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并没有自己称王,而是犹大支派主动「膏大卫作犹大家的王」(撒下二4);大卫不是倚靠刀剑打下了王位,而是被神带领到了王位上面。


撒母耳记下犹大家的王 (补02)

出处:佳音LOVE联播网   主讲人:康老师

扫罗和他的儿子死后,既然大卫在耶西家里受膏(参撒上十六13),理当继承王位。但是大卫没有马上做出任何的决定,而是问耶和华他是否可以上犹大的一个城去和应该去哪一个城?耶和华启示大卫到南部的希伯仑去。接着,大卫在希伯仑就第二次公开受膏做犹大支派的王。考虑不同读者需要,采逐章分享,接续我们以音频分享第二章,按音频内容《撒母耳记.下》二章 1-32节,我们一起来听听康老师的分享

音频《撒母耳记.下》二章

以下文字非音频内容,仅做粗略分享:

一场大战,约押的军队得胜了(撒下二17),但是以色列国土分裂,名正言顺的大卫王和王位的觊觎者伊施波设之间不可能有和平,战争持续到大卫作全以色列王的时候才停止(参撒下五1-5)。今天,在许多基督徒的生命中,确实有一场激烈的内战,那就是属肉体(扫罗的国度)与属灵(大卫的国度)的内战,有关谁占上风问题上的争斗,而且该斗争非常激烈。按音频进度,我们先来看《撒母耳记.下》二章 1-32节的经文:

 

撒母耳记. 

1.此后,大卫问耶和华说:我上犹大的一个城去可以吗?耶和华说:可以。大卫说:我上哪一个城去呢?耶和华说:上希伯仑去。

2.于是大卫和他的两个妻─一个是耶斯列人亚希暖,一个是作过迦密人拿八妻的亚比该─都上那里去了。

3.大卫也将跟随他的人和他们各人的眷属一同带上去,住在希伯仑的城邑中。

4.犹大人来到希伯仑,在那里膏大卫作犹大家的王。有人告诉大卫说:葬埋扫罗的是基列雅比人。

5.大卫就差人去见基列雅比人,对他们说:你们厚待你们的主─扫罗,将他葬埋。愿耶和华赐福与你们!

6.你们既行了这事,愿耶和华以慈爱诚实待你们,我也要为此厚待你们。

7.现在你们的主─扫罗死了,犹大家已经膏我作他们的王,所以你们要刚强奋勇。

8.扫罗的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曾将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带过河,到玛哈念,

9.立他作王,治理基列、亚书利、耶斯列、以法莲、便雅悯,和以色列众人。

10.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登基的时候年四十岁,作以色列王二年;惟独犹大家归从大卫。

11.大卫在希伯仑作犹大家的王,共七年零六个月。

12.尼珥的儿子押尼珥和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的仆人从玛哈念出来,往基遍去。

13.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和大卫的仆人也出来,在基遍池旁与他们相遇;一班坐在池这边,一班坐在池那边。

14.押尼珥对约押说:让少年人起来,在我们面前戏耍吧!约押说:可以。

15.就按着定数起来:属扫罗儿子伊施波设的便雅悯人过去十二名,大卫的仆人也过去十二名,

16.彼此揪头,用刀刺肋,一同仆倒。所以,那地叫做希利甲哈素林,就在基遍。

17.那日的战事凶猛,押尼珥和以色列人败在大卫的仆人面前。

18.在那里有洗鲁雅的三个儿子:约押、亚比筛、亚撒黑。亚撒黑脚快如野鹿一般;

19.亚撒黑追赶押尼珥,直追赶他不偏左右。

20.押尼珥回头说:你是亚撒黑吗?回答说:是。

21.押尼珥对他说:你或转向左转向右,拿住一个少年人,剥去他的战衣。亚撒黑却不肯转开不追赶他。

22.押尼珥又对亚撒黑说:你转开不追赶我吧!我何必杀你呢?若杀你,有什么脸见你哥哥约押呢?

23.亚撒黑仍不肯转开。故此,押尼珥就用枪鐏刺入他的肚腹,甚至枪从背后透出,亚撒黑就在那里仆倒而死。众人赶到亚撒黑仆倒而死的地方,就都站住。

24.约押和亚比筛追赶押尼珥,日落的时候,到了通基遍旷野的路旁,基亚对面的亚玛山。

25.便雅悯人聚集,跟随押尼珥站在一个山顶上。

26.押尼珥呼叫约押说:刀剑岂可永远杀人吗?你岂不知终久必有苦楚吗?你要等何时才叫百姓回去、不追赶弟兄呢?

