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罗一路辛苦寻找父亲丢失的驴,表明他对父亲孝敬、顺服、忠心、体贴,这些品格完全符合百姓对领袖的理想。器皿已经拣选了,但他还没有预备好。


撒母耳记 上- 新心

出处:好消息TV     主讲人:康老师

在上一章中,以色列人不要撒母耳的儿子作他们的领袖,他们要撒母耳给他们立一个王,他们要向外邦人一样,有王治理他们,统管他们,带领他们争战。但以色列人却不知道他们其实早已经有一位超越地上所有君王的王,那就是全能神自己。今天的经文很清楚的说明任命君王的目的是为了「救我民脱离非利士人的手」(撒上九16),而非作威作福、横征暴歛。我们今天带领基督徒,是否也认清他们是属神「我的民」(撒上九17),而我们只是“陪伴者、帮助者”。按视频内容《撒母耳记.上》九章6节至十一章11节,我们一起先来听听康老师的分享

视频

附上音频补充

以下文字非视频内容,仅做粗略分享:

扫罗的父亲吩咐他去寻找丢了的驴(撒上九3)。我们常会以为事件是偶然发生的,但是从扫罗的事可以看出,神可能使用平常的事件,来达到祂的目的。我们要相信一切的境遇皆可能是”神所命定”的,对塑造我们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请你思想最近影响你的顺逆际遇,你能否从其中看出神的旨意,祂可能想使你具有某种素质,或者要领你在另一方面事奉祂。“文字版”我们将以每日一章来分享,按逐章研读进度,我们来看《撒母耳记.上》九章 1-21节的经文:

 

撒母耳记. 九章

1.有一个便雅悯人,名叫基士,是便雅悯人亚斐亚的玄孙,比歌拉的曾孙,洗罗的孙子,亚别的儿子,是个大能的勇士(或译:大财主)。

2.他有一个儿子,名叫扫罗,又健壮、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一个能比他的;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

3.扫罗的父亲基士丢了几头驴,他就吩咐儿子扫罗说:你带一个仆人去寻找驴。

4.扫罗就走过以法莲山地,又过沙利沙地,都没有找着;又过沙琳地,驴也不在那里;又过便雅悯地,还没有找着。

5.到了苏弗地,扫罗对跟随他的仆人说:我们不如回去,恐怕我父亲不为驴挂心,反为我们担忧。

6.仆人说:这城里有一位神人,是众人所尊重的,凡他所说的全都应验。我们不如往他那里去,或者他能将我们当走的路指示我们。

7.扫罗对仆人说:我们若去,有什么可以送那人呢?我们囊中的食物都吃尽了,也没有礼物可以送那神人,我们还有什么没有?

8.仆人回答扫罗说:我手里有银子一舍客勒的四分之一,可以送那神人,请他指示我们当走的路。

9.(从前以色列中,若有人去问神,就说:我们问先见去吧!现在称为先知的,从前称为先见。)

10.扫罗对仆人说:你说的是,我们可以去。于是他们往神人所住的城里去了。

11.他们上坡要进城,就遇见几个少年女子出来打水,问他们说:先见在这里没有?

12.女子回答说:在这里,他在你们前面。快去吧!他今日正到城里,因为今日百姓要在邱坛献祭。

13.在他还没有上邱坛吃祭物之先,你们一进城必遇见他;因他未到,百姓不能吃,必等他先祝祭,然后请的客才吃。现在你们上去,这时候必遇见他。

14.二人就上去;将进城的时候,撒母耳正迎着他们来,要上邱坛去。

15.扫罗未到的前一日,耶和华已经指示撒母耳说:

16.明日这时候,我必使一个人从便雅悯地到你这里来,你要膏他作我民以色列的君。他必救我民脱离非利士人的手;因我民的哀声上达于我,我就眷顾他们。

17.撒母耳看见扫罗的时候,耶和华对他说:看哪,这人就是我对你所说的,他必治理我的民。

18.扫罗在城门里走到撒母耳跟前,说:请告诉我,先见的寓所在哪里?

19.撒母耳回答说:我就是先见。你在我前面上邱坛去,因为你们今日必与我同席;明日早晨我送你去,将你心里的事都告诉你。

20.至于你前三日所丢的那几头驴,你心里不必挂念,已经找着了。以色列众人所仰慕的是谁呢?不是仰慕你和你父的全家吗?

