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應與赴宴場合相稱,這才是尊重喜宴的主人


馬太福音怪宴?聖宴!

出處:好消息TV 主講人:孫老師

 

【補充經節】馬太福音廿一章會在文字版之後略作補充。

「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太廿二1),這裡的和合本翻譯漏了耶穌「回答」這個字,原文意思應該是接續上一章(太廿一)耶穌對祭司長和法利賽人的回答,知道他們正想法捉拿自己而用比喻對他們說。所以耶穌正要講的比喻其實是面對仇敵捉拿之際的回复,也是天國君王發出的最後呼召。我們一起來聽聽孫老師怎麼說

視頻

附上音頻補充

以下文字非視頻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太廿二2)按古代中東的風俗,娶親的筵席在新郎家中舉行,由新郎的父母負責。耶穌又用比喻:人是否有分於天國筵席的豐富,首先需要天國之王的邀請,其次在於「被召的人」肯不肯來。

 

從(太廿二1-14)這一段中,耶穌用娶親的筵席比喻中可看見天國的四個階段:

 

(1) 天國臨近被召的人(太廿二1-3)

耶穌主要在加利利等地傳福音,祂來到以色列,呼召那些被召的人來赴筵席,希望那些人來到是好像新婦般預備好。

 

(2) 面對棄絕及迫逼(太廿二4-7)

當被邀的人不來,主就打發「別」的僕人出去,這代表了耶穌離開升天后,大概主後七十年,天國或當時耶路撒冷的狀況,當耶穌不在,其他人就起來傳道。但他們面對的,是被召的人不理會他們走了,回去作買賣,這代表被召的以色列人不回應福音,甚至迫逼那些傳道的(太廿二6)。但迫逼及棄絕換來的,「王就大怒,發兵除滅那些兇手,燒毀他們的城」(太廿二7),最終耶路撒冷城被毀。

 

(3) 天國臨到外邦人(太廿二8-10)

以色列人棄絕天國,天國也暫時離開他們;所以去到岔路口,凡遇見的(太廿二9),就是任何外邦人,都邀請他們赴筵,這代表天國臨到外邦人,不論任何人,都被邀請,教會的門是寬鬆的。

 

(4) 警示最後的審判(太廿二11-14)

當席上坐滿人後,王就回來,看人是否真正接待耶穌,若沒有,就要面對審判。耶穌響應法利賽人,讓他們知道這是審判的開始,因為當他們如此迫逼時,神的國就會離開,最終面對審判,耶穌在警告那些以色列人。

 

我們要知道,當主的呼召我們一次兩次都不回應,天國就會離開,所以我們要順服,忠心跟隨,「穿起禮服」(太廿二11)看中呼召且預備自己,如同新婦裝飾整齊等候天國。

 

馬太福音第廿二章 1-14

1.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

2.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

3.就打發僕人去,請那些被召的人來赴席,他們卻不肯來。

4.王又打發別的僕人,說:你們告訴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經預備好了,牛和肥畜已經宰了,各樣都齊備,請你們來赴席。

5.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個到自己田裡去;一個做買賣去;

6.其餘的拿住僕人,凌辱他們,把他們殺了。

7.王就大怒,發兵除滅那些兇手,燒毀他們的城。

8.於是對僕人說:喜筵已經齊備,只是所召的人不配。

9.所以你們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見的,都召來赴席。

10.那些僕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見的,不論善惡都召聚了來,筵席上就坐滿了客。

11.王進來觀看賓客,見那裡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

12.就對他說:朋友,你到這裡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那人無言可答。

13.於是王對使喚的人說:捆起他的手腳來,把他丟在外邊的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14.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神在比喻中清楚展露祂先呼召了舊以色列百姓,但他們拒絕神,不回應或自以為義,甚至殺了神所差來的僕人,現在更要殺害神的兒子。所以神就說不呼召他們了,因為他們不配祂的呼召;這個已經是末後的呼召了,但他們仍然不回應。這裡敘述的是舊國度裡的子民面對神的呼召時所持有的態度,所以神說他們不配,而把福音轉向外邦,文中用「岔路口」來比喻。同樣地,神對外邦人呼召也是需要響應的,而響應並不只是接受天國的好處,來到筵席,還要穿禮服赴席。禮服指潔淨的衣服,因為穿著應與赴宴場合相稱,這才是尊重喜宴的主人,而這名不穿禮服的人其實是穿著污穢的衣服前來。他如此不尊敬主人的行為,導致不配接受筵席而被趕離。

 

禮服也可以指神的義,可是其中有人不願穿禮服,意思是表面接受但內心卻拒絕神的救恩。經文警告我們,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接近神,也不要以自己的方式做基督徒,而是要接受神為我們贖罪所預備的,才能進到神的面前(參羅三22 )。雖然僕人無論善惡都呼召,但不可帶著惡前來,生命必須改變才是真正的響應!天國最後的呼召,其實是我們要與神建立關係,透過願意跟隨神而改變生命。被召的人多,但願意響應、真正有生命改變的人才是選上的人。以馬內利

 

馬太福音 第廿一章

 

孫老師的馬太福音視頻信息分享共35集,因視頻中未做分享的經文:馬太福音第廿一章,在此略作要義補充,如有欠佳或不足尚請見諒!

