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生活在一个伟大的胜利君王的治理下,是一种莫大的福气。在这个欢庆胜利的时刻,扫罗是否会将这一切归功于自己,这是摆在他眼前的更大的考验。
撒母耳记 上- 在基列.雅比取得胜利
出处:好消息TV 主讲人:康老师
扫罗是便雅悯支派的基比亚人。在士师时代,便雅悯支派险被消灭,基比亚亦遭惨祸(参士十九至廿一章)。扫罗的首战「基列.雅比」(撒上十一1)距离「基比亚」(撒上十一4)大约67公里。以色列人又在吉甲立扫罗作王,向神献平安祭。《利未记》三章有关于献这些祭的规定。献平安祭是表示感恩,象征认识神并遵照祂命令生活之人得到平安。神虽然不愿意祂的子民立人作王,他们却藉着献祭表明神仍是他们真正的王。可惜,正如神所预言的(参撒上八7-19),百姓这种诚心并未维持多久。按视频内容《撒母耳记.上》十一章12节至十四章15节,我们一起来听听康老师的分享
视频
附上音频补充
以下文字非视频内容,仅做粗略分享:
以色列人此时易受其他部族的侵略和劫掠,住在约旦河以东的亚扪人就上来攻击他们。扫罗领导人民,与这好战的部族争战,有助于他统一全族,亦证明他有军事领导的才能。他救人民免受亚扪人的羞辱以后,他的王位得以巩固,他也没有计较曾讥诮他的人。“文字版”我们将以每日一章来分享,按逐章研读进度,我们先来看《撒母耳记.上》十一章 1-15节的经文:
撒母耳记.上 十一章
1.亚扪人的王拿辖上来,对着基列‧雅比安营。雅比众人对拿辖说:你与我们立约,我们就服事你。
2.亚扪人拿辖说:你们若由我剜出你们各人的右眼,以此凌辱以色列众人,我就与你们立约。
3.雅比的长老对他说:求你宽容我们七日,等我们打发人往以色列的全境去;若没有人救我们,我们就出来归顺你。
4.使者到了扫罗住的基比亚,将这话说给百姓听,百姓就都放声而哭。
5.扫罗正从田间赶牛回来,问说:百姓为什么哭呢?众人将雅比人的话告诉他。
6.扫罗听见这话,就被神的灵大大感动,甚是发怒。
7.他将一对牛切成块子,托付使者传送以色列的全境,说:凡不出来跟随扫罗和撒母耳的,也必这样切开他的牛。于是耶和华使百姓惧怕,他们就都出来,如同一人。
8.扫罗在比色数点他们:以色列人有三十万,犹大人有三万。
9.众人对那使者说:你们要回覆基列‧雅比人说,明日太阳近午的时候,你们必得解救。使者回去告诉雅比人,他们就欢喜了。
10.于是雅比人对亚扪人说:明日我们出来归顺你们,你们可以随意待我们。
11.第二日,扫罗将百姓分为三队,在晨更的时候入了亚扪人的营,击杀他们直到太阳近午,剩下的人都逃散,没有二人同在一处的。
12.百姓对撒母耳说:那说扫罗岂能管理我们的是谁呢?可以将他交出来,我们好杀死他。
13.扫罗说:今日耶和华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所以不可杀人。
14.撒母耳对百姓说:我们要往吉甲去,在那里立国。
15.众百姓就到了吉甲那里,在耶和华面前立扫罗为王,又在耶和华面前献平安祭。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大大欢喜。
士师时代亚扪人曾经攻打河东基列地(参士十一4-5),神兴起耶弗他作士师,「亚扪人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参士十一33)。但神只允许耶弗他做士师6年(参士十二7),而让亚扪人继续成为以色列人的「肋下的荆棘」(参士二3)。基列·雅比的四百个处女曾嫁入快灭绝的便雅悯支派(参士廿一8-14),与基比亚人有联姻关系。现在神又允许亚扪人再次入侵。我们略做以下分述:
一.耶和华使百姓惧怕 (撒上十一1-10)
「拿辖」(撒上十一1)的意思是“大蛇”,可能是亚扪人常见的名字(参撒下十七27);四十多年后大卫作王时,亚扪王也叫「拿辖」(参代上十九1)。「基列.雅比」(撒上十一1)意思是“基列地的雅比城”,「基列」在约但河东,「雅比」是基列地主要的城市之一。亚扪人的王拿辖说:「你们若由我剜出你们各人的右眼」(撒上十一2),首先,这样做是要使基列.雅比人恐惧,羞辱所有的以色列人,从而使他自己得荣耀。其次,这将削弱基列.雅比人的战斗力,可能因为战士的左眼会被盾牌挡住,剜去右眼便无法打仗。「七日」(撒上十一3)刚好够使者从基列·雅比出发,跑遍以色列全地一个来回。「若没有人救我们,我们就出来归顺你」(撒上十一3),基列.雅比人知道单靠他们自己毫无希望,必须得有一位拯救者来解救他们。至于拿辖同意使者去求援,亦有两个原因:首先,他抱有十足的把握,认定以色列人四分五裂,根本不团结,他认为基列.雅比人找不到任何人来解救他们。第二,他让使者走遍以色列全境,如此可以让亚扪人的王声名大噪,使以色列全国上下的人因他的赫赫威名而闻风丧胆。