27.约押说:我指着永生的神起誓:你若不说戏耍的那句话,今日早晨百姓就回去,不追赶弟兄了。

28.于是约押吹角,众民就站住,不再追赶以色列人,也不再打仗了。

29.押尼珥和跟随他的人整夜经过亚拉巴,过约但河,走过毕伦,到了玛哈念。

30.约押追赶押尼珥回来,聚集众民,见大卫的仆人中缺少了十九个人和亚撒黑。

31.但大卫的仆人杀了便雅悯人和跟随押尼珥的人,共三百六十名。

32.众人将亚撒黑送到伯利恒,葬在他父亲的坟墓里。约押和跟随他的人走了一夜,天亮的时候到了希伯仑。

 

一章主要有五个人物,两个王大卫和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两位元帅押尼珥和约押,还有被押尼珥刺死的亚撒黑。虽然经句中是两个国度的内战,一个是属灵国度,但里面仍有血气的人;在属血气的国度也是一样。我们略做以下分述:

 

一.二王统治神的百姓 (撒下二1-11)

1.大卫在希伯仑作王(撒下二1-7)

大卫早已受膏(参撒上十六13),现在扫罗已经战死(参撒上卅一4),但经历了洗革拉的功课(参撒上三十1-8),大卫不再自作主张,而是继续「专等候」(参诗六二1)神。从前被追赶的时候,大卫顺服神的权柄;现在环境有利了,大卫还是顺服神的权柄。只有在各种环境下都以神为王、顺服神权柄的人,才能为神做王、显出神的权柄。大卫求神带领,连「上哪一个城去」(撒下二1),都要求神决定,绝不越过神的界线。「耶和华说:上希伯仑去」(撒下二1),神借着亚玛力人烧毁了洗革拉,大卫就明白是该回到犹大地的时候了。「希伯仑的城邑」(撒下二3)原文是复数,包括附近的许多村镇。表示跟随大卫的一大群人是住在希伯仑及附近的郊野城镇中。大卫一生曾经三次受膏:第一次撒母耳在伯利恒膏他作神百姓的王(参撒上十六13),第二次是犹大支派在希伯仑膏他「作犹大家的王」(撒下二4),第三次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长老在希伯仑膏他「作以色列的王」(参撒下五3)。大卫并没有自己称王,而是犹大支派主动「膏大卫作犹大家的王」(撒下二4);大卫不是倚靠刀剑打下了王位,而是被神带领到了王位上面。「有人告诉大卫说:葬埋扫罗的是基列·雅比人」(撒下二4),可能大卫依旧关心扫罗和约拿单的后事,遂派人去探查。「你们厚待你们的主扫罗,将他葬埋」(撒下二5),对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参撒上卅一11-13),去尊荣、纪念扫罗和约拿单的人,大卫表示了适当的感谢与祝福。「愿耶和华以慈爱诚实待你们,我也要为此厚待你们。」(撒下二6),虽然基列·雅比人还在支持扫罗家,但大卫也感谢他们对神的受膏者扫罗的忠心,勉励他们在艰难中「要刚强奋勇」(撒下二7);并且主动宣告要成为神施恩厚待他们的器皿,而不是把是否归顺自己作为前提条件。

2.伊施波设作以色列王 (撒下二8-11)

「押尼珥」(撒下二8)是扫罗的堂兄弟,也是军队的元帅。「伊施波设」(撒下二8)原名「伊施巴力」(参代上八33),意思是〝主的人〞;可能为了避讳〝巴力〞这个字,所以用「波设」替代,结果意思就成了〝可耻之人〞。「玛哈念」(撒下二8)位于约旦河东,迦得支派和玛拿西半支派产业的交界处(参书十三26、30),基列•雅比之南,是当年雅各过雅博河前遇见天使的地方(参创卅二1-2),是利未人的城(参书廿一38)。「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登基的时候年四十岁,作以色列王二年」(撒下二10),这两年的时间展现了大卫一方非凡的耐心、忍耐力和对神的信靠。大卫虽然在南部做王,但北部却还是扫罗的儿子做王,他是被押尼珥扶持上位的。伊施波设统治以色列除犹大支派的其他支派,但其实有很多区域都被非利士人占领。当时以色列基本上被分为了3 个区域。 非利士人占领区,大卫统治的南部犹大支派区,以及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所做王的北部区域。大卫先「在希伯仑作犹大家的王,共七年零六个月」(撒下二11),然后作整个以色列的王(参撒下五3)。因此,伊施波设「作以色列王二年」(撒下二10),很可能是在大卫作犹大王的最后两年。接下来我们就会看到大卫如何逐步统一整个以色列,成就耶和华的旨意。

 

二.犹大支派和以色列其余支派之战 (撒下二12-23)