21.扫罗说: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悯人吗?我家不是便雅悯支派中至小的家吗?你为何对我说这样的话呢?

22.撒母耳领扫罗和他仆人进了客堂,使他们在请来的客中坐首位;客约有三十个人。

23.撒母耳对厨役说:我交给你收存的那一分祭肉现在可以拿来。

24.厨役就把收存的腿拿来,摆在扫罗面前,撒母耳说:这是所留下的,放在你面前。吃吧!因我请百姓的时候,特意为你存留这肉到此时。当日,扫罗就与撒母耳同席。

25.众人从邱坛下来进城,撒母耳和扫罗在房顶上说话。

26.次日清早起来,黎明的时候,扫罗在房顶上。撒母耳呼叫他说:起来吧,我好送你回去。扫罗就起来,和撒母耳一同出去。

27.二人下到城角,撒母耳对扫罗说:要吩咐仆人先走(仆人就先走了);你且站在这里,等我将神的话传与你听。

 

以色列的第一任君王,将在父亲「丢了几头驴」(撒上九3)的引领下,走上通往君王的道路。神如何利用生活中,看似普通又令人烦恼的环境,我们往往不得而知。关于神怎样通过环境来引导人,人们存在两种错误认识。一种是,以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具有神的意旨。另一种错误的看法是,无视神的运行,无视祂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环境所做的工。我们略做以下分述:

 

一.寻找父亲走失的驴 (撒上九1-14)

1.扫罗的身家 (撒上九1-2)

「是个大能的勇士」(撒上九1),扫罗之父基士是一个富裕显贵、有财有势的以色列人。因此,扫罗出身名门望族,家世显赫。「扫罗」(撒上九2)一名的意思是“要求神”。以色列求立一个王,而扫罗名至实归,确实是一个“要求神”的人。又健壮又俊美:经文既提到扫罗的出身,也提到他的外貌。「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撒上九2)他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神拣选的第一位君王,为了满足世界的眼光完全取决于外貌形象,完全符合君王具有的典型形象。

2.扫罗为寻驴求见神人 (撒上九3-14)

他最后绕到撒母耳住的地方去了,就是苏弗地。「到了苏弗地」(撒上九5),苏弗地就是撒母耳的家乡「拉玛·琐非」(参撒上一1)。「扫罗对跟随他的仆人说:我们不如回去,恐怕我父亲不为驴挂心,反为我们担忧。」(撒上九5),他既忠心,又体贴孝顺。扫罗一路辛苦寻找父亲丢失的驴,表明他对父亲孝敬、顺服、忠心、体贴,这些品格完全符合百姓对领袖的理想。器皿已经拣选了,但他还没有预备好。我们被选上之后,也要继续预备自己。「仆人说:这城里有一位神人,是众人所尊重的,凡他所说的全都应验。我们不如往他那里去,或者他能将我们当走的路指示我们。」(撒上九6),扫罗是种田的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问世事,不知道社会正在发生什么事。他已经来到了撒母耳的故乡,却没听闻过大名鼎鼎的先知撒母耳,竟然还要由仆人来提议。在这个时间点,他仍是颇封闭的。「没有礼物可以送那神人」(撒上九7),出于对撒母耳的尊敬,扫罗不想两手空空去见他。「没有礼物」圣经中只出现这一次,有学者认为这是“见面礼”的专用名词。「一舍客勒的四分之一」(撒上九8),大约是当时工人一个星期的工资。

古代以色列的城邑通常建于水源附近的高地,所以要「上坡」(撒上九11)才能进城。城里的人每天都要出城打水。「打水」(撒上九11)通常是妇女的工作,一般是在比较凉快的黄昏时分。他们「遇见几个少年女子出来打水」(撒上九11),表明此时已近黄昏。「撒母耳正迎着他们来,要上邱坛去」(撒上九12),「邱坛」原文是高处,指山丘上献祭的地方。示罗被毁后,撒母耳在拉玛筑坛献祭(参撒上七17)。不过撒母耳已经“士师”这么久,没有建立集中敬拜地方,导致邱坛成为以后的问题,也是值得商榷的地方。

 

二.撒母耳与扫罗相遇 (撒上九15-27)

神在前一天,「已经指示撒母耳」(撒上九15),原文是“已经打开撒母耳的耳朵”。神在万有之上掌管一切,借着一系列的琐事、巧合,把扫罗带到撒母耳面前。「明日这时候」(撒上九16),关于未来的事情,神给了先知撒母耳具体的指示。扫罗受膏,是被神拣选执行两大任务:

