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要求立王的动机,却像列国一样,这与神最先的计划完全背道而驰。求立王并不是错,错在立王的动机和原因。


撒母耳记 上- 神与王

出处:好消息TV     主讲人:康老师

从上一章我们知道,以色民在撒母耳的带领下经历了一场属灵的复兴。他们除掉外邦偶像,专心归向耶和华,单单事奉他。不仅如此,他们禁食祷告,认罪悔改。当非利士人攻击时,撒母耳为百姓献上番祭并呼求耶和华,神就应允他,帮助以色列人大胜非利士人。撒母耳也因此奠定士师的地位,在伯特利,吉甲,米斯巴以及他的家乡拉玛这四个迦南中部城市事奉。到了本章,尽管圣经没有记载多少年过去了,但从第一节中我们知道撒母耳已经老迈,估计二三十年, 一代人的时间己经过去了。以色列人又故病复发,远离神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色列人求王的起因,结果和教训。按视频内容《撒母耳记.上》八章至九章 5节,我们一起来听听康老师的分享

视频

附上音频补充

 

以下文字非视频内容,仅做粗略分享:

以色列周遭的国家,「王」和「神」是分不开的,法老是太阳神或太阳神之子,亚扪人的「摩洛」、「米勒公」,摩押的「基抹」原文都跟「王」有关。所以当以色列人要求「立王」时,其实撒母耳想到的是附近国家那种集政治、军事、宗教权力于一身的君王。这当然就是厌弃撒母耳与耶和华的表现。不过后来以色列王变成是「神的受膏者」的身份,与周遭列国的君王宗教上的身份有所差异。“文字版”我们将以每日一章来分享,按逐章研读进度,我们先来看《撒母耳记.上》八章 1-22节的经文:

 

撒母耳记.上

1.撒母耳年纪老迈,就立他儿子作以色列的士师。

2.长子名叫约珥,次子名叫亚比亚;他们在别是巴作士师。

3.他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

4.以色列的长老都聚集,来到拉玛见撒母耳,

5.对他说:你年纪老迈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

6.撒母耳不喜悦他们说立一个王治理我们,他就祷告耶和华。

7.耶和华对撒母耳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

8.自从我领他们出埃及到如今,他们常常离弃我,事奉别神。现在他们向你所行的,是照他们素来所行的。

9.故此你要依从他们的话,只是当警戒他们,告诉他们将来那王怎样管辖他们。

10.撒母耳将耶和华的话都传给求他立王的百姓,说:

11.管辖你们的王必这样行:他必派你们的儿子为他赶车、跟马,奔走在车前;

12.又派他们作千夫长、五十夫长,为他耕种田地,收割庄稼,打造军器和车上的器械;

13.必取你们的女儿为他制造香膏,做饭烤饼;

14.也必取你们最好的田地、葡萄园、橄榄园赐给他的臣仆。

15.你们的粮食和葡萄园所出的,他必取十分之一给他的太监和臣仆;

16.又必取你们的仆人婢女,健壮的少年人和你们的驴,供他的差役。

17.你们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你们也必作他的仆人。

18.那时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应允你们。

19.百姓竟不肯听撒母耳的话,说:不然!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

20.使我们像列国一样,有王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

21.撒母耳听见百姓这一切话,就将这话陈明在耶和华面前。

22.耶和华对撒母耳说:你只管依从他们的话,为他们立王。撒母耳对以色列人说:你们各归各城去吧!

 

以色列人过去直到士师的政体是神权政治,神并没有阻挡撒母耳两个儿子的败坏,也没有兴起新的士师。因为神使用撒母耳,就像使用新约的拿细耳人施洗约翰一样,是要让他成为国度君王的开路先锋,引进合神心意的大卫王。我们略做以下分述:

 

一.以色列民立王的动机 (撒上八1-9)

1.两个儿子的败坏 (撒上八1-3)

撒母耳「立他儿子作以色列的士师」(撒上八1),可能是让他们作审判案件的助手。撒母耳平时巡行的范围,是迦南地中部的「伯特利、吉甲、米斯巴、拉玛」(参撒上七16-17),而「别是巴」(撒上八2)是犹大最南部的城邑,靠近南地,撒母耳平时不会去那里。「约珥」(撒上八2)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是神”,「亚比亚」(撒上八2)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是父亲”,这两个名字代表了撒母耳对他们的属灵寄望。撒母耳能让他们当助手,表明他们的能力和表现应该不错。但是,属圣灵的人也会生出属肉体的儿子,人若没有建立起自己与神的关系,一旦有了合适的机会,必然会显出败坏的肉体本相。所以这两位父亲面前的好儿子,一旦独立工作,就「不行他的道」(撒上八3),「收受贿赂」(撒上八3),违反律法(参出廿三8;申十六19)。这三节经文让我们看见撒母耳这位神所重用的仆人人生的缺憾。首先,他把士师的职份传给他的两个儿子,有枉顾私情之嫌,因为士师不是世袭的。从来没有一个士师立自己的儿子作士师,每一位士师都是神自己兴起的。其次,他的两个儿子不行正道,贪图财利,屈枉正直,让我们想到前任大祭司以利的两个儿子的败坏。很难想象撒母耳居然会让他们成为士师,虽然圣经没有说到撒母耳教子无方,但是从结果上看撒母耳应该是有责任的。这是对我们作父母的提醒:在儿女教养上,从小塑造他们正直的品格才是最重要的事。

