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拿在此之前是一个很自卑的女人,因为她没有生育的能力。她得到儿子之后的感恩祷告却让我们看到,她是个喜乐的人,开口就是赞美的话。
撒母耳记 上– 信心的欢呼
出处:好消息TV 主讲人:康老师
《撒母耳记.上》是一卷时代转换过渡的书,因为在其中我们发现以色列国的历史,从士师秉政转变成君王掌权。圣经告诉我们说,哈拿不能生育,耶和华不使她生育。继续经文主要的人物是哈拿,哈拿向上帝祷告,她选择的是“用祷告战胜自己的软弱、用祷告战胜自己的愁苦、用祷告使自己的灵命更加刚强”的原则。藉着祷告使自己和上帝的关系更加亲近。她把人的事情放在背后,把上帝摆在面前。按视频内容《撒母耳记.上》一章 15-28节,我们一起来听听康老师的分享
视频
附上音频补充
以下文字非视频内容,仅做粗略分享:
哈拿因为心里愁苦,痛痛哭泣,别人在激动她,她于是到耶和华面前祈祷,我的苦情惟有耶和华上帝你知道,惟有你最了解我,如果你“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哈拿的许愿、祈祷是很明确的,我们要看到,她说「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撒上一11),这是哈拿真诚的许愿,一种祈祷。按视频进度,我们先来看《撒母耳记.上》一章 15-28节的经文:
撒母耳记.上 一章 15-28
15.哈拿回答说:主啊,不是这样。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清酒浓酒都没有喝,但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
16.不要将婢女看作不正经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动,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
17.以利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
18.哈拿说:愿婢女在你眼前蒙恩。于是妇人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
19.次日清早,他们起来,在耶和华面前敬拜,就回拉玛。到了家里,以利加拿和妻哈拿同房,耶和华顾念哈拿,
20.哈拿就怀孕。日期满足,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
21.以利加拿和他全家都上示罗去,要向耶和华献年祭,并还所许的愿。
22.哈拿却没有上去,对丈夫说:等孩子断了奶,我便带他上去朝见耶和华,使他永远住在那里。
23.他丈夫以利加拿说:就随你的意行吧!可以等儿子断了奶。但愿耶和华应验他的话。于是妇人在家里乳养儿子,直到断了奶;
24.既断了奶,就把孩子带上示罗,到了耶和华的殿;又带了三只公牛,一伊法细面,一皮袋酒。(那时,孩子还小。)
25.宰了一只公牛,就领孩子到以利面前。
26.妇人说:主啊,我敢在你面前起誓,从前在你这里站着祈求耶和华的那妇人,就是我。
27.我祈求为要得这孩子;耶和华已将我所求的赐给我了。
28.所以,我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于是在那里敬拜耶和华。
我们没有办法考证哈拿结婚几年了还没有孩子,但是我们知道她这样的苦情肯定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哈拿是默默地祷告,这样动嘴唇的时候,以利以为她喝醉了。以利已经年老昏花,但却说对了话,成为神话语的出口。我们略做以下分述:
一.耶和华顾念哈拿 (撒上一15-20)