「从玛哈念出来,往基遍去。」(撒下二12),占领北部的伊施波设一方就从他们的首都玛哈念出来,带着部队往南部基遍。「基遍」位于约旦河西的便雅悯支派境内,靠近扫罗的老家基比亚,也靠近犹大的边界。「洗鲁雅」(撒下二13)是大卫的姐姐,她的三个儿子「约押、亚比筛、亚撒黑」(撒下二18)都是大卫手下的勇士。「让少年人起来,在我们面前戏耍吧」(撒下二14),中文新译本是〝让年轻人起来,在我们面前比武打斗吧〞。押尼珥提议,从他的人和约押的人两边各派出十二人出来,进行一场对决。「彼此揪头,用刀刺肋,一同仆倒」(撒下二16),这场对决很快沦为一场喋血决斗,双方都损失惨重。这场喋血对决之后,双方随即爆发激战,战事凶猛,不过大卫的人在约押的指挥下,在「希利甲.哈素林」(撒下二16)的争斗中占了上风。「希利甲.哈素林」字义是〝刀剑遍野〞。

大卫的姊姊「洗鲁雅」有三个儿子,「约押,亚比筛,亚撒黑」(撒下二18), 是大卫的侄子,但由于大卫是八兄弟中最小的一个,所以他们可能与大卫年纪相当,甚至比大卫还要大些。其中「亚撒黑脚快如野鹿一般」(撒下二18),趁着「押尼珥和以色列人败在大卫的仆人面前」(撒下二17),他就追赶押尼珥。然而,押尼珥的担心「有什么脸见你哥哥约押呢? 」(撒下二22),也是完全有道理的,押尼珥不想加深他和亚撒黑哥哥约押的仇恨,就两次劝阻亚撒黑(撒下二21、22),但亚撒黑固执不放弃。「枪鐏」(撒下二23)可能是枪矛的尾端,最终亚撒黑死在了押尼珥的枪下。很明显,押尼珥是出于自卫才杀了亚撒黑——他是不得已而为之。

 

三.押尼珥呼吁停战 (撒下二24-32)

「约押和亚比筛追赶押尼珥」(撒下二24),现在他们不仅为大卫而战,他们更想要为他们的兄弟亚撒黑的被杀报仇。「便雅悯人聚集,跟随押尼珥站在一个山顶上」(撒下二25),押尼珥有了便雅悯人的援军,就呼吁约押停战。押尼珥说「刀剑岂可永远杀人吗?」(撒下二26),挑起内战的是押尼珥(撒下二14),呼吁停战的也是押尼珥(撒下二26)。当约押两个愤怒的兄弟想要血债血偿时,押尼珥发现此时必须求和。「你要等何时才叫百姓回去、不追赶弟兄呢」(撒下二26),一面承认双方是弟兄,又把战争的责任归咎于对方,一面也要求停战。约押说「你若不说戏耍的那句话,今日早晨百姓就回去,不追赶弟兄了」(撒下二27),也可译为〝你若不说那句话,百姓会一直追赶弟兄到早晨〞,意思是约押接受停战,但他们也有能力一路追杀到天亮。「约押」字义是〝耶和华是父〞,是大卫的军队统帅。约押对战力的评估,可能是因为他的士兵追赶已经精疲力竭,需要休息;也可能是为了避免引发与押尼珥的援军打一场硬战,「于是约押吹角,众民就站住」(撒下二28),双方各自撤兵。

「缺少了十九个人和亚撒黑」(撒下二30),大卫这边的军队损失了二十人。押尼珥和伊施波设的军队损失了「共三百六十人」(撒下二31)。在这场争战中,两方一共死了三百八十人,从此开始了「争战许久」(参撒下三1)的内战。神百姓之间内战,无论谁输谁赢,受亏损的都是神的国度,高兴的都是仇敌非利士人。虽然约押愿意休战,但仍为他弟弟之死而怀恨在心(撒下二23),最终暗杀了押尼珥(参撒下三27),自己也落到悲惨的结局(参王上二32-34);这一切,都印证了「体贴肉体的,就是死」(参罗八6)。

 

从过去的以色列到今天的教会,神百姓的历史一直充满了出于血气的「结党、纷争」(参加五20),甚至演变成「战事凶猛」(撒下二17),导致两败俱伤。不管理由有多么属灵,实际上都是因为体贴肉体、不肯顺服神的权柄。求圣灵常常提醒我们不是总是求神给我们什么,按照我们的心意来行事,而是像大卫一样先寻求神的意思,求神指引前面的道路。求神帮助我们学会放下自己的肉体血气,常常来到神的面前来寻求祂的旨意。阿们!我们明天继续,以马内利


天天以神的话为灵命的粮食

日日以神的道为行为的准章

感谢肢体家人的支持

 

收藏 (0)
请登录加入书签 关闭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HK