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现在的任何困难环境,我们不用惧怕,只管跟随神,神到如今都帮助我们,愿神继续兴起我们每一个人。


撒母耳记.上-以便以谢 (补07)

出处:佳音LOVE联播网   主讲人:康老师

先前「耶和华因伯·示麦人擅观祂的约柜,就击杀了他们七十人」(参撒上六19),伯.示麦人想要送走约柜,于是约柜就运到基列.耶琳的亚比拿达的家中。其实也不能说伯示麦人不欢迎约柜归来,但是他们似乎就是缺少了敬畏。高兴之余,失了敬畏的心,就任自己好奇的心左右,终究是导致了悲剧。我们是否对上帝存有敬畏之心呢?考量不同读者需要,采逐章分享,接续我们以音频分享第七章,按音频内容《撒母耳记.上》七章 1-17节,我们一起来听听康老师的分享

音频《撒母耳记.上》七章

以下文字非音频内容,仅做粗略分享:

「约柜在基列‧耶琳许久」(撒上七2),由和合本的翻译看起来,很容易让人以为约柜在基列耶琳的时候,以色列人归向神。其实这段时间,非利士人对以色列人的压迫加剧,导致以色列人痛苦不堪,向上帝哀号哭泣。很像标准的《士师记》场景。故事焦点依然是「耶和华的约柜」,也是撒母耳在祭司以利死后,正式登场「作以色列的士师」(撒上七15)。按音频进度,我们先来看《撒母耳记.上》七章 1-17节的经文:

 

撒母耳记. 七章

1.基列‧耶琳人就下来,将耶和华的约柜接上去,放在山上亚比拿达的家中,分派他儿子以利亚撒看守耶和华的约柜。

2.约柜在基列‧耶琳许久。过了二十年,以色列全家都倾向耶和华。

3.撒母耳对以色列全家说:你们若一心归顺耶和华,就要把外邦的神和亚斯她录从你们中间除掉,专心归向耶和华,单单地事奉他。他必救你们脱离非利士人的手。

4.以色列人就除掉诸巴力和亚斯她录,单单地事奉耶和华。

5.撒母耳说:要使以色列众人聚集在米斯巴,我好为你们祷告耶和华。

6.他们就聚集在米斯巴,打水浇在耶和华面前,当日禁食,说:我们得罪了耶和华。于是撒母耳在米斯巴审判以色列人。

7.非利士人听见以色列人聚集在米斯巴,非利士的首领就上来要攻击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听见,就惧怕非利士人。

8.以色列人对撒母耳说:愿你不住地为我们呼求耶和华─我们的神,救我们脱离非利士人的手。

9.撒母耳就把一只吃奶的羊羔献与耶和华作全牲的燔祭,为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耶和华就应允他。

10.撒母耳正献燔祭的时候,非利士人前来要与以色列人争战。当日,耶和华大发雷声,惊乱非利士人,他们就败在以色列人面前。

11.以色列人从米斯巴出来,追赶非利士人,击杀他们,直到伯甲的下边。

12.撒母耳将一块石头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间,给石头起名叫以便以谢,说: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

13.从此,非利士人就被制伏,不敢再入以色列人的境内。撒母耳作士师的时候,耶和华的手攻击非利士人。

14.非利士人所取以色列人的城邑,从以革伦直到迦特,都归以色列人了。属这些城的四境,以色列人也从非利士人手下收回。那时以色列人与亚摩利人和好。

15.撒母耳平生作以色列的士师。

16.他每年巡行到伯特利、吉甲、米斯巴,在这几处审判以色列人。

17.随后回到拉玛,因为他的家在那里;也在那里审判以色列人,且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约柜为甚么停留在基列.耶琳二十年?以利去世后,撒母耳还小尚未能承接士师的工作,所以神一再等候,等候孩子撒母耳起来,当撒母耳起来,他就带领以色列全家回归。撒母耳是以色列民最后的一位士师。参孙作拿细耳人,是神所吩咐的;撒母耳作拿细耳人,却是他母亲主动献上的。但撒母耳与以色列之前所出现的士师都不一样,他从小成长在示罗的殿中,「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侍立在耶和华面前」(参撒上二18)。士师是“审判者,也是拯救者”,在民族受到他人欺压时,要带领百姓去争战。这对撒母耳而言,有点强人所难,可这都是神的计划。我们略做以下分述:

 

一.带领以色列人归向耶和华 (撒上七1-12)

