7),這是摩西正式把把主持獻祭的職責移交給亞倫。亞倫承接了祭司的職分,但他所做的一切仍然不是根據自己,而是「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利九7)。

祭司在服事前要獻兩個祭,就是贖罪祭和燔祭;而會眾來敬拜神的時候,要獻四個祭,分別是贖罪祭、燔祭、平安祭和素祭,我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生命預備獻祭,去除生命裡一切的酵、一切的罪,成為珍珠,也成為珍珠母,去祝福其他人。

 

二. 亞倫實際進行獻祭(利九8-21)

亞倫在祭壇前「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利九10),為自己獻上贖罪祭,燔祭後,依次為百姓獻上贖罪祭,燔祭,素祭和平安祭。正如希伯來書所說「從人間挑選的大祭司,是奉派替人辦理屬神的事,為要獻上禮物和贖罪祭,他能體諒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為他自己也是被軟弱所困。亞倫身為人間挑選的大祭司,自己也是罪人,也要先為自己先贖罪祭和燔祭,之後才能為百姓獻祭。亞倫第一次執行獻祭,依序為百姓獻上了「贖罪祭」、「燔祭」、「素祭」和「平安祭」。這四個祭的順序和內容,顯示了神的百姓所應活出的生活:

1.贖罪祭:認罪悔改,支取基督的寶血潔淨自己,蒙神赦免。

2.燔祭:在基督裡全然奉獻自己,蒙神悅納。

3.素祭:讓基督成為我們生命的供應,活出神所喜悅的生活。

4.平安祭:因著永生的生命,與神、彼此相交。

整個獻祭的過程,經歷了宰殺各種祭物,包含了血,肉,皮,脂油和內臟等各種大多數現代人不曾經歷或目睹的血腥過程。我們很慶幸自己能夠在耶穌基督裡來親近神,而不再需要經歷亞倫這樣的獻祭,每當領受聖餐的餅與杯,也更加感謝耶穌基督的寶血遮蓋我們的罪。

 

三. 祝福與接納(利九22-24)

「亞倫向百姓舉手,為他們祝福」(利九22),大祭司亞倫獻完當獻的祭,就「舉手」為百姓祝福,然後與摩西「進入會幕」(利九23 ),這是摩西作為臨時祭司最後一次進入會幕,也是亞倫作為正式的大祭司第一次進入會幕。第一次「為他們祝福」(利九22),猶太傳統認為亞倫祝福的內容就是民數記六章23-27節。第二次「又出來為百姓祝福」(利九23),猶太傳統認為祝福的內容就是詩篇九十篇「摩西的禱告」。

亞倫獻祭並祝福之後,才有「耶和華的榮光向眾民顯現」,神的榮光每一次向眾民顯現,都是因為祂的心意滿足。神的心意滿足不在於人做了多少,而在於人完全按照祂的吩咐而行。 「有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利九24),指從至聖所的約櫃出來,是蒙神悅納的記號,因為大祭司亞倫所做的一切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的」 (利九10)。 「燒盡燔祭」(利九24),表示神悅納祭品。實際上祭壇上的祭物需要一點時間燒完,此處的神蹟應該就是有大火由會幕中發出,立刻燒完所有的祭物。 「眾民一見,就都歡呼,俯伏在地」(利九24),以色列百姓的反應顯示他們對亞倫的職位與上帝的恩典心悅誠服。

 

當我們知道自己有多麼的差和不配的時候,我們再一次跟神連接,知道一切都是出於祂,我們的生命才會像樓梯一樣,一階一階往上走。兩章經文神讓我們主要明白的有以下六點。

1.我們要潔淨自己才能去見神,因為「非聖潔沒有人能看見主」;

2.不管屬靈的領袖怎樣變化,教會的元首都是基督,一切事奉只能根據基督。

3.透過獻祭的順序,了解我們基督徒該活出什麼樣的生活;

4.所做的一切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的」才能蒙神悅納;

5.感謝耶穌基督作為所有信徒的贖罪祭和燔祭「一次獻上祂的身體」;

6.主耶穌基督必將再來,帶下「耶和華的榮光」。

當我們同心合意獻祭的時候,就可以帶下神的同在,神的國就臨到我們中間。阿們!我們明天繼續,以馬內利


天天以神的話為靈命的糧食

日日以神的道為行為的準章

感謝肢體家人的支持

收藏(0)
請登入加入書籤 關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