1.「救我民脱离非利士人的手」(撒上九16),尽管扫罗的统治存在许多问题,却并非一无是处,不应视为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扫罗带领以色列取得了许多军事胜利,使以色列从非利士人的辖制下获得进一步的独立。

2.「治理我的民」(撒上九17)。表明扫罗不是外邦人的集权君王,而是管理神的「民」、神的「产业」(参出卅四9)的管家,必须按照神的旨意来做王。

这两项任务是为了解决当时百姓认为最重要的两大问题:

1.安全的保障;

2.整全的政府治理。

既然百姓一意孤行地要把属灵的问题当作政治的问题来解决(参撒上八19),神就「依从他们的话」(参撒上八22),允许他们用政治的方法来解决属灵的问题,好让他们从自己的拣选里学到功课,「那时,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应允你们」(参撒上八18)。

「走到撒母耳跟前」(撒上九18),扫罗前来求见一位大名鼎鼎的先知,不曾想他询问的第一个人竟然就是那位先知。「你们今日必与我同席」(撒上九19),扫罗一定感到惊讶。接着,这位神人邀请扫罗共赴筵席。最后,他从先知口中听到一些会令众人感到害怕的话,「明日早晨我送你去,将你心里的事都告诉你」(撒上九19)。「至于你前三日所丢的那几头驴」(撒上九20),由此,撒母耳向扫罗证明,他是一位神差派的真先知。他向扫罗表明他知道一些事情,这些事情除非神向他显明,否则他是绝无可能知道的。「以色列众人所仰慕的是谁呢?不是仰慕你和你父的全家吗?」(撒上九20),意思是把扫罗所关心的驴子与众人所关心的君王作对比。「我家不是便雅悯支派中至小的家吗?」(撒上九21),扫罗的父亲是显贵,他的家世是大财主(撒上九1);「你为何对我说这样的话呢?」(撒上九21),这完全是扫罗的谦逊之言,但却并非完全真诚。人只要还活在肉体里面,一旦身分、地位、成就变了,谦卑会变成骄傲,温柔会变成刚硬。因此,我们永远也不可以对自己有把握,需要时时接受十字架的对付。

这个宴席可能是当地长老们参加的平安祭宴席。「使他们在请来的客中坐首位」(撒上九22),在当时那种文化中,晚餐的座位安排有特殊的礼仪。贵宾席位总是位于主人席位的旁边。「收存的腿」(撒上九24),是最好的肉。平安祭的「右腿」是归给祭司的分(参利七32-34),只有祭司能吃。这条可能是左腿,撒母耳把它让给扫罗,表示待扫罗如上宾,能够在先知撒母耳旁边入座简直是莫大的殊荣。古代以色列的建筑,屋顶平坦,可以用来招待客人睡觉,所以撒母耳让扫罗住在房顶上。而「撒母耳和扫罗在房顶上说话」(撒上九25),可能是为了让城里的人都看在眼里(参赛十五3),好在众人面前抬举扫罗。「城角」(撒上九27),原文是“城的边缘、城的尽头”。「等我将神的话传给你听」(撒上九27),撒母耳以激动人心的开场白引入他对扫罗的膏立,膏抹他做王。无疑,撒母耳将以色列渴望立王,以及他如何成为以色列优秀的君王等事宜都告诉了扫罗。

 

神引导人的脚步来成就他的旨意。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人事物,似乎偶然出现,但到最后就看到背后有一根线,把这些穿起来,那根线就是神的旨意。最终把扫罗带到了撒母耳面前。而神在扫罗来到的前一天,已经对撒母耳预告了第二天要发生的事情以及撒母耳该做什么。这非常的奇妙。这不只是发生在旧约时代,或圣经里面。相信在今天,神依然亲自带领着每一位愿意顺服的神的儿女。也许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过去的日子里,神是怎样带领我们的。求主引领我们的脚步,走在神的旨意中。帮助我们顺服神,敬畏神,一生不偏神的道路。求神祝福神的教会,祝福神的儿女们!阿们!我们明天继续,以马内利


天天以神的话为灵命的粮食

日日以神的道为行为的准章

感谢肢体家人的支持

收藏 (0)
请登录加入书签 关闭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