此时示罗应该已经被毁,所以约柜不是运到示罗,而是运到基列.耶琳。基列·耶琳在从沿海平原经梭烈谷上到耶路撒冷的路上,已经进入犹大山地,海拔约720米,所以说基列·耶琳人「下来」(撒上七1)。「亚比拿达」(撒上七1)可能是一位敬虔的利未人,所以并没有因为伯·示麦人的悲剧而为难(参撒上六19-21)。他有三个儿子:以利亚撒(撒上七1)、乌撒和亚希约(参撒下六3)。乌撒后来因触摸约柜而被神击杀(参撒下六6-7)。非利士人虽然惧怕神的约柜,但却不怕神的百姓。经过亚弗之战,他们已经看出以色列人失去了神的同在,也看透了百姓的属灵麻木,所以照样辖制他们,而百姓竟然「过了二十年」(撒上七2)才向神痛哭。「以色列全家都倾向耶和华」(撒上七2),原文是“以色列全家都向耶和华哭泣”,表明他们的哭泣就像士师时代一样,只是因为痛苦,而不是因为悔改。在士师时代,百姓并不是第一次除掉偶像(参撒上十二10)。但他们除掉偶像,只是因为受不了仇敌的辖制,而不是因为看见了偶像的可憎,更不是因为「专心归向耶和华」(撒上七3)。因此,他们虽然除掉了外面的偶像,「单单地事奉耶和华」(撒上七4),里面却把利益和安全当成了新的偶像,渐渐代替了神的地位,以致最后看不见神保护的手,反而要求撒母耳像列国一样为他们立王(参撒上八5)。撒母耳提出的三个要求,也是教会和信徒属灵复兴的三个必要条件:

1.「把外邦的神和亚斯她录从你们中间除掉」(撒上七3):除掉里面和外面的偶像,不让任何人、事、物在心中代替神;

2.「专心归向耶和华」(撒上七3):不是为了解决难处而利用神,而是因为爱慕神、痛恨罪,认识了肉体和偶像的可怕,所以专心跟从神、顺服神,成为「属圣灵」(参罗八9)的人;

3.「单单地事奉祂」(撒上七3):也就是「爱耶和华——你们的神,行祂一切的道,守祂的诫命,专靠祂,尽心尽性事奉祂」(参书廿二5),不可「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参太六24)。

「米斯巴」(撒上七6)的意思是“守望台”,位于便雅悯境内(参书十八26),以色列人曾在此聚集进攻便雅悯人(参士二十)。「打水浇」(撒上七6),圣经其他地方都没有记载类似的仪式,这里表示「倾心如水」(参哀二19),可能透露出这个仪式背后的动机是表达哀痛悔改。「于是撒母耳在米斯巴审判以色列人」(撒上七6),指撒母耳正式开始做士师。以色列人聚集在米斯巴,立志与偶像断绝关系,相当于宣布脱离非利士人四十年的辖制(参士十三1),所以非利士人先发制人,主动「上来要攻击以色列人」(撒上七7)。撒母耳「为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撒上七9),燔祭牲只是「一只吃奶的羊羔」(撒上七9),可能因为非利士人已经兵临城下,来不及找更大的祭物。其实,出生八天的牲畜就可以当祭物(参利廿二27)。这次百姓是真心信靠神,即使危险迫在眉睫,他们还是耐心等待献祭完成。神是不会耽误事的神,燔祭刚刚献上,神的手就开始工作,「耶和华大发雷声,惊乱非利士人」(撒上七10)。非利士人趁机来攻击以色列人,撒母耳带领以色列人倚靠上帝击败非利士人。「伯甲」(撒上七11),字义是“公羊之家”或“羊儿之乡”,至今详细地点已无法可考。「以便以谢」(撒上七12)的意思是“帮助之石”,并不是亚弗附近的「以便以谢」(参撒上四1)。撒母耳「给石头起名叫以便以谢」(撒上七12),表示结束了上一个「以便以谢」的失败。第一个「以便以谢」,是百姓把约柜当作自己的帮助;第二个「以便以谢」,是百姓认识到约柜所代表的神才是真正的帮助,並且「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撒上七12)。

 

二.生作以色列的士师 (撒上七13-17)

米斯巴之战,结束了非利士人对以色列人四十年的辖制(参士十三1),使非利士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敢再入以色列人的境内」(撒上七13),但要到大卫做王的时代才被完全征服(参撒下八1)。「从以革伦直到迦特」(撒上七14),是一条从北到南、长约8公里的分界线,其中「以革伦」位于梭烈谷,「迦特」位于以拉谷,这两条山谷是非利士人进攻犹大山地的主要通道。「亚摩利人」(撒上七14)泛指迦南地的原住民,他们此时不再成为以色列人军事上的威胁。「伯特利、吉甲、米斯巴」(撒上七16),都在便雅悯和以法莲境内,撒母耳巡行的范围是迦南地的中部。「拉玛」(撒上七17),的祭坛,可能是代替示罗被毁的会幕。经文指出撒母耳是神所拣选的士师,他每年巡行以色列全地,在家里和三个地方审判以色列人。神与他同在,透过他拯救以色列人。

 

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撒母耳靠着神的手兴起作士师,带领以色列全家归向耶和华,不再拜其他偶像。愿我们都起来成为撒母耳,被神大大使用,带领全家和我们身边的人都归向神、服事神,神的手在我们身上,给我们能力,当我们倚靠祂时,神的手也会在仇敌身上,攻击仇敌,使仇敌败退,仇敌在我们身上所得着的要完全归还,正如非利士人要把土地归还给以色列人一样。面对现在的任何困难环境,我们不用惧怕,只管跟随神,神到如今都帮助我们,愿神继续兴起我们每一个人。阿们!我们明天继续,以马内利


天天以神的话为灵命的粮食

日日以神的道为行为的准章

感谢肢体家人的支持

 

收藏 (0)
请登录加入书签 关闭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