当时雅比人的使者将这话传到了扫罗的家乡,基比亚。基比亚的「百姓就都放声而哭」(撒上十一4)。「扫罗正从田间赶牛回来」(撒上十一5),就听说了这事。于是神的灵大大的感动了扫罗,他甚是发怒。「他将一对牛切成块子」(撒上十一7),扫罗的用意是想藉此清楚表明,此时不站出来捍卫神的事业就等同于在犯罪,并且将为此罪行而受到惩罚。托付使者传送到以色利的全境,发话说「凡不出来跟随扫罗和撒母耳的,就必这样切开他的牛」(撒上十一7),扫罗将撒母耳包括在内,意味着他期待先知陪同他进入战场,扫罗这样做是在回应神的灵,也同样是暗示他们会被惩罚。扫罗大有勇气,是因为「被神的灵大大感动」(撒上十一6)。而百姓「惧怕」(撒上十一7),不是因为怕扫罗,乃是「耶和华使百姓惧怕」(撒上十一7),让他们看见扫罗是在执行神的权柄。神的百姓只有顺服神的权柄,才能刚强地「出来,如同一人」(撒上十一7)。而从雅比来的使者就回去告诉雅比人,明日中午的时候他们必得救,「他们就欢喜了」(撒上十一9)。雅比人就告诉亚扪人的王,「明日我们出来归顺你们,你们可以随意待我们」(撒上十一10),「出来归顺」原文是“出来”,他们这里欺骗了亚扪人的王拿辖,但是他们出来却不是「归顺」,而是“攻击”。但这种模棱两可的用词,却让亚扪人松懈下来。他们的话听起来好像他们要向拿辖开城投降,这样可以麻痹敌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二.大大欢喜献平安祭 (撒上十一11-15)
「扫罗将百姓分为三队」(撒上十一11),扫罗是一个善于军事谋略的人,他在战斗打响前先考虑制定了攻击方案。古代以色列人把晚上分为三更,「晨更」(撒上十一11)指第三更,大约是晚上两点到清晨六点。这是敌人睡意正浓的时间,扫罗趁机发动夜袭。这也是神在红海边攻击埃及军兵的时候(参出十四24-27)。「剩下的人都逃散,没有二人同在一处的」」(撒上十一11),通过扫罗的行动,靠着神的祝福,他们赢得了完全的胜利。「将他交出来,我们好杀死他」(撒上十一12),因着扫罗的得胜,百姓现在拥戴他、跟随他,并要追究那些原来藐视扫罗的人(参撒上十27)。扫罗却宽容了这些反对派,因为他此时还清楚地知道,得胜并不是出于自己,而是「耶和华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撒上十一13)。属肉体的人也能像扫罗一样被神使用,也能有一时、一事的谦卑和宽容。
「撒母耳对百姓说」(撒上十一14),在米斯巴宣布扫罗作王时,撒母耳和其他人清楚知道并非所有百姓都支持扫罗。「吉甲」(撒上十一14)位于耶利哥城附近,是约书亚领百姓进迦南时行割礼的地方,后来成为约书亚征服迦南的大本营(参书四19-20)。「立国」(撒上十一14)原文是“更新国度”,意思是重建神的国度,让扫罗代表神在地上管理祂的产业(参撒上十1)。「平安祭」(撒上十一15),上帝與獻祭者一起分享祭物的祭,表示與上帝和好的意思。扫罗登上王位经过了三个阶段:
1.私下被膏抹,作神产业的君 (参撒上十1);
2.公开掣签被拣选 (参撒上十20-24);
3.战场得胜的印证(撒上十一15),具备了理想的君王素质。
现在以色列人感觉到自己有了一个王,一个能拯救以色列人免受压迫的君王。能生活在一个伟大的胜利君王的治理下,是一种莫大的福气。在这个欢庆胜利的时刻,扫罗是否会将这一切归功于自己,这是摆在他眼前的更大的考验。
扫罗赢得了战斗,但他赢得的不仅是一场战斗。这章经文记录了扫罗面对的内在与外在的争战。外在的胜利,一目了然;而在他内心的战场上,扫罗打败了骄傲、不安和复仇的强烈而微妙的诱惑。然而,他必须继续战斗,不断赢得内在战场的胜利,惟有倚靠耶和华的灵,被圣灵充满,靠着圣灵行事,接受以色列之万王之王的统治,他才能做到这些。求神的灵像感动扫罗一样大大的来感动我们,在这个弯曲悖谬的世代,我们不是无动于衷,也不是单顾自己的事,而是能够为这个世界,环境,我们的城市,以及属灵的环境来祷告。求神做反转拯救的工作,赐下平安,赐下清洁的心,正直的灵阿们!我们明天继续,以马内利
天天以神的话为灵命的粮食
日日以神的道为行为的准章
感谢肢体家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