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扫罗还不敢承担君王的职责,但神不但拣选了扫罗,也为他预备了一群勇士,为扫罗准备好了具备君王的一切。
撒母耳记 上- 扫罗受膏作王 (补10)
出处:佳音LOVE联播网 主讲人:康老师
扫罗是以色列君王时代的第一位王,我们将看到扫罗确实是耶和华的受膏者。 虽然扫罗不是神眼中君王的最佳人选,但神仍然弥补扫罗在属灵上的欠缺,让他经历圣灵的浇灌,列在先知中受感说话,而且藉着掣签的方式在众人面前立扫罗为王。 就如使徒保罗所说「因为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参罗十一29)。考量不同读者需要,采逐章分享,接续我们以音频分享第十章,按音频内容《撒母耳记.上》十章 1-27节,我们一起来听听康老师的分享
音频《撒母耳记.上》七章
以下文字非音频内容,仅做粗略分享:
「撒母耳将国法对百姓说明」(撒上十25),与别国的君王不同,以色列人的王有明文国法要他们遵行(参申十七14-20)。异教的君王被奉为神明,他们自己制定律法,不用向任何人负责。以色列的王和他们迥异,要向更高的权威负责,凡事都要向天地的主宰交代。以色列人现在有了王,照他们所求的像列国一样,但是撒母耳对百姓与王说明,以色列君王的统治,跟异教的国家不同,他将国法”记在书上,放在耶和华面前”,表示他将这书放在米斯巴的祭坛前,作为立约的凭证。按音频进度,我们先来看《撒母耳记.上》十章 1-27节的经文:
撒母耳记.上 十章
1.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扫罗的头上,与他亲嘴,说:这不是耶和华膏你作他产业的君吗?
2.你今日与我离别之后,在便雅悯境内的泄撒,靠近拉结的坟墓,要遇见两个人。他们必对你说:你去找的那几头驴已经找着了。现在你父亲不为驴挂心,反为你担忧,说:我为儿子怎么才好呢?
3.你从那里往前行,到了他泊的橡树那里,必遇见三个往伯特利去拜神的人:一个带着三只山羊羔,一个带着三个饼,一个带着一皮袋酒。
4.他们必问你安,给你两个饼,你就从他们手中接过来。
5.此后你到神的山,在那里有非利士人的防兵。你到了城的时候,必遇见一班先知从邱坛下来,前面有鼓瑟的、击鼓的、吹笛的、弹琴的,他们都受感说话。
6.耶和华的灵必大大感动你,你就与他们一同受感说话;你要变为新人。
7.这兆头临到你,你就可以趁时而做,因为神与你同在。
8.你当在我以先下到吉甲,我也必下到那里献燔祭和平安祭。你要等候七日,等我到了那里,指示你当行的事。
9.扫罗转身离别撒母耳,神就赐他一个新心。当日这一切兆头都应验了。
10.扫罗到了那山,有一班先知遇见他,神的灵大大感动他,他就在先知中受感说话。
11.素来认识扫罗的,看见他和先知一同受感说话,就彼此说:基士的儿子遇见什么了?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
12.那地方有一个人说:这些人的父亲是谁呢?此后有句俗语说: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
13.扫罗受感说话已毕,就上邱坛去了。
14.扫罗的叔叔问扫罗和他仆人说:你们往哪里去了?回答说:找驴去了。我们见没有驴,就到了撒母耳那里。
15.扫罗的叔叔说:请将撒母耳向你们所说的话告诉我。
16.扫罗对他叔叔说:他明明地告诉我们驴已经找着了。至于撒母耳所说的国事,扫罗却没有告诉叔叔。
17.撒母耳将百姓招聚到米斯巴耶和华那里,
18.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领你们以色列人出埃及,救你们脱离埃及人的手,又救你们脱离欺压你们各国之人的手。
19.你们今日却厌弃了救你们脱离一切灾难的神,说:求你立一个王治理我们。现在你们应当按着支派、宗族都站在耶和华面前。
20.于是,撒母耳使以色列众支派近前来掣签,就掣出便雅悯支派来;
21.又使便雅悯支派按着宗族近前来,就掣出玛特利族,从其中又掣出基士的儿子扫罗。众人寻找他却寻不着,
22.就问耶和华说:那人到这里来了没有?耶和华说:他藏在器具中了。
23.众人就跑去从那里领出他来。他站在百姓中间,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
24.撒母耳对众民说:你们看耶和华所拣选的人,众民中有可比他的吗?众民就大声欢呼说:愿王万岁!