 

微牧之歌整理,無音/視頻參考

 

我們來看《馬太福音》第十九和二十章講天國之子的呼召,分別提到在末世中跟從主和事奉主。來到本章(太廿一),主耶穌已進入耶路撒冷。天國的君王來到了,我們將如何呢?這不但是當時百姓面對的處境,也是今天我們要面對的處境。我們一起先來看經文:

 

馬太福音第廿一章

1.耶穌和門徒將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在橄欖山那裡。

2.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對他們說:你們往對面村子裡去,必看見一匹驢拴在那裡,還有驢駒同在一處;你們解開,牽到我這裡來。

3.若有人對你們說什麼,你們就說:主要用他。那人必立時讓你們牽來。

4.這事成就是要應驗先知的話,說:

5.要對錫安的居民(原文是女子)說: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是溫柔的,又騎著驢,就是騎著驢駒子。

6.門徒就照耶穌所吩咐的去行,

7.牽了驢和驢駒來,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穌就騎上。

8.眾人多半把衣服鋪在路上;還有人砍下樹枝來鋪在路上。

9.前行後隨的眾人喊著說: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是稱頌的話)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10.耶穌既進了耶路撒冷,合城都驚動了,說:這是誰?

11.眾人說:這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穌。

12.耶穌進了神的殿,趕出殿裡一切做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

13.對他們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

14.在殿裡有瞎子、瘸子到耶穌跟前,他就治好了他們。

15.祭司長和文士看見耶穌所行的奇事,又見小孩子在殿裡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就甚惱怒,

16.對他說:這些人所說的,你聽見了嗎?耶穌說:是的。經上說你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你們沒有念過嗎?

17.於是離開他們,出城到伯大尼去,在那裡住宿。

18.早晨回城的時候,他餓了,

19.看見路旁有一棵無花果樹,就走到跟前,在樹上找不著什麼,不過有葉子,就對樹說:從今以後,你永不結果子。那無花果樹就立刻枯乾了。

20.門徒看見了﹐便希奇說:無花果樹怎麼立刻枯乾了呢?

21.耶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無花果樹上所行的事,就是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裡!也必成就。

22.你們禱告,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著。

23.耶穌進了殿,正教訓人的時候,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來問他說:你仗著什麼權柄做這些事?給你這權柄的是誰呢?

24.耶穌回答說:我也要問你們一句話,你們若告訴我,我就告訴你們我仗著什麼權柄做這些事。

25.約翰的洗禮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來的?是從人間來的呢?他們彼此商議說:我們若說從天上來,他必對我們說:這樣,你們為什麼不信他呢?

26.若說從人間來,我們又怕百姓,因為他們都以約翰為先知。

27.於是回答耶穌說:我們不知道。耶穌說:我也不告訴你們我仗著什麼權柄做這些事。

28.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他來對大兒子說:我兒,你今天到葡萄園裡去做工。

29.他回答說:我不去,以後自己懊悔,就去了。

30.又來對小兒子也是這樣說。他回答說:父啊,我去,他卻不去。

31.你們想,這兩個兒子是哪一個遵行父命呢?他們說:大兒子。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倒比你們先進神的國。

32.因為約翰遵著義路到你們這裡來,你們卻不信他;稅吏和娼妓倒信他。你們看見了,後來還是不懊悔去信他。

33.你們再聽一個比喻:有個家主栽了一個葡萄園,周圍圈上籬笆,裡面挖了一個壓酒池,蓋了一座樓,租給園戶,就往外國去了。

34.收果子的時候近了,就打發僕人到園戶那裡去收果子。

35.園戶拿住僕人,打了一個,殺了一個,用石頭打死一個。

36.主人又打發別的僕人去,比先前更多;園戶還是照樣待他們。

37.後來打發他的兒子到他們那裡去,意思說:他們必尊敬我的兒子。

38.不料,園戶看見他兒子,就彼此說:這是承受產業的。來吧,我們殺他,佔他的產業!

39.他們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園外,殺了。

40.園主來的時候要怎樣處治這些園戶呢?