2.不要神作他们的王 (撒上八4-9)

撒母耳的两个儿子在那里的实权和影响都很有限,他们的腐败只是百姓立王的借口(撒上八5)。因为「以色列的长老」(撒上八4)并不是担心撒母耳「年纪老迈」(撒上八5),也不是想反对腐败,而是不肯以神为王(参出十五18)、不敢信靠神的保护,所以想「像列国一样」(撒上八5),就是以人为王,建立中央集权和常备军队,满足自己的安全感。撒母耳「不喜悦」(撒上八5)百姓要立王,因为神在以便以谢赐下的得胜(参撒上七13)已经证明:百姓得救和蒙福的唯一途径,就是除掉外邦神,「专心归向耶和华,单单地事奉祂」(参撒上七3),而不是建立一个更好的制度。但撒母耳并没有立刻反对,而是先「祷告耶和华」(撒上八6),以神的决定为决定。因为他知道,神的意念总是高过人的意念。现在,百姓要求「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撒上八5),实际上是认为列国的君王比神更加称职,弃绝在西奈山与神所立的约(参出十九6)。因此,神说:「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撒上八7)。

神指出,百姓的问题是「常常离弃我,事奉别神」(撒上八8);百姓用政治的方法来解决属灵的问题,把制度当作「别神」来事奉。虽然百姓要求立王的动机和时间都不对,但神却能借着这事来成就祂的计划。因此,既然百姓带着「最后通谍」来到神面前,神就任凭他们,让撒母耳「只管依从」(撒上八7),并且「警戒他们,告诉他们将来那王怎样管辖他们」(撒上八9)。「那王」(撒上八9)原文是单数,特指百姓想立的那种王。扫罗并不是神所拣选的,而是神所指出的最符合百姓心意的王。人若把权力集中在一起,固然可能一时非常高效;但一旦偏离神,就可能彻底败坏。现在百姓却要求效仿列国,立一个中央集权的王,并不是神要建立国度的道路。

 

二.为他们立王 (撒上八10-22)

1.先警戒百姓立王的后果 (撒上八10-18)

神要撒母耳先警戒他们,要立一个王,这个王就会管辖他们、劳役他们。赶车、奔走在车前」 (撒上八11),原文都是指“战车”,指服兵役。「跟马」(撒上八11)原文是“做马兵”。以色列人原来并没有常备军,所以无法制造战车、训练骑兵。只有立了王、建立了正规军队以后,才能提供战车和骑兵所需的制造、训练和维护。「千夫长、五十夫长」 (撒上八12),指训练有素的职业军官。神通过撒母耳警告百姓,以人为王,结果将是兵役、劳役、纳税、剥夺财产、丧失自由 (撒上八11-17)。「那时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应允你们」(撒上八18),因为「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参加六7),百姓必须自食其果,才能学到教训。

在给百姓立王之前,神先告诉百姓:以神为王,作神的「仆人」(撒上八17),是叫人得着自由、享用丰富;以人为王,作人的「仆人」(撒上八17),只会叫人丧失自由、失去丰富。神从来不勉强人,祂过去让人在伊甸园选择生命树,在西奈山选择律法,现在也让人在拉玛选择王;神每次都先清楚地把选择的结果摆在人面前,让人学习为自己「所选的」(撒上八18)负责。

2.撒母耳为百姓立王 (撒上八19-22)

「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撒上八19),百姓不肯听,坚持要立一个王。「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撒上八20),这本是神的工作(参申二十1-4),现在百姓却希望由王来执行。神拣选百姓,是要他们「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 (参出十九5),成为「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参民廿三9)。但现在,百姓却要求「像列国一样」(撒上八20),用人所立的王来代替以神为王。今天,信徒若不肯顺服神,只追求解决自己眼前的问题,也会「像列国一样」,用追随人来代替跟从神,用追随敌基督来代替跟从基督。既然百姓一意孤行,神就任凭他们,「只管依从他们的话」(撒上八22),这实际上是对百姓的管教(参罗一24)。但神的目标不只是为了管教,更是为了成就祂荣耀的计划,照着祂的时间,将祂的国度和祂所拣选的王显出来(参创四九10;民廿四17)。

 

以色列人被称为圣洁的族类,与万民有别,也是在万国中单单属于神的民族(参利二十26)。他们要求立王的动机,却像列国一样,这与神最先的计划完全背道而驰。求立王并不是错,错在立王的动机和原因。今天这个世界越来越纷乱,我们相信神仍然做王,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就是以神为我们的神,仍然相信耶和华是王,神会保护我们。我们要紧紧地跟随神,相信神是掌权!阿们!我们明天继续,以马内利


天天以神的话为灵命的粮食

日日以神的道为行为的准章

感谢肢体家人的支持

收藏 (0)
请登录加入书签 关闭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