25.撒母耳将国法对百姓说明,又记在书上,放在耶和华面前,然后遣散众民,各回各家去了。
26.扫罗往基比亚回家去,有神感动的一群人跟随他。
27.但有些匪徒说:这人怎能救我们呢?就藐视他,没有送他礼物;扫罗却不理会。
有人成了扫罗的终生的同伴,也有人藐视他。作领袖的要虚心听取有益的批评,不要把宝贵的光阴和活力放在反对自己的人身上,而要专注随时甘愿帮助自己的人,更要专注倚靠神来荣耀神的名。我们略做以下分述:
一.受膏作王 (撒上十1-8)
「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扫罗的头上」(撒上十1),受膏的仪式,是将膏油倒在人的头上,在旧约中只有三种职分需要受膏:祭司、君王和先知。「祂产业的君」(撒上十1),表明以色列的王不是集权君王,而是作为神的仆人(Vassal)来管理神的「产业」(参出卅四9)。「拉结的坟墓」(撒上十2),位于从耶路撒冷到伯利恒的路上(参创四八7)。「他泊的橡树」(撒上十3),位于伯特利附近。「伯特利」(撒上十3)位于以法莲支派境内,亚伯拉罕、雅各都在此筑过坛,这些坛当时可能还在,所以有人会在那里敬拜神。耶和华的灵必大大感动你」(撒上十6),原文是“耶和华的灵必大大冲击你”,指圣灵的催逼。「变为新人」(撒上十6)原文是“变为另一个人”,能力足以领导以色列人。「趁时而做」(撒上十7)原文是“做你手所找到的”,也就是“做该做的”,意思是要扫罗跟着先知「受感说话」(撒上十6)。「你要等候七日」(撒上十8),这是一个重要的命令。从其职务的性质来看,君王不等人——其他人等候他们。不过,撒母耳却吩咐扫罗等候他,因为神的先知比王更有治理以色列的真正权柄。扫罗必须表明,即使他是一个国王,他也要臣服于耶和华神和神的先知。因为扫罗未能等候撒母耳,他将在未来的某一时刻面临困局,陷入困境。
扫罗从来没有作王的想法,自然会觉得受膏心里害怕。因此,撒母耳主动告诉扫罗三个「兆头」(撒上十7),作为神拣选他、与他同在的记号:
1.寻回丢失的驴(撒上十2),确保他能结束过去的责任,开始新的职事;
2.得到两个献祭的饼(撒上十3-4),确保百姓将接受他为受膏者;
3.在先知中说预言(撒上十5-6),确保他将得到圣灵所赐的能力。一旦这些兆头都应验了(撒上十7),就证明神与扫罗同在,扫罗便有足够的信心去接受任务。
二.兆头应验 (撒上十9-16)
听完撒母耳的三个兆头,扫罗的心还没有来得及消化所听到的消息,神就在他的身上作改变的工作。神赐给他一个不一样的心,「赐他一个新心」(撒上十9),原文是“转变他,给他另一颗心”。扫罗受膏后,神立刻把做王的能力赐给扫罗,却不是改变他的生命。我相信,这颗不一样的心里如今有对神的信心,对神的百姓的同理心,对百姓遭遇患难的怜悯心,在面对仇敌时生出的勇敢的心。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参箴四23)。我们是否曾经问过自己的心,是否神所赐的一颗新心?是否在艰难的环境中仍然对神有信心?是否在看到弟兄姐妹需要的时候有怜悯之心?是否在各种挫折之中仍然有盼望的心呢?