41.他們說:要下毒手除滅那些惡人,將葡萄園另租給那按著時候交果子的園戶。

42.耶穌說:經上寫著: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主所做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

43.所以我告訴你們,神的國必從你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

44.誰掉在這石頭上,必要跌碎;這石頭掉在誰的身上,就要把誰砸得稀爛。

45.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聽見他的比喻,就看出他是指著他們說的。

46.他們想要捉拿他,只是怕眾人,因為眾人以他為先知。

 

今天,我們在末世當中,要努力進神的國。其實神的作為、神的審判已臨到這世界。馬太福音一直講「天國」,但本章耶穌跟祭司長和長老講「神的國」,兩者有何分別呢?當耶穌講「天國」,祂是天國的權柄和能力。因此,耶穌要把「天國」,就是天上的權柄和能力帶到地上。然而,當講「神的國」時重點不在權柄和能力。祭司長和長老在舊約的國度,以為已得著天國,但他們沒有果子,不聽神的話,最後神審判他們不屬「神的國」,所以「神的國必從你們奪去」,他們不能進神的國。

 

一、 王進入耶路撒冷(太廿一1-11)

「必看見一匹驢拴在那裡,還有驢駒同在一處」(太廿一1-2)這時候應該是周日,聖經清楚記載耶穌需要用一匹驢和驢駒,牠們就被牽到耶穌跟前,這為要應驗舊約先知的話,顯明耶穌是王,因為舊約記載,受膏者進城的景況就是如此。耶穌騎上驢駒,眾人多半把衣服鋪在路上;還有人砍下樹枝來鋪在路上。耶穌也坦然接受大家的歡呼。這裡反映耶穌很想公開表示自己的身份,讓大家知道他是王、是救主,因為時候已經到最後了。驢駒就是年輕的小驢子,是從來沒有被騎過,也沒有背負過東西的,耶穌就是第一個騎上這驢駒的人。我們服事神,要像驢駒般服事我們的主,心中單單被耶穌佔據和使用。

 

「牽了驢和驢駒來」(太廿一7)從經文可見,耶穌需要驢駒,也需要驢為他背負行李。同樣,我們有些人服事像驢,也有些像驢駒。不管我們是在任何崗位,神都需要和使用。我們要為神的揀選而感恩,「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作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啟14:13)。服事神不僅僅使你在今生能夠對神的大能有更多的認識,就是我們將來去到天父的面前,作工的果效也必伴隨我們。

 

二、 王進入聖殿(太廿一12-17)

王心裡最記掛的就是聖殿,然而耶穌第一次以王的身份去到聖殿,看到的卻是一切的買賣。王回到屬於自己的地方,預表王的來到為要執掌王權,告訴我們時間到了,聖殿有聖殿的工,我們要禱告,神的家要叫人得醫治。

 

三、 無花果樹枯乾(太廿一18-22)

耶穌來到自己的地方,為要找果子,然而裡面沒有禱告的果子,只有貪婪,祭司更利用權柄作不當作的事,所以無花果樹的咒詛是王對以色列的審判。神要棄絕審判以色列,因為以色列沒有果子。同樣我們也要警惕,因為神雖有恩典,但王也可能隨時來到我們當中找果子。

 

四、 基督的王權(太廿一23-46)

基本上,「匠人所棄的石頭」(太廿一42)有兩大方面的啟示:即有關以色列國被外邦敵國所棄與主耶穌被本國猶太人所棄。這里耶穌用了兩個比喻,第一個是兩個兒子的比喻。耶穌以大兒子來比喻稅吏與娼妓,以小兒子來比喻祭司長與文士。稅吏與娼妓起初是壞的,好像大兒子說了不聽,但他們最終信施洗約翰(太廿一32);但祭司長與文士就如小兒子,本來是聽的,但其實不信。這比喻顯出祭司長與文士不遵行神的話,所以他們連稅吏娼妓也不如。這也顯示出我們老我裡面的一種成份,就是我們不喜歡聽、不喜歡行,也很難去悔改。

 

弟兄姐妹,我們一生都要向神交賬,神藉著這塊奇妙的石頭「耶穌」,詮釋神所應許的彌賽亞,必然完全應驗在主耶穌基督身上。神給我們恩賜、生命,我們有結出果子來嗎?曾領受的福音、恩賜、豐富,這些就是我們的葡萄園。求主幫助我們摸著耶穌的心,滿足王的需要,謙卑像驢駒般為主所用;幫助我們調整生命的優次,起來將福音傳遍地極,並牧養主所交託的羊。以馬內利


收藏(0)
請登入加入書籤 關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