以利以为哈拿「喝醉了」(撒上一13),哈拿便向以利解释说明。「主啊,不是这样」(撒上一15),哈拿称呼以利「主啊」,当时是一种尊称,因为以利是祭司也是士师。「倾心吐意」(撒上一15),原文的意思是“倾倒出自己的生命”。哈拿所经历的难处越沉重,与神的交通就越深入,以致她在神面前“倾倒出自己的生命”,也摸着了神的心意。「不正经」(撒上一16),原文的意思是不重要的、没用的。哈拿经过祷告之后,神藉着以利向哈拿说「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祂所求的。」(撒上一17),从以利向哈拿说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此时哈拿并不知道,神已答应要给她一个儿子了。以利之所以能说对话,并非因为他明白神的心意,而是因为他的职分是祭司。哈拿听到了以利的一句话,「面上再不带愁容了」(撒上一18),因为神所赐的平安已经进入了她的心,让她得着了安息。我们看到在有关祷告的问题方面,首先第一点我们从哈拿的身上可以看到的就是交托,就是要把我们所有的问题和困难都交托与神,求神引导。将内心的感受告诉神,让祂来解决困局,这才是克服愁苦的良方,然后我们便可以再寻求良师益友的支持。
「耶和华顾念哈拿」(撒上一19),人的祷告对了,成了能与神同工的人,神的手就开始做工,「儿子」(撒上一20)就出生了。「撒母耳」(撒上一20)字义是“祂的名是上帝”,原文的发音「שְׁמוּאֵל/shem·ü·āl’ 」与「求」(20节)的发音「שָׁאַל/shä·al’」相近,哈拿大概是希望藉此提醒自己「撒母耳」是来自神。
二.终身归与耶和华 (撒上一21-28)
哈拿全家「要向耶和华献年祭,并还所许的愿。」(撒上一21),「献年祭」原文是“那些日子的祭”,是指耶和华的节期的献祭,不过这个祭的性质与细节已经无可考。「还所许的愿」原文没有还,仅仅是“为了献年祭和许愿”,妻子哈拿许的愿,必须经过丈夫以利加拿的认可(参民三十1-16),这个愿可能是以利加拿认可哈拿的愿,也有可能是其他的愿。「直到断了奶」(撒上一22)的时间,在古代以色列通常是三岁。「永远住在那里」(撒上一22),指撒母耳将终生在神的殿事奉。撒母耳不是以亚伦后裔的身分当祭司,而是按照拿细耳人的条例被神选召作祭司。以利加拿说「随你的意行吧」(撒上一23),就是认可他妻子所许的愿,因此,这也就成了他自己的愿(参民三十7)。「愿耶和华应验祂的话」(撒上一23),在七十士译本和死海古卷中的翻译是“愿耶和华坚定你的话”、“愿耶和华使你照你的话行”。
「既断了奶,就把孩子带上示罗」(撒上一24),利未人任职的岁数是廿五至五十岁(参民八24-25)。但撒母耳不但是利未人,也是终身奉献的拿细耳人,所以从小就开始事奉神。「公牛」(撒上一24)是还愿祭中最昂贵的一种(参民十五3),而哈拿却献上了三份。「一伊法细面,一皮袋酒」(撒上一24),就是与「三只公牛」(撒上一24)同献的素祭和奠祭的分量(参民十五8-10)。哈拿不但用三份献祭表达了感恩,她更大的、更蒙悦纳的奉献,是毫无保留地顺服了神的权柄,彻底献上了自己唯一的儿子。「归与」(撒上一28)原文和「求」(撒上一26、27)是同一个词「שָׁאַל」,这是双关语。神把哈拿所「求 שָׁאַל」的赐给她,哈拿就把向神「求」来的献上「归于 שָׁאַל」神,这正是神所悦纳的「本于祂,倚靠祂,归与祂」(参罗十一36)的事奉,动机、方法和结果都合神心意。撒母耳是哈拿辛苦盼来的儿子,她却愿意将之奉献给神,甚至是长期与小孩分离也在所不惜。这几节经文说明,我们应当把甚么样的礼物献给神。平常所献上的是微不足道的(例如:礼拜天早晨去敬拜神,循例作十一奉献等),还是作出重大牺牲的礼物呢?或者是向神象征性地献上,还是将整个人生献给神呢?
哈拿在此之前是一个很自卑的女人,因为她没有生育的能力,被人激动,就多有愁苦,也不想吃饭,天天睡不着觉。她得到儿子之后的感恩祷告却让我们看到,她是一个喜乐的人,她开口就是赞美的话,她也肯去吃饭了。她知道上帝是她的帮助,是她的避难所。因为她感恩,上帝给她更多的恩典。我们是否天天活在感恩当中?因为感恩的人才会更加得到神的恩典。阿们!我们明天继续,以马内利
天天以神的话为灵命的粮食
日日以神的道为行为的准章
感谢肢体家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