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信,南方的亞拉得王、中部的亞摩利王西宏和北部的巴珊王噩都成了神的百姓生命成長的「食物」,也成為神必將帶領他們進入應許之地迦南的保證。
民數記 (十二) 旗開得勝
出處:好消息TV 主講人:陳老師
前面《民數記》二十章講述米利暗、亞倫去世,以利亞撒剛接任大祭司(參民二十28),全會眾剛剛「為亞倫哀哭了三十天」(參民二十29),迦南人就來攻擊他們,「擄了他們幾個人」(民廿一1),新的世代剛一開始就遇到了挫折。這個挫折在人是失敗,在神卻是得勝。本章記載的是以色列人在曠野中漂泊了三十八年後,再次回到加底斯以及後來所發生的事情。繼續按影片主題《民數記》廿一章1-35節的經文範圍,我們來聽陳老師怎麼說
視頻
附上音頻補充
以下文字非視頻內容,僅做粗略分享:
以色列人啟程後首兩宗勝利之役:1.在何珥瑪擊敗迦南人(民廿一1-3),2.把亞摩利人從亞嫩河擊退至雅博河(民廿一21- 35),並佔領了巴珊之地.途中百姓因道路難行又生埋怨,神於是用毒蛇去懲罰他們(民廿一4-9),後帶領他們向東北行繞過以東(民廿一10-20)。因為神要藉著這小小的挫折來恢復百姓的信心,用外面的挫折催促他們去仰望神,「向耶和華發願」(民廿一2)。人若是甘心走在神的路上,就能看見挫折是神引導我們恢復信心的機會。按影片重點經文先來看《民數記》廿一章1-35節經句,請看如下:
民數記 廿一章
1.住在南地的迦南人亞拉得王,聽說以色列人從亞他林路來,就和以色列人爭戰,擄了他們幾個人。
2.以色列人向耶和華發願說:你若將這民交付我手,我就得盡他們的城邑毀滅。
3.耶和華應允了以色列人,將迦南人交付他們,他們就盡行加南人和迦南人的城邑毀滅。那地方的名便叫何珥瑪(何珥瑪是毀滅的意思)。
4.他們從何珥山起行,往紅海那條路走,要繞過以東地。百姓因這路難行,心中甚是煩躁,
5.就怨訟神和摩西說:你們為什麼把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死在曠野呢﹖這裡沒有糧,沒有水,我們的心厭惡這淡薄的食物。
6.於是耶和華使火蛇進入百姓中間,蛇就咬他們。以色列人中死了許多。
7.百姓到摩西那裡,說:我們怨実耶和華和你,有罪了。求你禱告耶和華,叫這些蛇離開我們。於是摩西為百姓禱告。
8.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製造一條火蛇,掛在桿子上;凡被咬的,一望這蛇,就必得活。
9.摩西便製造一條銅蛇,掛在桿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這銅蛇就活了。
10.以色列人起行,安營在阿伯。
11.又從阿伯起行,安營在以耶亞巴琳,與摩押相對的曠野,向日出之地。
12.從那裡起行,安營在撒烈谷。
13.從那裡起行,安營在亞嫩河那邊。這亞嫩河是在曠野,從亞摩利的境界流出來的;原來亞嫩河是摩押的邊界,在摩押和亞摩利人搭界的地方。
14.所以耶和華的戰記上說:蘇法的哇哈伯與亞嫩河的谷,
15.並向亞珥城眾谷的下坡,是靠近摩押的境界。
16.以色列人從那裡起行,到了比珥(比珥是井的意思)。從前耶和華吩咐摩西說:招聚百姓,我好給他們水喝,說的就是這井。
17.當時,以色列人唱歌說:井啊,湧上水來!你們要向這井歌唱。
18.這井是首領和民中的尊貴人用圭用杖所挖所掘的。以色列人從曠野往瑪他拿去,
19.從瑪他拿到拿哈列,從拿哈列到巴末,
20.從巴末到摩押地的谷,又到那下望曠野之毘斯迦的山頂。
21.以色列人差遣使者去見亞摩利人的王西宏,說:
22.求你容我們從你的地經過;我們不偏入田間和葡萄園,也不喝井裡的水,只走大道(原文作王道),直到過了你的境界。
23.西宏不容以色列人從他的境界經過,就招聚他的眾民出到曠野,要攻擊以色列人,到了雅雜與以色列人爭戰。
24.以色列人用刀殺了他,得了他的地,從亞嫩河到雅博河,直到亞捫人的境界,因為亞捫人的境界多有堅壘。
25.以色列人奪取這一切的城邑,也住在亞摩利人的城邑,就是希實本與希實本的一切鄉村。
26.這希實本是亞摩利王西宏的京城;西宏曾與摩押的先王爭戰,從他手中奪取了全地,直到亞嫩河。
27.所以那些作詩歌的說:你們來到希實本;願西宏的城被修造,被建立。
28.因為火從希實本發出,有火焰出於西宏的城,燒盡摩押的亞珥和亞嫩河邱壇的祭司(祭司原文作主)。
29.摩押啊,你有禍了!基抹的民哪,你們滅亡了!基抹的男子逃奔,女子被擄,交付亞摩利的王西宏。
30.我們射了他們;希實本直到底本盡皆毀滅。我們使地變成荒場,直到挪法;這挪法直延到米底巴。
31.這樣,以色列人就住在亞摩利人之地。
32.摩西打發人去窺探雅謝,以色列人就佔了雅謝的鎮市,趕出那裡的亞摩利人。
33.以色列人轉回,向巴珊去。巴珊王噩和他的眾民都出來,在以得來與他們交戰。
34.耶和華對摩西說:不要怕他!因我已將他和他的眾民,並他的地,都交在你手中;你要待他像從前待住希實本的亞摩利王西宏一般。
35.於是他們殺了他和他的眾子,並他的眾民,沒有留下一個,就得了他的地。
「耶和華的戰記」(民廿一14)可能是一部古代詩集,現在已經失傳。當大祭司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接任,這些都注記了第一代以色列人的過去,下一代的任務已經開始。他們的命運將會是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他們與敵人爭戰的勝敗和得救的神蹟。我們略作以下分述:
一.何珥瑪擊敗迦南人(民廿一1-3)
三十八年前,舊世代的以色列人不肯順服神,「擅敢上山頂去」(參民十四44),想憑著自己的心意強行進入迦南,結果被迦南人一直追殺到「何珥瑪」(參民十四45)。 「何珥瑪חָרְמָה」原文的意思是庇護所,而字根就是「盡行毀滅חָרַם」。現在,新世代的百姓不再憑著自己去爭戰,而是「向耶和華發願」(民廿一2),求神「將這民交給我手」(民廿一2),神就讓他們在同一個「何珥瑪」(民廿一3)享用了得勝,恢復了信心。 「耶和華應允了以色列人,把迦南人交付他們」(民廿一3),神也用「何珥瑪」的得勝,作為神允許百姓得著應許之地的憑據。
二.仰望銅蛇得醫治(民廿一4-9)
「因這路難行」(民廿一4),就引出了「你們為什麼把我們從埃及領出來」、「我們的心厭惡這淡薄的食物」(民廿一5)等一堆抱怨,這些都是老調重彈(參民十一6),顯示帶頭「怨神和摩西」(民廿一5)的還是舊世代的以色列人。百姓在曠野飄流的每一天都在神的保護之中,但活在恩典的罪人卻很容易對恩典麻木,眼睛只盯著沒有的,卻不知為已有的感恩。所以神這次造就新世代的方法,不是像在「米利巴水」(參民二十13)那樣繼續供應他們,而是撤回了祂保護的手,任憑「火蛇進入百姓中間」(民廿一6),讓百姓知道自己原來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火蛇נָחָשׁ שָׂרָף」原文是「撒拉弗蛇」,而「撒拉弗שָׂרָף」正是神寶座旁天使的名字(參賽六2)。神不是除掉「火蛇」(民廿一6),而是讓百姓「製造一條火蛇,掛在桿子上;凡被咬的,一望這蛇,就必得活」(民廿一8),是要顯明神是「火蛇」的主宰,也是醫治的主宰(參出十五26)。