「神的灵必大大感动他」(撒上十10),原文是“神的灵大大冲击他”,指圣灵的催逼。「受感说话」(撒上十10)原文是“说预言”。「这些人的父亲是谁呢」(撒上十12),可能因为扫罗与这些先知一同「受感说话」,所以被人嘲讽他们的身分不明。「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撒上十12),可能因为人对扫罗的突然变化深感惊奇,所以后来这话成了以色列人的谚语,形容判若两人的巨大变化。神藉撒母耳的话告诉扫罗的兆头都应验了,当日,扫罗就在敬拜的先知当中受感说话。 扫罗的举动让人惊奇,大家猜测一定是有神迹发生,才让这位原本与属灵的事情无关的扫罗列在了先知中间。「扫罗的叔叔」(撒上十14),可能就是在邱坛遇见的认识他的人(撒上十11)。「国事」(撒上十16)原文是“王室的事情”。此时扫罗非常低调、谨慎,并没有泄漏受膏的事。或许扫罗这样做是明智的,因为他知道必须要由耶和华神来显明他作以色列王这件事。除非耶和华神宣布他作以色列的王,否则高喊“我现在是国王了!”又有什么意义?也许是扫罗在经历了与神的大争战后在处事上变得和许多人一样。从扫罗向叔叔汇报驴子找着了,却绝口不提撒母耳膏立自己为以色列君王的事情中,我们看到扫罗此时的谦卑,他真的是有一颗不一样的心了。
三.掣签立王 (撒上十17-27)
虽然撒母耳已经私下膏立了扫罗(撒上十1),但还需要召集各支派的领袖到米斯巴,让百姓见证神的拣选。「米斯巴」(撒上十17)位于便雅悯境内,撒母耳曾经将一块石头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间,给石头起名叫以便以谢,说「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参撒上七12)。在士师时代,神不但屡次兴起士师,从外邦人手中拯救了百姓;埃及的军队也曾多次穿过迦南地,却没有攻击以色列人,反而抑制了周围列国对迦南地的觊觎。但百姓却不认为神救他们「脱离一切灾难」(撒上十19),反而执意要「立一个王治理我们」(撒上十19)。耶和华神通过撒母耳说话,向以色列人指出,他们厌弃神真是毫无道理。拒绝这样一位亲自救你们脱离一切灾祸和患难的神是不明智的。
在前面扫罗被膏确立了扫罗成为君王有神的认可; 「掣出基士的儿子扫罗」(撒上十21),现在以掣签的方式在众民面前掣出扫罗,是让扫罗君王的地位得到人的认可。「众人寻找他却寻不着」(撒上十21),当时在米斯巴参加掣签大会的人应该比较众多,以至于当扫罗躲藏在器具中间时,都没有被发现。 「他藏在器具中了」(撒上十22),扫罗躲藏表明他此时的谦卑,也表明他对承担君王的职责还缺乏信心。当众人看到扫罗「比众民高过一头」(撒上十23)时,就欢呼,认可扫罗为王了。如此看来,人实在是“看外貌”过于“看内心”的。「众民就大声欢呼说:愿王万岁!」(撒上十24),他们渴望能有一个仪表堂堂、魁梧奇伟的人类君王,渴望能为王大摆排场,大张旗鼓举办华丽的盛典;以色列民早就想大声喊出这句话了。他们知道所有其他国家都要举行皇家典礼和活动。现在,他们也得照样拥有一切,不落下乘。
「撒母耳将国法对百姓说明」(撒上十25),撒母耳可能根据《申命记》十七章14-20节的内容教导他们有关神对统治者和臣民的指引。撒母耳熟知律法,必定希望以色列的领袖遵照神的律法而行。「神感动的一群人跟随他」(撒上十26),原文是“神触摸他们心的一群勇士”。虽然扫罗还不敢承担君王的职责,但神不但拣选了扫罗,也为他预备了一群勇士,为扫罗准备好了具备君王的一切。「匪徒」(撒上十27),原文是“卑鄙的小人”,意指反对扫罗做君王的人。那时,并不是所有以色列众人都支持扫罗。因为之前他们从未有过君王,所以不可能他们选择谁作王,谁立刻就能得到全国上下所有人的支持。对于这种情况,神让扫罗作出了明智的反应「扫罗却不理会」(撒上十27),表明扫罗此刻有君王的宽广胸襟,因为神赐给他一个新心(撒上十9)。
我们看到神虽然不高兴百姓立王的请求,却仍然愿意满足他们,亲自为他们拣选一个王,而且以超自然的方式改变扫罗,让他有与他的身份和地位相匹配的新心。 这是何等奇妙的作为。 神实在是顾念我们需要的神。 而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 若是扫罗珍惜与神的美好关系,每天到神的面前来领取新鲜的恩膏,而且遵照神的话而行,他的国位必定长久。求神赐给我们一颗新心,让我们成为一个新人,就像此时的扫罗一样,生命可以为神所用。阿们!我们明天继续,以马内利
天天以神的话为灵命的粮食
日日以神的道为行为的准章
感谢肢体家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