「摩西便製造一條銅蛇」(民廿一9),「銅蛇」本身並沒有醫治的能力,是人「望這銅蛇」(民廿一9)所表明的對神的信心,使他們支取了神的醫治能力。後來這「銅蛇」被以色列人當成偶像來敬拜,以致希西家必須「打碎摩西所造的銅蛇」(參王下十八4)。同樣,我們也不能把十字架、基督受難像當作〝偶像〞來敬拜。
三.從何珥山到摩押谷(民廿一10-20)
神繼續帶領以色列人繞過了以東地,「撒烈谷」(民廿一12)的意思是「杞柳小溪」,從約旦高原向西流入死海南部,是摩押的南界。又從蘇法的哇哈伯與亞嫩河谷並河谷底部延伸到亞珥城是靠近摩押邊界(民廿一14-15)。 「以色列人從那裡起行,到了比珥」(民廿一16),到這裡快速起行、安營,共有十站。以色列人來到「比珥」(民廿一16)又沒有水喝。同樣是面臨難處,舊世代的首領們是領頭爭鬧,新世代的首領們卻是照著神的話帶領百姓挖井(民廿一16),學會了順服信靠,也學會了降卑服事。神祝福以色列百姓路程,到中段經過水井比珥地,莫忘記神的恩典,而起舞歌頌,「那時,以色列人就唱了這首歌,說: 「井啊,湧上水來。 你們要向這井歌唱。 」(民廿一17)。這首「井歌」,求神繼續更新祂的百姓。考門夫人在《沙漠甘泉》中寫道:「讚美使我們得到泉源,怨言使我們招審判。甚至禱告也不能使井湧上水來,因為沒有一件東西比讚美更能叫神喜悅。讚美是信心最準確的憑據。
「瑪他拿」(民廿一18)字義是「耶和華的禮物」。 「拿哈列」(民廿一19)字義是「上帝的水流」。 「巴末」(民廿一19)字義是「高處」。路線是從死海南端向北前進,在死海和約旦河東岸一路向北,最後到達「毗斯迦的山頂」(民廿一20),在山頂高處可以「下望曠野」(民廿一20 ),俯瞰耶利哥、遠眺應許之地。
四.戰勝兩王(民廿一21-35)
「只走大道(原文是王道),直到過了你的境界」(民廿一22),以色列人派人提出的和平過境請求,與向以東提出的一致(參民二十17)。西宏的反應與以東一樣強硬,不過以色列人的反應就不一樣,對以東是繞過去,對西宏,就是征服。新世代的以色列人行在神心意中,他們打敗了亞摩利人,殺了他們的王西宏,以色列人代表神審判了罪惡滿盈的亞摩利人,應驗了神在《創世紀》十五章的應許。緊接著神為他們開道路,繼續向北推進征服巴珊—噩的王國。巴珊是約但河東肥沃的草原,在以色列人要渡過約但河進入應許地的地方以北。 《民數記》廿一章27-30節是一首古老的戰歌,先敘述昔日亞摩利人與摩押人爭戰;後唱以色列人戰勝亞摩利人。
靠著神的憐憫和他們的信心,神說「不要怕祂」(民廿一34),新一代的百姓就憑著信心剛強得勝。在「以得來」(民廿一33)這個地方,滅盡了巴珊王和他的眾民,完全征服了巴珊。之後,以色列人便返回摩押平原對著耶利哥安營。神帶領以色列人從南向北橫跨約旦高原,奪得了應許之地東邊的亞摩利人之地。因著信,南方的亞拉得王、中部的亞摩利王西宏和北部的巴珊王噩都成了神的百姓生命成長的「食物」(參民十四9),也成為神必將帶領他們進入應許之地迦南的保證(參申三21-22)。
舊世代的百姓對神白白賜給他們的嗎哪不屑一顧,甚至「厭惡」,是因為人天然的「生命」就是「厭惡」從神而來的「食物」和話語。人若無法解決生命的問題,更新自我,與神的關係永遠都沒辦法正確。我們從詩篇七、八篇中看到,人埋怨神是出於:
1.向著神心不誠實(參詩七八8);
2.不肯照神的律法行(參考詩七八10);
3.忘記神所行的奇妙作為(參詩七八11)。
我們的牢騷也常常出於這些輕率的態度與行為。如果我們能徹底根治訴苦的因由,它就不會在生命之中繁衍滋長。人生的爭戰要能得勝,我們第一要先相信神能幫助我們,第二是倚靠神,第三是照神所指示的律例典章去行。阿們!以馬內利
天天以神的話為靈命的糧食
日日以神的道為行為的準章
感謝肢體家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